糍粑是以糯米、土豆為主料,浸泡後擱蒸籠裡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臼裡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将飯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黃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裡滾動,即可取食。口感香甜。安徽南部的糍粑也很出名,每個地市都有自己的特色。
在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裡,還載有糍粑“白繭糖”的制作方法:“熟炊報稻米飯,及熱于杵臼淨者,舂之為米糍,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
浸泡好的糯米蒸熟後,男人們一人一槌把米粒打爛,女人們則圍坐在一旁捏。在吆喝聲、嬉笑聲中一個象征團圓甜蜜的糍粑就做好了~
早年大家吃糍粑:一是為了慶賀豐收,二是為了紀念伍子胥,三是寓意一家人團圓幸福。曆經了歲月的洗禮,吃糍粑的傳統一代代地流傳下來,不僅是因為它帶有美好的寓意,最重要的是糍粑有個招人稀罕的“本事”——養生又好吃!
中醫認為糯米味甘、性溫,有禦寒、補中益氣等作用;制作成糍粑後,它的口味爽滑、細膩,相對于糯米更容易消化吸收。外焦裡嫩的糍粑淋上一層誘人的紅糖,飄香的甜味真是讓人直咽口水。
今天然媽就給家人和孩子做一份香甜軟糯的糍粑!
材料:
糯米粉80克、開水60克、紅糖30克
步驟:
1.準備好各種食材,現在糯米不需要自己磨成粉,真的省事很多。
2. 糯米粉和開水混合,揉成小團;
3. 揉成團分成等份,然後把糯米團壓扁
4平底鍋刷油,放上糯米團小火煎,煎至兩面金黃,看着糯米團慢慢膨脹變大,;
5.紅糖用開水化開,将紅糖水倒入鍋内,小火熬制濃稠就好。
如果不喜歡紅糖太多,也可以将紅糖備在旁邊,吃的時候根據自己口味蘸着吃。倒入紅糖之前看鍋裡有沒有多餘的油。如果油還有,需要将油先倒出來。
有些地方喜歡在熱糍粑中裹入熟紅豆等豆制品、加入适量食鹽,切成橢圓狀片塊放到熟菜油中油炸,作出的紅豆油糍粑,色、香、味俱佳。糍粑含糯米,但吃多了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用紅糖的話,糖尿病病人不适合吃。
我是@然媽碎碎念,你喜歡吃糍粑嗎?寒冷冬日,給孩子來一份甜蜜蜜的溫暖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