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每個中國人都時刻與“五”發生着關系。今天筆者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與“五”有關的文化常識。
五經:指儒家的五部經典,包括:《易》、《書》、《詩》、《禮》、《春秋》。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
五常:指仁、義、禮、智、信。也可稱之為五德。
五教: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倫理道德的教育。
五音:宮、商、角、徵、羽。
五谷:稻、黍、稷、麥、菽。
五毒:蛇、蜈蚣、蠍子、壁虎和蟾蜍。
五味:指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
五香:指烹調食物所用茴香、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五種主要香料。
五湖:指洞庭湖 、 鄱陽湖、 太湖、 巢湖、洪澤湖。
五色:指青、黃、赤(紅)、白、黑五色,即黑白加三原色。
五金:金、銀、銅、鐵、錫五種金屬。
五禮:古代漢族禮儀總稱。以祭祀之事為吉禮,喪葬之事為兇禮,軍旅之事為軍禮,賓客之事為賓禮,冠婚之事為嘉禮,合稱五禮。
五髒:肝,心,脾,肺,腎 (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
五官:眼,舌,口,鼻,耳 (肝開竅于目,心開竅于舌,脾開竅于口,肺開竅于鼻,腎開竅于耳)
五臭: 膻、焦、香、腥、朽。
五氣: 筋、 血 、肉 、氣 、骨。
五榮 :爪、 面 、唇 、毛、 發。
五志:怒、喜、悲、思、恐。
五指: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五惡:風、熱、濕、燥、寒,即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
五蟲:毛,羽,倮,介,鱗。
五畜:犬,馬,牛,雞,豬。
五果:李,杏,棗,桃,栗。
五方:東,南,中,西,北。
五令:溫,熱,濕,燥,寒。
五季:春,夏,長夏,秋,冬 (長夏指夏後,從立秋到秋分的這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陽氣存留于地上,陰氣滋長于地下。當陰氣滋長到一定程度,就會自下而升,與地上之陽相遇,“聚而為雲,合而為雨”,所以長夏主濕)。
五嶺:越城嶺 、都龐嶺 、萌渚嶺、 騎田嶺 、大庾嶺。
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和中嶽嵩山。
五帝:黃帝、 颛顼 、帝喾、 唐堯 、虞舜。
五爵:公、 候、 伯 、子 、男(中國古代也稱作五候)。
五情:指喜、怒、哀、樂、怨五種情感。
五覺:色、觸、味、香、聲。
五液:人體五髒所化生的液體。即汗、涕、淚、涎、唾。
五仁:五仁是中國傳統糕點(如月餅等)的一種餡料,它是用核桃仁、杏仁、花生仁、瓜子仁、芝麻仁五種料炒熟後去皮壓成碎丁,最後加入白糖調制而成。
五福:代表五個吉祥的祝福:壽比南山、恭喜發财、健康安甯、品德高尚、善始善終。
五戒:是宗教中的五條戒律或行為準則。中國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五葷(佛語):大蒜、 韭菜、 薤、 蔥、 興渠。
五蘊:“蘊”是“坎蘊”(巴利語:khandha)的簡稱,意義是積聚或者和合。五蘊分别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五業:佛家的說法:1.順現法受業、順次生受業、順後次受業、時分不定異熟定業、時分不定異熟不定業。2.取受業、作用業、加行業、轉變業、證得業。3.救濟災橫之業、救濟惡道之業、救濟行非方便之業、救濟行身見之業、救濟乘之業。4.身業、口業、意業、智業、方便智業。社會當中的五業為:農、林、牧、副、漁。
五仙:是道教神仙五個種類,指的是:鬼仙、人仙、地仙、天仙、神仙。
五獸: 青龍、 朱雀 、黃麟(滕蛇 )、白虎、 玄武。
五時:平旦、日中、日西、日入、夜半。
五星:水星、金星、火星、土星、木星。
五祀: 戶、 竈、 溜 、門 、井。
五聲:呼、笑、歌、哭、呻。
五化:生、長、化、收、藏,指的是是植物的自然生長消亡過程,出自《黃帝内經·素問·六微旨大論》。
五政:寬、 明 、恭 、力 、靜。
五胡:匈奴、 鮮卑、 羯 、氐、 羌。
五倫: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婦、 朋友。
戲曲五行當:生 、旦、 淨、 末 、醜。
五子:《三字經》中的五子,分别是:荀子、揚子(揚雄)、文中子(王通)、老子、莊子。還有一種說法:窦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其五子具體名字,長子窦儀,字可象,次子窦俨,字望之,三子窦侃,四子窦偁,字曰章,五子窦僖。
五親: 即血親、宗親、姻親、鄉親與幹親。
五典:分别指的是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他們五人所寫的書,所以被稱作是五典。
五刑:夏朝初步建立了奴隸制的五刑制度,從輕到重依次是:墨(在面或額上刺字塗墨)、劓(割去鼻子)、剕(挖去膝蓋骨)、宮(毀壞生殖器)、大辟(死刑)。
五陵:指漢高帝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五個陵縣。
五逆:指五種極惡的行為。又名五道罪、五無間業、五無間罪或五不教罪。即殺父、殺母、殺同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殺或作害。其中前四是身業,後一為口業。造此五罪必墜無間地獄受苦,故稱五無間罪、五無間業。又因殺父、殺母是違逆恩田,
五神通:五種神通,具稱五神通。指修四根本靜慮所得的五種不可思議的神通。第一、天眼通:又名天眼智證通或天眼智通,謂超越肉眼的所有障礙,可見常人所不能見者。第二、天耳通:又名天耳智證通或天耳智通,謂超越肉耳的所有障礙,可聽聞常人所不能聽到的聲音。第三、他心通:又名他心智證通、他心智通或知他心通,謂可洞悉他人之心念。第四、宿命通:又名宿住随念智證通、宿住智通或識宿命通,謂能知曉自他過去之事。第五、身如意通:又名神境智證通、神境通、神足通、如意通、神通或身通,謂可點石成金、變火成水、飛行自在、變現自在的能力。
五衰:也叫天人五衰具體指的是:衣服垢穢、頭上華萎、腋下流汗、身體臭穢、不樂本座。出自佛家學說。
五大:意思是指太子、母弟、貴寵公子、公孫、累世正卿等五種人。也就是古時候五種尊貴的人。
五申:所謂“五申”:一申賞罰,以一其心;二申視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畫戰陣旌旗;四申夜戰聽火鼓;五申聽令不恭,視之以斧。
五花:指的是金菊花、木棉花、水仙花、火棘花、土牛花。
五樹:在我國古代坊間流傳的俗語中,五樹通常指的就是桑樹、槐樹、松樹、柏樹以及梨樹。
五術:中醫五術是指山(仙)、醫、命、蔔、相五類。
五險:是指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怎麼樣,“五”是不是無處不在。古人的智慧當然是值得肯定的。身為中華兒女,唯有一個重任,就是去不斷地發掘她,運用她,傳承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