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領軍之道)
導讀:上周蘇甯出售股權的報道,讓商界大感意外!
在意外之餘,不得不思索那個問題——蘇甯、國美這些昔日線下零售霸主,為何會輸給電商時代的阿裡、京東?
01
一代零售霸主
蘇甯出售23%股權
上周,一則消息,讓商界大感意外!
2021年2月25日早間,深交所發布公告,蘇甯易購拟籌劃控制權變更事項,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于2021年2月25日開市起臨時停牌。
午間收盤,蘇甯易購回應控制權變更稱,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張近東以及股東蘇甯電器通知,其拟籌劃本公司股份轉讓事宜,預計轉讓比例20%-25%,股權受讓方屬于基礎設施等行業。
公告顯示,根據拟轉讓股份比例,預計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權變化。若該交易完成,将有助于公司股權結構的進一步優化以及長期戰略的穩步推進。
2021年2月28日,終于塵埃落定!
2021年2月28日晚,蘇甯易購發布複牌公告,宣布引入國有戰略投資。本次交易完成後,深國際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國際”)将持有蘇甯易購8%的股份,深圳市鲲鵬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鲲鵬資本”)持股比例為15%。共計23%。深國際、鲲鵬資本拟148.17億元收購蘇甯易購23%股份。
股權合作終于塵埃落定,對于蘇甯易購而言,可以在解決資金問題後,重新進行正軌化運作。
02
輸給了“時代困境規律”
上個時代成功 下個時代會被新銳取代
所有的企業、組織、人,都生活在規律裡,經常面對各種規律的考驗。
而且,大多數都很難超越常規。遵循規律、滿足規律的條件,成功的可能性比較大;相反,違背規律、缺乏滿足規律的條件,就可能遇到麻煩。
今天,蘇甯依然規模很大,仍是一個一年2000多億、近3000億的零售巨頭。但是,在新的時代,它和國美過去的零售霸主地位,确實被阿裡、京東這些新時代的零售所取代。
蘇甯輸給阿裡、京東,同樣沒有超越這樣一個規律——時代困境規律。
如張瑞敏所說:“隻有時代的企業,沒有成功的企業!”
很多企業在一個時代會成功,甚至一些企業成為時代的霸主,成為絕對的焦點。
但是,在下一個時代,很可能,它們的霸主地位被新的所取代。
例如:傳統相機時代的霸主柯達,在下一個時代——數碼相機時代沒落,它的相機霸主地位被富士康等所取代。
再如:手機功能機時代的霸主諾基亞,在手機下一個時代——智能機時代,它的手機霸主地位被蘋果、三星這些新的巨頭所取代。
03
為何“時代困境規律”
很難逃脫?
為什麼大多數企業,都很難逃脫“時代困境規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首先,新時代有新特點,昔日霸主未必适應
不同時代的情況,會有所不同。雖說大的規律相同,但是在方法、途徑上會有不少區别。
例如,互聯網時代的企業和傳統線下企業,在做大的路徑、戰略上,依然相似。
但是,在一些路徑、方式的戰術上還是有區别,如傳播途徑(從傳統媒體轉向了互聯網媒體、新媒體等)、銷售途徑的變化(銷售從門店體驗消費模式,變成了線上下單、物流搬運消費模式),這些變化昔日的霸主們未必适應。
其次,這些企業要面對内部斷舍離困境
對于新崛起的企業而言,它們往往沒有傳統業務的包袱。
可是,對于傳統巨頭而言,它們要面對傳統業務、組織的斷舍離問題,是個很難決斷的問題。
例如,數碼相機的發明者柯達,它是最早發明數碼相機的企業,但是要面對公司内部傳統相機部門、員工受到沖擊,而且涉及面廣、涉及人員衆多,就會很難下決定,進行斷舍離。就會影響轉型、應對的速度,結果機會就在時間流失中錯過,導緻在競争中逐漸落了下風。
再次,企業的慣性思維,是個挑戰
除了新特點的适應、斷舍離之外,思維的慣性、保守性,也是一個人性的困境、組織的困境。
特别是成功企業而言,它們過去太成功慣性思維,也往往是影響它們在下一個時代困境原因。
它們在上一個時代的成功,會讓他們對自己的思維,非常自信、甚至過度自信,或者說是被過去的經曆、思維框住。
而當下一個時代來臨,下一個時代變化時,他們缺乏對新時代變化的驅動力。這種思維的慣性、保守型,也成了他們思維能否對接新時代的阻礙,思維不能與時俱進,往往帶來規劃、策略、戰略、戰術的落伍,最終導緻落敗。
04
隻有有少數特例,能夠超越時代的
都是充滿危機意識、自我革新精神
在這些企業中,能夠穿越多個時代的,總是少數。
能夠成功穿越的,往往都充滿危機意識、且具有堅定的自我革新精神。
例如:國内在多個時代成功的通信領軍企業華為,它就是具備這樣特點的一個企業。
1、充滿危機意識、學會與時俱進
華為是國内少有的、充滿危機意識的企業,面對成功,華為總是充滿着敬畏和危機感。
例如,華為内部的藍軍研究柯達為什麼落敗、諾基亞為什麼落敗這些問題,給華為以警示。
2012年,華為的國際咨詢會議上,華為一位英國顧問期望任正非展望一下華為今後10年與20年的遠景,任正非脫口而出:“20年以後的華為,我可以告訴你,兩個字:‘墳墓’。”在場有30多位華為的全球顧問,以及華為的管理高層。任正非的回答讓在座的華為全球顧問們大吃一驚,同時也明白了華為這家中國企業為什麼卓越的奧秘。
2、大膽自我革新、斷舍離
同時,除了危機意識外,還要在實踐中敢于斷舍離,否則轉型、升級很難成功。
例如,在華為手機轉型突圍的初期,餘承東帶領華為手機從運營商的貼牌機轉向“精品戰略”,走向品牌化,在歐洲合作的運營商一度從15家降到了1家,華為内部也引發了巨大的争議,畢竟合作夥伴的減少意味着業績的減少,要經受很大的壓力。但是,任正非的力挺,最終讓餘承東扛了過來,完成了轉型。否則,華為手機的後面可能會是另一種情況。
但是,即使這樣,這麼多巨大的成功,任正非沒有覺得可以一勞永逸的放松,仍然清醒的表示:“死亡是會到來的,這是曆史規律,我們的責任是應不斷延長我們的生命。”
企業的生命周期總是難免的,或長或短,企業要做的,就是通過危機意識、革新延長企業的生命,延展企業的競争力,唯有此,才能穿越更多時代。否則,就很容易成為流星。
05
切記
時代變化殘酷,市場殘酷!
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變化,而且如今的時代,随着科技、創新等的發展,時代發展、演變的速度超出了想象。
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十年一劇變。
例如:在零售行業,最近的30年,3次大變化
2000年左右是線下争奪零售霸主時代;
2010年左右是線上争奪零售霸主時代;
2020年左右,是移動互聯網争奪零售霸主的時代。
又如:在通信行業,每隔十年就是一次大變化
1990—2000年是BP機的時代;
2000—2010年是功能機的時代;
2010—2020年是智能機的時代;
…………
對于所有企業、人而言,都要切記:市場殘酷,時代變化殘酷!
所有企業、人,都會面臨時代變化所帶來的危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