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院士逝世享年103歲

院士逝世享年103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0 22:22:32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教授陳清如同志于2021年5月26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徐州逝世,享年95歲。

院士逝世享年103歲(痛别又一院士逝世)1

陳清如,1926年12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48年至1952年就讀于唐山交通大學,1959年至1960年到莫斯科礦業學院進修,先後在唐山交通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工作。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清如是我國著名的礦物加工專家、教育家,礦物加工學科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長期緻力于選礦理論與技術研究,他主持建立了我國第一座重介質旋流器末煤選煤廠;指導研究設計了我國第一台篩下空氣室跳汰機;研制出世界第一台煤用概率分級篩;創建了“空氣重介質穩定流态化”的選礦理論和技術,并建立了世界第一座空氣重介質流化床幹法選煤示範廠,為我國礦物加工領域的科研、教育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1項等省部級以上獎勵13項。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号和國際選煤大會首次設立的“終身成就獎”。

院士逝世享年103歲(痛别又一院士逝世)2

陳清如常對學生說:“做學問要頂天立地——頂天,就要站在國際前沿,瞄準世界一流;立地,就要結合行業和産業需求,解決我們國家的重大問題。”

今年已有15位兩院院士離世

據澎湃新聞消息,陳清如也是今年第15位離世的兩院院士。作為國家分别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号,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為終身榮譽,并稱“兩院院士”。

1月28日,中科院院士王绶琯因病辭世,享年98歲。王绶琯是中國天文學界的泰鬥,我國射電天文的奠基人,曾任北京天文台台長。

2月5日,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沈忠厚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沈忠厚是我國著名的油氣井工程技術專家、水射流專家、教育家,油氣井工程學科奠基人。

2月7日,中科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學家、南京大學教授程镕時在廣州逝世,享年93歲。

3月2日,中科院院士、數學家、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周毓麟在北京去世,享年98歲。周毓麟是我國核武器設計中數學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組織者和開拓者之一,為我國核武器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3月12日,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國家天文台研究員周又元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3月22日,工程院院士、中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核動力專家彭士祿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3月26日,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沈善炯在上海逝世,享年103歲。

3月27日,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謝毓元在上海逝世,享年97歲。

3月31日,工程院院士、經濟學家及管理學家李京文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4月28日,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工程熱物理學家與空間技術專家闵桂榮在北京逝世。

5月6日,工程院院士、濕地生态學家劉興土在長春逝世,享年85歲。

5月14日,中科院院士、數學家王元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5月22日,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同一天,中科院院士、“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去世,享年99歲。

5月26日,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礦物加工專家、教育家陳清如在徐州逝世,享年95歲。

網友在評論區裡表達了對陳清如院士的哀思。有網友稱,把這些老院士的精神傳承下去是對他們最好的告慰。

院士逝世享年103歲(痛别又一院士逝世)3

院士逝世享年103歲(痛别又一院士逝世)4

杭州日報(整理:蔣波)綜合光明日報、澎湃新聞、新浪微博

來源: 杭州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