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過通話中的手機一靠近電腦,
電腦就閃屏的情況嗎?
你聽過話筒受其他設備影響而發出的“滋滋”聲嗎?
這些其實是電磁波在幹擾電子元件。
而導熱吸波材料的發明正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但之前市面上的這種材料,不是效果不夠好就是依賴進口,價格昂貴,技術和産業也被外國壟斷……
而如今
由11名浙師大生化學院師生研發出的
新型導熱吸波材料卻不一樣了:
媲美世界頂尖産品,
9年堅持、千次試驗、14項國家發明專利。
成立三個月的公司,就獲得100萬投資意向。
拿下省“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
金華市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
該團隊被《金華日報》報道
這款“新型導熱吸波材料”,究竟有何奧秘?
在突破這項核心技術時,他們遇到了在量産過程中海綿狀導熱吸波粉末的制備工藝不過關,導緻産品性能穩定性差的問題,這使實驗中試一度無法進行下去。
“穩定的性能取決于穩定的結構和組成,隻有不斷優化合成工藝才能獲得穩定性能的産品。”孫同學解釋道。在團隊通過大量查閱國内文獻資料和百餘種嘗試都失敗的情況下,他們決定自己解決。
11個人不斷做實驗,這場“攻堅戰”持續了整整三年。在一次又一次重複而繁瑣的實驗中,他們終于找到了一個量産海綿狀多孔納米導熱吸波粉的最佳工藝。
團隊研發的新材料,吸波率從70%提到了90%,部分頻段可達99%以上,導熱系數更是可達國内部分産品的1-2倍,不僅如此,做出來的産品也更薄。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新型導熱吸波材料市場前景廣闊,國内導熱吸波材料市場規模近200億元,但由于技術不成熟,較好的導熱吸波材料主要以進口為主,相關産業和技術也被國外壟斷。
“如華為、聯想等電子元件上使用的導熱吸波材料主要來自于美國萊爾德、ARC等産品。”孫同學介紹道。
“要想讓自己的國家不再依賴于國外進口,就要将科研成果轉化為商業産品,實現此類産品的自主生産。”這一份家國熱血就是他們從實驗室走向創業大市場的初衷。
對于未來,孫同學有長遠的規劃:第一階段先以江蘇、深圳為集中銷售區,預計一年内建立一條産量20噸的生産線;第二階段銷售範圍擴大到全國;第三階段帶産品走向國際舞台。
“我們将不斷地通過技術革新,進一步提高産品性能、降低生産成本,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
從實驗室走向工廠從實驗室到工廠,技術是他們碰到的第一個問題。實驗室使用的原料純度高,能達到90%及以上,而在工業生産時通常使用的原料純度僅有60%-70%,“純度越高,價格越高,為了能投産,我們隻能不斷尋找替代試劑、調整反應條件。”孫同學說道。
當然,他們要面對的不僅是技術問題。“創業遠比想象的要難,初期的資金支持和後續的銷售鍊建立成了兩大難題。”組員徐同學說道。
做好市場調研,是第一步。團隊在課餘時間和假期,赴相關産業發展最蓬勃的江蘇、廣州進行調研,調查了10餘家下遊廠商和客戶,并對比分析了國内外20餘家競争對手。
同時,他們還積極參加省、市創新創業類比賽,在宣傳項目的同時挖掘潛在合作商和投資商。在金華市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答辯會上,他們向來自各地的投資人展示了項目的科技、經濟和社會價值。“比賽一結束,就有一家公司向我們抛出了橄榄枝。”孫同學說道。
從零起步,如今他們已租了一間800平方米的廠房,并注冊台州億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中試成功後,獲得了100萬投資意向。
目前,公司正在進行設備采購和生産線搭建。“我們已經和2家企業達成了購買意向,隻要能生産出達标的産品,他們就願意購買。”孫同學說道。
記者| 葉蓓 厲真
圖片| 由團隊提供
編輯| 鄭夢蝶 葉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