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0多年的汽車發展史上,相關機構、車企和消費市場一直以動力性、燃油經濟性、制動性、操縱性、排放噪音和外觀等多個緯度來評判一輛車的優劣,而對于普通的消費者而言,顔值很重要,安全也很重要,他們在選擇屬于自己的汽車時,就像買西瓜敲一敲一樣,用着傳統的方法判斷。但在互聯網汽車誕生後,在互聯網x汽車成為一種未來趨勢後,消費市場亟需一種新的方式去考量如何選擇你的愛車。
7月6日,也是全球首款互聯網汽車發布兩周年紀念日,同濟大學的兩位教授在智行星球2018斑馬智行探索大會上,分享了一份曆經14年的研究成果。在齊聚汽車領域專業人士的探索大會現場,同濟大學汽車學院、設計創意學院雙聘教授馬鈞擲地有聲地談到:"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正在尋求一種新的關系,那是人和車的關系,人和車之間的親密關系将會遠遠超過對車本身的認識。"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設計創意學院雙聘教授馬鈞
那什麼是人車關系呢?過去,人和車的關系隻是消費者與消費品的關系,但在互聯網和汽車行業産生了交集,AI時代對汽車領域産生了巨大影響後,人和車的關系從交通工具到顔值、智商、情商的360°人性化關系改變。這樣的改變讓這個個性化時代能夠進一步打破汽車行業的同質化問題。
在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汽車産品管理與營銷研究所項目負責人龔在研教授的詳細解釋下,我們發現,随着時代變遷,汽車的角色在不斷變化,年輕消費者對人車智能系統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而行業卻缺失一個完善的評估标準。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汽車産品管理與營銷研究所(以下簡稱同濟AMMI)從2004年起就緻力于車載智能系統和人車關系的研究及評價,通過多輪叠代形成了人車關系動态四維評價體系。
在得出"理性"和"感性"兩側評價緯度後,又再細分為"理性"的人機交互、地圖與導航、生态服務,"感性"的智商、情商、顔值等緯度,一步步搭建并完善這套具體的互聯網汽車評價體系。
對汽車評價方式的改變,也改變了人們和汽車之間的關系。龔教授認為,在全新的時代我們擁有了新的産業、新的技術、新的用戶、新的标準,對于汽車企業來講,其角色正在從整車制造商向出行服務商轉變。
對于消費者,大家的角色從買主向長期的用戶轉變。"大家現在真正思考的也許就不僅僅是如何可以實現一筆交易,而是更多的來看如何能夠維持一段關系。"龔教授談到。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汽車産品管理與營銷研究所項目負責人龔在研
在思考人車關系這一方面,緻力于出行更智慧,用數據及技術驅動出行行業的用戶體驗創新的斑馬網絡顯然領先一步。以自主可控汽車操作系統AliOS為基礎,斑馬智行的出行用戶體驗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智慧出行、AR-Driving新功能應用、服務找人等方面,斑馬得到用戶的一緻好評,超過50萬輛不同品牌互聯網汽車在路上行駛。在會場上,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俞經民就這麼說道:"互聯網汽車作為如此廣度和深度的生活、出行的伴侶,一定是從問候語'你好,斑馬'開始的。"
行業意見領袖在探索大會上一同探讨互聯網汽車的未來
不難看出,在互聯網汽車和AI技術發展迅速的現在,僅僅花了不到3年的時間,就打造出國内互聯網汽車第一品牌地位的斑馬網絡,正是因為成功思考出新時代人車關系才收獲這樣的成績。
對于未來,斑馬網絡CEO郝飛表示,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和基于雲端計算的生态出行服務是現在中國互聯網汽車的發展階段,下一個階段将真正的實現V2X打通,包括車與車,人與車的基礎設施的打通。這樣的目标和方向将會為互聯網汽車行業,乃至整個汽車行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我們相信會是積極的,具有潛力的。而現在,消費者和車廠已經對互聯網汽車有了新的認識,全新的标準和關系将會在這一刻起影響着整個汽車市場的消費行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