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七教師筆記1
本語文園地七的重點是:
1.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寫句子。
2.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結尾的詞語或句子做下文的開頭”的語言現象,并嘗試續說這樣的句子。
3.能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書寫特點,寫好掌握“父、及”等8個帶有撇、捺筆畫字的書寫。
4.朗讀、背誦并會默寫古詩《采蓮曲》。
一、交流平台
同學們平時是怎樣讀課外書的,讀課外書時,是否會摘抄好詞好句呢?我們應該如何摘抄好詞好句,請同學們翻到書本99頁,随着書本上的同學學習摘抄。
①什麼叫做寫得好的語句和寫得生動的語句?你能用課文中的句子舉例說一說嗎?
帶有修辭手法的句子。
如:這裡栽着許許多多榕樹。一顆顆榕樹就像一頂頂撐開的綠絨大傘,樹葉密不透風,可以這太陽,擋風雨。(比喻)
秋風吹來,落葉在林間飛舞。(拟人)
具有畫面感,帶有生動語言的句子,或者用詞優美的句子。
如: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早晨,霧從山谷裡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裡。
②在旁邊寫寫感受,指的是什麼呢?
做批注。
如:并沒有看見一隻鳥飛,并沒有聽到一聲鳥叫。
感受:兩個“并沒有”突出了父親對鳥習性的了解,而我對鳥一無所知。
③除了要會辨别好的語句,會寫感受,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背誦和運用。
①什麼叫做歸類摘抄,你能說一說嗎?你能用課文中的句子舉例說一說嗎?
寫景的句子就抄到寫景的句子裡。
如:
微風吹來,沙沙的竹葉聲,如同溫柔的細語。
當微風拂過,那聲音輕輕柔柔的,好像呢喃細語,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溫柔;當狂風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動起來,合奏出一首雄偉的樂曲,那聲音充滿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同是寫景寫風的句子歸為同一類。
我會在合适的地方給摘抄的内容注明出處。
①什麼叫做注明出處,你聯系我們所學的知識舉例說一說嗎?
如: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二、詞句段運用
讀一讀,想象句子描寫的情形,然後照樣子寫句子。
如:媽媽累得上氣不接下氣。
2.請你找一找仔細觀察“得“後面所接詞語,說一說你從中發現了什麼?
提示:”得“後面的詞語一般用來補充前面的動作怎麼樣,傾向于程度深淺。
3.根據這個規律,我們一起來補充下列句子。
①他哭得像隻小花貓。
②媽媽累得______________。
③弟弟____得______________。
4.擴展”的“和”地“的用法。
①這裡有一朵_____________的小花。
②一米_____________的陽光曬在田野上。
③樹木___________地變綠了。
④他___________地笑了。
提示:”的“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修飾”的“後面的事物。
結構:形容詞、名詞、代詞 的 名詞
如:美麗的小花
燦爛的陽光
”地“前面的詞語一般形容“地“後面的動作,說明”地“後面的動作怎麼樣。
結構:形容詞、副詞(如:慢慢) 地 動詞
如:樹木慢慢地變綠了。
他開心地笑了。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七教師筆記2
5.學習頂針(頂真)的修辭手法。
①看書本上100頁兩句話,發現規律。
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嘩嘩,洶湧澎湃。
遙遠的夜空有一個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月亮下面是那彎彎的小橋……
規律:上句的結尾與下句的開頭使用相同的字或詞。
②仿寫句子
彎彎的小橋旁邊……
如:彎彎的小橋旁邊是那挺拔的楊柳,挺拔的楊柳樹上有個可愛的小娃娃。
③總結什麼叫做頂針。
頂針(頂真),也叫聯珠,蟬珠。總的來說就是上句的結尾與下句的開頭使用相同的字或詞。
三、書寫提示
1.觀察字形,注意生字的筆畫,特别注意這些生字撇和捺要寫得舒展。
2.請同學們自己書寫生字在書本上。
四、日積月累
1.讀古詩《采蓮曲》,《采蓮曲》為樂府舊題,内容多為描繪江南水鄉秀麗的風光、采蓮女的純潔活潑及她們美滿甜美的生活。想一想《采蓮曲》寫的主角是誰?
(采蓮的少女)
2.了解作者——王昌齡
王昌齡号稱“七絕聖手”,别名王少伯、王龍标、王江甯。明代王世貞稱“七言絕句,少白與太白争勝毫厘,俱是神品”。
3.請同學們借助注釋,理解古詩意思。
(1)羅裙:用細軟而有疏孔的絲織品制成的裙子。
(2)一色裁:像是用同一種顔色的衣料剪裁的。
(3)芙蓉:指荷花。
(4)亂入:雜入、混入。
(5)看不見: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綠葉紅花,哪是少女的綠裙紅顔。
(6)聞歌:聽到歌聲。
(7)始覺:才知道。
4.總結詩意
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仿佛融為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和荷葉間,相互映照。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到來。
5.哪一句話寫出了少女與荷葉融為一體?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