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家為油茶準備的配菜。 王以照 攝
主家正在準備油茶。 王以照 攝
主家為客人準備的頭道甜茶,之後才上油茶。 王以照 攝
油茶的茶湯由當地的老茶樹茶葉制作而來。 王以照 攝
主家将茶水淋到炒米上。 王以照 攝
主家在熬煮茶葉。 王以照 攝
主家為客人端上油茶。 王以照 攝
賓客在品嘗油茶。 王以照 攝
9月24日,廣西桂林市灌陽縣新街鎮的居民正以傳統油茶技藝招待賓客。從灌陽縣内出土的青銅油茶鍋器具“首”考證,灌陽瑤族油茶技藝已有上千年曆史。油茶的常用做法是以老樹茶制作的茶葉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綠豆、生姜等原料加水煮沸。再用滾燙的茶水淋在用碗盛好的炒米上,佐以花生蔥花,茶味濃而微苦,風味獨特令人回味。
在灌陽流傳着“茶三酒四,吃多不好意思”的說法,意思是說在喝完第三杯油茶和第四杯酒時,就要主動辭杯,請求主人不要再辛苦了,這是當地的一種約定俗成的基本規矩和禮儀。2019年,灌陽瑤族油茶技藝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