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上課沒課本,隻能手抄;70年上課沒有教室,找塊空地,挂塊黑闆就開始上課了;80後才開始慢慢的有了課室,有了書本。
高科技帶來了智能産品的普及,多媒體教學、AI教學、視頻直播等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給學校、老師、學生帶來很多的便利,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困惑。
任何新的事物都有兩面性,這些高科技帶給我們很多便利的同時,有利也有弊,針對不好的影響我們也不能去輕視它,回避它,還是要追根溯源,趨利避害。
高科技産品在教育上的應用,帶給我們最大的困擾,就是視力這一塊。
目前全球至少有22億人視力受損或失明,至少有10億人原本可以通過預防避免。
預期到2020年底,我國近視人口将達7億,患病率近50%。這是來自《國民視覺健康報告》的一項數據。
我鄰居家的孩子,我在醫院碰到了她們,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正讀二年級。跟她媽媽聊後才得知,一個寒假後,她女兒的眼睛突然看東西看不清楚了,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眼睛有問題。家長看到孩子看東西總是眯起眼睛,眯成一條縫去看東西,就很奇怪,一問才知,原來是看不清東西。
孩子總是頻繁眯眼睛,這時候家長就要注意了,要及時帶孩子到專科就診醫院給孩子檢查一下。
女孩開學有一個多月了,這個狀況一直沒有好轉,也看不清黑闆,以前的視力一直是5.0,現在卻要眯起眼睛來看東西。
醫生建議先檢查驗光,确定是否近視再做下一步計劃,如果是真性近視就要佩戴眼鏡了,真性近視是治不好的。
這原本是可以避免的,給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用眼習慣,孩子平時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不能讓眼睛疲勞過度,用眼過度易造成近視。
開家長會時,家長們都在感歎,現在孩子的教育條件比起我們80年代那時好的太多了,老師上課用的,給我們展示都用的是投影儀,黑闆很少用到,黑闆在最下方,輕輕一拉,就直接用投影儀代替了。
現在學習硬件設施的提高,增添了課堂上很多趣味性和科技感,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的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導緻孩子用眼過度。
家長們大多是80年代、70年代,有些是60年代的,那時的我們沒有手機,沒有電腦,到了80年代,最開始也隻能看看黑白電視機,那時的我們戴眼鏡的很少。
孩子近視的根源就是眼睛過度的看電子屏幕。電子産品發出的有害光源,如藍光,可以穿透晶狀體到達視網膜,對眼睛造成光學損害。如果電子産品不合格,對眼睛的損害更大。
學校上課8個小時,大部分課都會用到投影儀,回家了還要完成網上作業,還要在手機上玩遊戲。
孩子們看電子屏幕每天都已超過3小時以上,這個時間已經非常的長了。世界衛生組織24日發布一份新指南,建議5歲以下幼兒每天看電子屏幕的時間不能超過1小時,而2歲以下的嬰兒則最好完全不能看屏幕。
玩手機、玩電腦給我們的視力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智能時代的來臨,小到幼兒園的小朋友,大到我們家長,大部分都長時間處在刷手機狀态,利用一切碎片化時間都在玩手機,玩遊戲,刷視頻。
2020受疫情影響,孩子們都在家上網課,父母又要給孩子配備一部手機。就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一方面很多貧困家庭沒錢給孩子配手機,另一方面,每個孩子每天平均看手機的時間超過4小時以上。
看電子屏幕超過4小時以上,就會加劇眼睛的疲勞、幹澀、刺癢等感覺,甚至使眼睛有刺痛、流淚、畏光等症狀出現。
60、70、80時代的我們,上課老師是一筆一劃的用粉筆在黑闆上闆書出來,老師每講一堂課都要備課,厚厚一本的講義上寫滿了老師們的筆記。
我們抄筆記,寫作業都是手寫,沒有手機,沒有電腦這些輔助工具,除了不會的題目會做的時間長一些,那時做作業沒有拖到12點後的,沒有手機玩,沒有電腦玩,早早的寫完,早早的就休息了。現在孩子們上完網課,作業也是在手機上完成,還拖拖拉拉做不完,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拿着手機玩。
沒有手機、電腦的年代,孩子更專注。合理的控制孩子看手機的時長,每天不超過30分鐘,超過了孩子容易上瘾,擺脫不掉手機。
80到00到了00後這一代,高科技普及到教育行業中來,老師們講課直接用PPT演示了,布置作業直接在手機的各個小程序上布置了,孩子們直接在手機上完成作業,錄視頻上傳。甚至做數學口算時,孩子都偷偷的用手機的計算器來算得數。
60、70、80的人都深刻記得,那個年代數學課上的口算,老師會讓學生準備一些小木棒,串起來,為了更方便掌握口算。到了三年級時,就每人一個小算盤,開始學習珠算。現在的孩子對算盤沒有概念,就算有算盤也是當玩具在玩。
2020-03-06 的一篇報道,中衛市的馬先生反映,“上小學三年級、11歲的兒子上網課後偷玩抖音,在3個主播誘導下瘋狂送禮,5天内刷掉了銀行卡内的5.48萬元。
高科技下的電子産品是越來越先進了,制作的動畫、遊戲也是越來越吸引人了,各類平台也越來越多了,像視頻、直播、金融類等等平台的推出,這讓孩子過早的接觸到這些。一不留意就點擊進去了,而孩子并不知道能造成多大的影響,給家庭帶來多大的負擔。
像馬先生反應的這些,并不是個案,有的女學生看到一些視頻,産生攀比心理,過早的接觸到網貸平台,不惜一切去各個平台網貸,結果承受不了而輕生的例子有很多。
即便沒有被帶歪的孩子,由于眼睛長時間盯着手機,電腦,電子産品的屏幕,造成了眼睛過早的衰退。有些嚴重的還導緻眼睛發生病變,輕度的早早的戴上厚厚的眼鏡,嚴重的就患上各種眼疾,因為視力的缺失,無論是高考還是以後工作,孩子們都已經失去很多寶貴的機會。
1、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每天嚴格控制玩手機、玩視頻遊戲的時間不能超過30分鐘,調查顯示看電視超過4小時不休息時,兩眼視力會下降(0.2),玩手機超過30分鐘,相當于看了3個小時的電視。
2、帶孩子做戶外運動
散步、慢跑能有效緩解假性近視,多帶孩子走出去,孩子有了新的事幹,就會降低玩手機的興趣。
3、多陪伴孩子
家長不能因為自己工作忙,就直接丢一部手機給孩子,或自己下班了往沙發上一躺就開始看手機,較少花時間去陪伴孩子。
為了孩子的視力健康,我們要全民行動起來,在享受高科技的同時,也要趨利避害, 不能成為高科技的奴隸,中了智能産品的“毒”,脫離不了,離不開。
光有父母的監督可能還不足以完成保護視力這項艱巨的持久戰,還需要老師、學校等的支持與協作。共同保護好孩子們的視力。
生命是有寬度和維度的,在有限的生命裡,把時間用在多陪伴一下家人,多出去走走,看看大自然,這些有意義的事上,勞逸結合,我們才能更好的去工作,去生活。
再熱情的事也經不住冷漠,關注我吧,有你更精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