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就業

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就業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22 17:17:20

據人社部數據統計,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1076 萬,首次突破千萬,而這也就意味着本屆應屆生的就業競争将更加激烈,大學生的求職問題備受關注,尤其是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畢業生都會提前到大城市實習,但還沒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全國各大城市的疫情反複,加之IT行業和教培行業的大規模裁員,對本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構成不利影響。很多地方都還沒有安定下來,所以熱搜上有一句話說的好:“畢業難不難,2022就是最好的證明!”都說2021的畢業生很難找,但這一屆的畢業生,似乎比往年更難找了。

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就業(博士研究生畢業就業狀況)1

圖片來源于網絡搜狗圖片

《報告》顯示,2022 屆畢業生主動降低就業期待,平均簽約月薪6507元,較2021年的7395元下降約12%;簽約月薪達10000元及以上的占比10.7%,較去年減少約8.5個百分點。

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就業(博士研究生畢業就業狀況)2

圖片來源于網絡搜狗圖片

除此以外,畢業生自身就業能力的不足也是就業難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我國經濟體制和勞動市場的結構都在發生變化,這就意味着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也在發生改變。很多高校的畢業生因為無法适應這種變化趨勢從而導緻就業壓力劇增。

此外,官方統計數字表明,到2022年,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隻有23.6%,相比于原先的畢業生,90%以上的人并沒有為就業發愁。這一屆的畢業生,就算是211大學,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現象,也讓所有的學生都變得憂心忡忡,導緻應屆畢業生找工作難的原因,主要集中在3個方面。

其中主要一點,就是高等教育畢業生人數過多,再加上數以萬計的校外教輔人員再就業,用人單位可選擇的範圍變大了,自然需要擇優錄取。競争激烈,自然就會引起内卷現象。

其二,今年春季以來,大廠相繼出現了“裁員潮”,自然在春招的規模上也受到了影響。各用人單位不再一味追求擴大規模,而是選擇揚長避短,裁撤掉雞肋部門,把精力放在主要生産力上,應屆生自然也就少了很多可供選擇的機會。

近年來,面對疫情的來襲,部分行業造成一定的影響。而在2022年畢業的大學生人數首次突破1000萬,達到1076萬,就業的競争十分激烈。選擇考研道路的人數也越來越多,每年報名人數屢創新高。可以看到下面的統計圖講的是從2000年至2022年,我國考研人數的變化情況,從2000年到50萬左右,到2022年的457萬,人數翻了将近十倍。

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就業(博士研究生畢業就業狀況)3

圖片來源于網絡搜狗圖片

即将到來的2023年考研的号角已經正式吹響。教育部9月5日發布通知稱,2023年考研的初試時間為2022年12月24日至25日。

而報名研究生考試的人數越多,考研難度就越大,競争也越激烈,雖然國内各大高校根據考研人數飙升,增加招生名額,但遠遠比不上考生人數增長的速度。

由于各大研究生院紛紛擴招,培養研究生的成本也越高,隻能進一步上調研究生學費标準,像目前很多專碩的熱門研究生專業,年學費标準已經上調至10萬元以上,對學生而言,不僅考研壓力大,讀研壓力更大。

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就業(博士研究生畢業就業狀況)4

圖片來源于網絡搜狗圖片

近年來,大學畢業生總數已經相對較多,市場競争激烈,就業困難增加,一些相關報道指出不同文憑就業難度系數,大專生的就業難度系數最大(37.0%),其次大學本科(20.9%),研究生(15.9%)和博士(11.2%)困難較低。文憑越低,就業難度越大。

面對本科畢業生每年逐漸增加,已經到了“供過于求”的程度,許多優秀的企業單位為了企業的發展,隻招聘高學曆專業人才。面對門檻提高的狀況,大量的本科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即便是看起來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工作,招聘要求寫的是專科以上學曆即可,可進入面試的候選人中,不乏名校的碩博研究生。别說是專科生,就是本科生也很難有機會。

考研人數的增加主要集中在這三個方面:

受疫情管控影響,一些出國讀研群體轉戰國内考研;

畢業生就業壓力大,畢業生更希望通過研究生學曆增加就業競争力;

職場學曆内卷,崗位招聘要求直接研究生起步。

據教育部數據,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全國報考人數為457萬,比2021年報考人數377萬人增加了85萬人,增長率為23%,再度創下曆史新高,成為我國研究生全國統一考試以來,增長率最高的一次。

目前考研熱度較高與我國經濟處于轉型期相關。特别是在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就業壓力變大,迫使更多的應屆畢業生及往屆生考研,緩解就業壓力的同時,以提升競争力。

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就業(博士研究生畢業就業狀況)5

圖片來源于網絡搜狗圖片

博士研究生教育處于國民教育頂端,擴大博士招生規模,發展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符合我國人才強國發展戰略,滿足提升人才儲備水平、推動産業升級、經濟轉型的需要。

2020年9月3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

方案提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和社會重大需求為重點,增設一批碩士、博士專業學位類别,大幅增加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數量,進一步創新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

在我國博士研究生招生中,專業學位博士招生數量少,所占比例低。據統計,2009年專業學位博士招生規模為851人,所占比重僅為1.37%。2019年,專業學位博士招生規模突破一萬人,達到10386人,占比9.9%。近10年發展中,專業學位博士招生規模持續增長,但總體招生規模仍與學術學位博士差距較大。

專業學位博士招生規模始終低于學術學位博士,一方面是因為專業學位博士招生類别少,另一方面是因為大多數博士生的未來目标是成為大學教師和科研人員,選擇學術學位博士更契合工作方向。

為滿足産業經濟轉型、社會發展需求,我國大力推進專業型研究生教育,增加專業學位博士招生專業,未來專業學位博士招生規模會進一步擴張。

“申請-考核”制成為博士招生主流方式

2013年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财政部聯合發布《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文件明确指出“建立博士研究生選拔‘申請-審核’機制”,2019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要求“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請-考核和直接攻博等選拔機制”。

如今,博士研究生普遍實行“申請-考核”制,和直接攻博、碩博連讀成為并行的招生方式。推進統籌招生,提高研究生貫通式培養水平,進一步拓寬選才範圍。

實行“申請-考核”制在英美等國的研究生招考曆史中由來已久。招生不依據統一的入學考試,而是根據申請者的教育背景、學術水平、工作經曆、研究興趣及職業發展等情況自主選拔。

不管是借鑒國際經驗,還是從改善我國博士生招生效果的角度出發,我國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由統考方式向“申請-考核”制轉變是大勢所趨,也将推動博士研究生教育深層次的變革。

在大家認知裡,能夠考上博士的人,無論是學習能力還是精神素質那都是出類拔萃的,将來進入社會中也是各大企業競相争搶的人才,完全不會為了就業問題發愁。博士在未來不會貶值并不僅僅隻是學曆,而是博士生具有的才華,學識,學富五車的過人之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