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史上賢明的君主,中國人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堯舜禹,讀《史記》,我試圖總結出這三位聖賢之人的某些共同之處。
第一個共同之處,在于他們都是品質很高的人,且都很聰明,并且這種聰明的特質,一般在較小的時候,就會被人們發現。
先說堯,堯的仁德如青天,智慧就像神明般廣大。在個性方面,跟他在一起的人,總能感覺到溫暖嗎,富而不驕,貴而不自我放縱。如果說一個人的智慧,是天生的,那麼個性上的修為,不放縱等,要靠後天的自我約束。堯在這些方面都做的不錯。
堯還很尊重有賢德的人,使百姓之間能相親相愛,在他統治下的百官,政績昭著,諸侯邦國和睦相處。
能夠看出來,品性是第一位的,另外,堯的領導能力,管理能力,教化能力也都非常強,他也善于以身作則,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
而舜是經過别人的推薦,進入堯的視野的,堯對舜進行了長期的考察,他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舜,既讓女兒觀察舜的為人,也通過女兒的變化,來間接觀察舜對身邊人的影響。結果舜在倫理道德,各種事務處理方面都表現的很好,做事小心謹慎,得到了堯和民衆的認可。
接下來的禹,也是一個品性很好的人,他和舜一樣,在上一個君主想要傳位給他們時,都謙恭地表示無法勝任,即便接受了帝位,也是先讓前一君主的兒子來擔此重任,但民衆還是聚攏在他們身邊,隻聽他們的号令,前君主的兒子反倒無人問津,于是舜和禹,不得不接受帝位。
第二個共同之處,他們都很勤政。堯在位70多年,勤勤懇懇,一緻緻力于為民衆做實事,舜巡視全國各地,東南西北方,都走遍了,舜還向諸侯國陳述自己的治國理念,對其進行業績考察。
舜在繼位之前,身份很普通,做過很多事情,耕過田,打過魚,制過陶,做過器,跑過買賣,他去哪個地方幹活,那裡的人就變得互相謙讓,沒有争吵,這都是受了舜的道德和為人處世的影響,可見舜這個人,勤力而律己,并有很強的人格魅力和領袖氣質。而豐富的生活經曆和勤勉的個人性格,也形成了日後勤政的統治風格。
我試圖在《史記 五帝本紀》中尋找大禹治水的史實,原來他被放在了下一個章節裡,即《史記 夏本紀》裡。
第三個共同之處,是他們都重視天文曆法、農業和養殖業的發展。堯根據星辰與日月的位置變化等,制定曆法,傳授民衆如何根據時令從事生産,那時的人們,已經發現了春分、秋分白天黑夜一樣長,夏至白天最長,冬至白晝最短等,并據此安排農業生産和收獲等,各種事情都興辦起來。
舜的時候,通過對北鬥星的觀察,考察日月和五星的運行情況,祭告天帝,祭祀名山大川和各路神袛。舜把天下劃分為十二州,規定刑罰要适度,不可過重。
這些聖君們都比較重視五種倫理道德的建設,做父親的要有道義,做母親的要慈愛,做兄長的要友善,做弟弟的要恭謹,做兒子的要孝順,如此,則家庭可以和睦,鄰裡之間和諧相處,真誠相待,整個社會也就和諧了,穩定了,民衆也就安居樂業了。
中國人一以貫之的明君的概念,基本上是沒有變化的,品質上要純良律己,能力上要有為有識,治理國家要勤政愛民,幾千年來一直如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