導讀:又到了種紅薯的季節,紅薯啥時候種、怎麼種?看看農村俗語就知曉
氣溫随着節氣的變換開始越來越暖和,雖然冷空氣依然時不時地還會來到,但總體來說氣溫已經回歸,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耕季節。其中也包括紅薯,紅薯産量高、經濟效益高,是一種很受大家喜愛的作物,紅薯什麼時候種植好?怎麼種植和管理呢?其實農村關于種紅薯的俗語可不算少,可以通過這種俗語描述就能夠清晰地知曉。
谷雨栽上紅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谷雨前後栽地瓜,最好不要過立夏;
俗話說谷雨前後、種瓜點豆。清明斷雨、谷雨斷霜。谷雨節氣之後寒潮到來的幾率将會急劇縮小。天氣開始變得愈發的暖和,降雨也會随着谷雨節氣開始明顯地增加,農田的墒情會變得越來越好。這個節氣也是種植的季節,其中也包括了農作物:紅薯,按照俗語的說法,在谷雨前後種植紅薯,紅薯不僅很容易成活、長勢良好,而且産量頗多,一棵就能夠結果很多。
由于地域的不同,氣溫回升的早晚也會各不相同,但種植紅薯是要在谷雨前後進行的,有句老話叫:紅薯沒有巧,隻要插秧早,意思是紅薯移栽宜早不宜晚,可以在谷雨之前進行,也可以在谷雨之後移栽,但最晚不能超過立夏節氣。立夏之後氣溫将會更上一個台階,對于紅薯的成活和生長都是極為不利的,産量也會有明顯的下滑。
澇窪種地瓜,十種九茬瞎;
不同的植物都有不同的生長習性,有的喜歡光照充足、溫暖濕潤的生長環境,也有的喜歡比較幹旱的土壤環境,紅薯就是一種較為耐旱的農作物,生性喜旱不喜澇,所以種植的時候要選擇平坦或者稍高的地塊。不适宜種植在低窪的地方,低窪的地塊很容易産生積水,土壤會變得過于潮濕泥濘,這樣的生長環境是紅薯所不喜歡的。輕則會導緻紅薯減産,嚴重的甚至還會出現絕收,所以種植紅薯的時候地塊的選擇也很重要。
要有紅薯吃,土要挖一尺;
紅薯是塊莖類農作物,土壤的疏松肥沃程度取決了産量的多寡。農村有句俗語叫要有紅薯吃,土要挖一尺。意思是移栽紅薯之前,要把種植紅薯的地塊徹底地深翻一下,深翻的土壤不僅墒情更加而且也更疏松透氣,很利于紅薯根據結薯。在深翻之際在進行施肥,俗語稱之為一棵紅薯一把灰,結的紅薯一大堆。這裡所說的灰指的是稭稈燃燒之後的草木灰,富含鉀肥的草木灰不僅具有殺菌的作用,而且對于紅薯根莖生長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能夠起到增産的效果。
橫栽紅薯豎栽蔥;
紅薯是很容易成活的作物,土壤過于幹旱的季節,移栽紅薯的時候,會移栽一棵後,澆上一瓢水就能成活,也被叫做一棵紅薯一瓢水。紅薯種植方式适宜橫栽,跟種植大蔥的豎着栽方式正好相反。紅薯的栽種方式有很多,有直立着栽、也可以斜着栽、還可以橫着栽、倒着栽。但在這麼多移栽方式之中,橫着栽種的方式是最為廣泛普遍的,這樣的栽種方式由于跟土壤的接觸面更多,更加利于紅薯生根成活,而且對于産量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紅薯要想高産,控旺步驟少不了;
紅薯在生長期間管理也是少不了的,其中有一項就是翻藤,對于紅薯到底要不要翻藤民間說法也頗多,但總的來說,翻藤對于紅薯産量确實具有一定的幫助效果。也有人認為貧瘠、幹旱的地塊種植的紅薯,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翻藤的,這也源于由于環境幹燥,紅薯在生長期間很難生長出更多的氣根,所以也就不需要進行翻藤,翻藤的目的其實也是為了防止紅薯藤的氣根紮根,這樣一來會造成紅薯營養分散,到時候個頭小的紅薯很多,但真正大個頭的紅薯卻很少。所以說對于土壤肥沃降雨交往充沛的地塊,紅薯藤還是要翻的。
高壟結大薯,深水養大魚;
紅薯在移栽的時候,如果采取起壟的方式,讓紅薯生長在高壟上,這樣的種植方式跟平地栽種,産量會有很大的區别。高壟種植能夠讓紅薯接受到更多的光照,光合作用更強。而且高壟的存在,也讓紅薯避免了積水造成的水澇,降低了濕度紅薯的産量也會增加,除此之外在收獲的時候,這樣的種植方式更加利于收獲。
民間關于種植紅薯的俗語和農諺還有很多,俗語節氣臨近,對于種植紅薯你的農村老家都有哪些俗語和老話呢?歡迎大家補充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