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适合寶寶的牛奶該怎麼挑

适合寶寶的牛奶該怎麼挑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8 17:50:33

牛奶中富含鈣、優質蛋白及B族維生素,增加奶類的攝入有利于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促進成人骨骼健康。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2-5歲和6歲以上的兒童每日乳制品推薦攝入量分别為300-400ml和300ml。

那小寶寶的牛奶要怎麼喝呢?如何給自家寶貝挑選合适的牛奶?市面上的牛奶五花八門,是真營養還是有套路?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湖北省中山醫院)的營養師本期就為大家解答疑惑,幫助大家避開那些“牛奶坑”。

一、寶寶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喝奶?

在嬰兒6個月内,母乳能夠滿足全部液體、能量及營養素的需求,要堅持6月齡内純母乳喂養。

普通鮮奶、酸奶、奶酪等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遠高于母乳,增加嬰幼兒的腎髒負擔,不宜喂給7-12月齡的嬰兒,對于13-24月齡幼兒可以将其作為食物多樣化的一部分,開始逐漸嘗試。但建議少量進食為宜,不能以此完全替代母乳或配方奶。普通豆奶粉、蛋白粉的營養成分不同于配方奶粉,也與鮮奶等奶制品有較大差異,不建議作為嬰幼兒食品。

總結一下:

對于無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們

◆ 6月齡以内的寶寶應以純母乳喂養

◆ 12月齡以内的寶寶應以母乳及配方奶為主

◆ 13-24月齡的寶寶可少量嘗試鮮奶、酸奶及奶酪

◆ 24月齡以上的寶寶就可以放心的嘗試奶制品了

二、如何給2歲以上的寶寶選擇牛奶?

純牛奶VS調制乳

純牛奶的原料表中有且僅有“生牛乳”一項,而調制乳除了含有不低于80%的生牛(羊)乳或複原乳外,還額外添加了水、白砂糖、食品添加劑或營養強化劑(谷物粉、濃縮果汁等)。

下面就列舉一下我們日常熟知的純牛奶、早餐奶及兒童成長牛奶,教會大家如何具體選擇。

适合寶寶的牛奶該怎麼挑(新手寶媽看過來)1

注:兒童飲奶主要是為了獲取鈣和優質蛋白質,因此媽媽們在選購牛奶時首先要關注營養成分表中的蛋白質及鈣含量。

從上表可以看出無論是蛋白質還是鈣的含量,早餐奶都是最低的,而且加入了水、白砂糖、各種食品添加劑。所以早餐奶的口感可能是最佳的,但是其營養價值确實不如其他兩種奶制品。

兒童成長牛奶裡強化了益生元、DHA、牛磺酸等成分,這也成為吸引媽媽們選購的“賣點”,那麼是不是強化了這些營養素,其營養價值就比純牛奶更高呢?

① 強化成分可以通過日常飲食補充

除了奶制品,肉類、蛋類及豆制品都是優質蛋白的良好來源。益生元可以通過攝入充足的蔬菜和粗糧獲得。海魚中富含DHA,建議一周攝入2-3次。牛磺酸則主要來源于動物性食物。

② 強化成分添加的劑量有限

不論是DHA、鋅、泛酸、VE還是益生元的含量都遠低于每日推薦攝入量,僅依靠喝兒童生長牛奶來獲取這些營養物質不切實際。

③ 其他添加成分

包括食品香精在内的其他添加物,對于兒童的健康并無好處。

因此就營養價值及價格對比,純牛奶>兒童成長牛奶>早餐奶

純牛奶VS酸奶

酸奶是牛奶發酵而來,部分蛋白質被水解,提高腸道對蛋白質的吸收率,而且酸奶中乳糖含量低,乳糖經過發酵後轉化為乳酸及其他有機酸,對牛奶耐受程度差的寶寶可嘗試酸奶。另外酸奶中含有一種或者多種益生菌,幫助調節寶寶胃腸道功能。

但是市面上大多數酸奶為了保證其口感,都放入大量的白砂糖,有的甚至放入了稀奶油,大大降低了酸奶的營養價值。

選對酸奶要看準幾個點

1、“真”酸奶看類型。在産品标簽上要找到“發酵乳”

2、 看配料表,最好選擇隻含生牛乳和菌種的酸奶

3、 選擇蛋白質和鈣含量較高的酸奶

4、 盡量選擇冷藏酸奶

全脂奶VS脫脂奶

2歲以後的寶寶攝入的食物比較豐富,雖然脫脂牛奶中損失部分脂溶性維生素VA及VD,但是寶寶可以通過日常豐富的膳食得到補充,寶媽們不必太擔心。寶媽們更多的是需要培養寶寶們健康的飲食方式,做到三餐合理,規律進餐,幫助寶寶認識和接受新的食物。

A2β酪蛋白牛奶VS普通牛奶(A1 A2)

近一段時間刮起了“A2β酪蛋白牛奶”風,先來帶大家簡單了解下相關知識。牛奶中的蛋白質主要為β酪蛋白,酪蛋白又可以分為A1型及A2型。在部分的研究中發現A1β酪蛋白在身體内代謝會産生一種叫做酪啡肽BCM-7的物質,BCM-7被認為與消化道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兒童自閉症的發生相關,但目前暫無明确的證據表明A1β酪蛋白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如果兒童攝入奶類出現胃腸道不耐受的現象,在排除牛奶蛋白過敏和乳糖不耐受後,家長們可以嘗試用A2β酪蛋白牛奶,觀察能否緩解胃腸道症狀。

營養師建議:寶媽們在選擇牛奶時,應以純牛奶為主,可搭配酸奶及兒童成長牛奶。在挑選時先要“驗明正身”,讀好配料表,注意蛋白質及鈣的含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