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玩網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邢志雨,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前些日子,幾位電競從業者在同濟大學上了一堂“公開課”。其實電競選手充當心靈導師,大談人生奮鬥漫漫路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酒神伍聲就曾經在《一席》有過一次主題為“對不起,我要赢”的演講。
03年,體育總局承認電競為我國開展的第99個運動項目,08年,我國現有的體育項目經過重新整合合并,電競成了我國第78項體育項目。可是在很多85前的世界觀中,打遊戲依然是代表着不務正業。要是他們知道,自己的兒子的偶像早就從拍着球,跳着舞,耍着筆杆子的變成了整天對着電腦敲鍵盤砸鼠标的,會有何感想,從小灌輸的“那個誰誰,一天就知道打遊戲,你不要和他玩”的思想,竟然比不上一場所謂的電競比賽,更可怕的是已經不是朋友那麼簡單了,在他們兒子的心中,這些人已經成為神一樣的人物。
作為一個抓住95尾巴的僞95後,我最早認識的電競選手應該是李曉峰,雖然那個時候sky早就過了WCG魔獸争霸3項目兩連冠的輝煌時期。不過當我知道遊戲玩得牛逼也是可以拿世界冠軍的時候,我真的很想把之前上學的課本全都甩到我爸臉上,“給我買台電腦,我要當世界冠軍”。雖然很早就知道李曉峰這号人物,但是也沒有産生什麼崇拜的心理,因為那個時候war3已經在走下坡路了。再次知道的時候是他出了一本自傳《當李曉峰成為sky》,說實話,作為一本書,确實不夠優秀。不過看到裡面的故事,我還是慶幸沒有對我爸說那句話。
相比起現在的電競選手,sky應該算是漢武大帝,喬丹,周傑倫一樣的人物,但是李曉峰的名聲卻遠遠不如前者。甚至一些人天天打遊戲都不知道李曉峰是哪一路人,你們打遊戲的竟然不認識李曉峰?sky總該知道嗎?“那個我知道!天空!”sky的地位随着war3的漸漸退出電競一落千丈。按照sky的成就,其實他現在獲得的遠遠比不上。相比較,連一個s系列冠軍都沒拿過的英雄聯盟戰隊,sky一己之力的兩個冠軍是他們永遠無法企及的高度。雖然很多人都信仰英雄造時勢,實際上是時勢造英雄。
sky是英雄,隻不過生錯了年代,如果是在現在,他的名聲絕對不遜于faker、若風之流。可是sky沒有撐到這個時勢,可能算撐到了,但是不是屬于他的時勢。後來一款叫做英雄聯盟的遊戲逐漸替代了war3、dota的位置,仿佛就是在一夜之間,曾經網吧裡war3,澄海,cf,百家争鳴的格局被打破,成了英雄聯盟一家獨大。
也就是英雄聯盟這款遊戲,電子競技在中國達到了從未有過的地位。不同于dota,英雄聯盟上手容易,操作簡單,這兩點讓英雄聯盟很容易就俘獲了衆多玩家的心。也很容易的讓電競走向商業化,雖然英雄聯盟不是最好的遊戲,但是是最适合當下生活節奏的遊戲(包括後來的爐石),各種聯賽也如火如荼的發展起來。冠名商,比賽隊服,選手被包裝得像明星一樣,赢一場比賽就能上天,拿一個冠軍就能成神。當我看到遊戲打得好的人竟然那麼多粉絲的時候,我更多是奇怪,那不就是小時候街機廳裡一命通關,一個币玩一下午的那種人嗎?有什麼好崇拜的。每當我提出這個質疑,很多人都會一缸口水向我臉上倒過來,“人家月入百萬你行嗎”,“就知道bb,你行你上啊”,“你知道什麼叫夢想嗎?盧瑟”。
我從來不知道原來夢想還有這麼一個作用,還可以輕易地彌補比賽中所有的失誤,生活中所有的過錯,原來當找不出理由的時候,最終的大招竟然是夢想。其實有時候,我對有些電競選手也會有一些羨慕,原因很簡單,他們做到了我小時候最想做的事情,打打遊戲就能賺錢。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不勞而獲。看似把夢想推到一個制高點,實際上隻是貶低了夢想。
這是一個夢想被過度膨脹的年代,人人都有詩和遠方。不過我不知道電競選手的夢想到底是什麼?為了冠軍,一邊嘲笑别人三姓家奴然後積極尋找下家?賺夠錢和名聲然後直播開店賣肉松餅?在職業生涯巅峰退役隻是不想承受失敗的壓力?那這些夢想也是不很高貴啊,當我看到一個還沒成年的小孩子竟然成為那麼多人的人生導向,一群二十幾歲的人叫一個十八歲的“哥”。無論什麼都是對的,即使在舞台上爆粗口,在床上吃鴨脖,這些行為和你們說的那些哈韓的腦殘粉又有什麼區别。
其實電競選手和歌手一樣,都是老天爺賞飯吃,歌手靠的是一吼好嗓子,電競選手靠的是天賦。很多人信奉九十九的汗水加一的靈感的人生信條,卻殊不知人人都有九十九的可能,隻差那一絲天賦。
英雄聯盟應該還會火很久,這股電競熱也很難消散,還是有很多人把那些人當成偶像。現在的電競符合社會快節奏的生活,不會像以前的dota,幾個小時的比賽都屬正常。我不是在抨擊這種現象,隻不過要搞清楚,我們追求的到底是電競還是年少時一直追求的奢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