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河源市東源縣在柳城鎮下壩村智慧無人農場示範點召開全縣2021年春季農業生産暨水稻全程機械化育插秧演示現場會,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廣東省委、河源市委工作要求,壓緊壓實糧食安全責任,大力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快推進全縣春耕生産。現場成千上萬畝水稻秧苗正在或即将通過全程無人作業播種下田,後續水稻的耕、種、管、收,将大都依靠智能機械,通過無人作業來完成。
在活動現場,在沒有技術人員操作的情況下,無人駕駛水直播機、無人機直播、無人駕駛旱直播機在水田旱地裡有序播種,直線播種、自動掉頭、連續播種,作業相當優雅自如。
據悉,萬畝智能化糧食生産示範基地項目實施方系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廣東融和生态農業集團公司,據該公司董事長歐小魯介紹,基地總體規劃為1萬畝,分兩期建設,一期為2000畝,采用無人農場技術生産水稻,相比傳統水稻生産,可節約成本增加效益10%以上。
目前,項目一期已完成土地流轉、育秧、旋耕,插秧、旱播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基地引進種苗産出的綠色絲苗香米,香氣比普通絲苗米增加20%以上,産出的富硒富鋅鐵絲苗香米具有修複細胞、提高人體免疫力、保護心腦血管等多種功效。
華南農業大學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袁文才在現場介紹,糧食産業是我國最重要的基礎産業,為在更高質量上保障“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促進水稻産業向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标準化、品牌化發展,華南農業大學和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與東源縣聯袂共建“東源現代絲苗香米智慧産業園”(即東源縣柳城鎮萬畝智能化糧食生産示範基地)。
他表示,華南農業大學和嶺南現代農業實驗室将持續輸出技術,助力東源現代絲苗香米智慧産業園不斷升級,努力實現香氣增加20%以上,打造頗具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優質絲苗香米高端品牌,在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米袋子”品質的同時,幫助東源稻農豐産增收,讓他們在家種糧也能過上好日子。
根據現場專家介紹,無人農場是指在工人不進入農場的情況下,采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機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對農場設施、裝備、機械等遠程控制、全程自動控制或機器人自主控制,完成所有農場生産作業的耕作模式。
其主要特點是機械覆蓋耕種管收所有環節、機庫田間轉移作業全自動、自動避障、異況停車、作物生産過程實時全監控、智能決策精準作業全無人。無人駕駛水直播機每天可種稻100畝,無人機直播每天可種稻200畝—300畝,無人駕駛旱直播機每天可種稻120畝。
無人駕駛旱直播機可在備耕完成的土地上直接播種,該播種辦法較其他播種方式可實現節水30%。直播機播種後會在種子表面覆上一層薄土,以免稻種被鳥兒啄食。
東源縣主要領導在活動現場表示,東源是粵北山區水稻種植大縣,引進無人農場和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等新科技手段,推動農業生産方式變革,是破解東源農業發展瓶頸的重要途徑。
無人農場契合東源發展實際,大益于東源智能決策、精準作業、大幅降低農業勞動力投入、提高生産效益、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東源縣要以實施萬畝智能化糧食生産示範基地項目為契機,示範推廣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形成可複制推廣、節本高效的水稻生産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輻射帶動全縣水稻全程機械化水平快速提高。
他強調,東源縣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奪取今年糧食豐收的重要意義,堅決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糧食生産的工作部署,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産,堅決完成國家和省、市下達的糧食生産任務,确保全年糧食總産量達3億斤以上,以夏糧首戰告捷和全年糧食增産增收的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曾煥陽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曾煥陽
通訊員:藍天明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楊洪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