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五分鐘,生活不糾結》
孩子午休回來跟我說:
哎呀,我渾身腦袋疼
我回答說:你到底哪兒疼?
他嬉皮笑臉地說:頭疼
我問:咋了?感冒了?
他說,應該沒有,可能是
今天上午考試兩個小時考的
我說,那你吃完飯别看電腦了
趕緊閉目養神一會兒
他接着說:其實我身體也疼
我說:這又是怎麼了?
“可能是昨天上體育課上的”
我說,你看,不經常鍛煉不行吧
你這還是經常練空手道的人呢
你們同學也都渾身酸痛嗎?
其實疼痛的背後是這個原因
他馬上搖頭晃腦地否定說:
他們怎麼可能會疼痛呢?
他們懶懶散散地做做樣子
隻有我在那裡認真對待每一項
我渾身疼痛是因為我十分投入
這句話讓我很受觸動
不僅僅是因為欣慰他的認真
更是被他不經意間
說出的這句很有哲理的話
很有力道地觸動了一下
繼而引發了我的聯想
生活中的疼痛是不是源于太投入?
有人說,人來到世間就是受苦的
受完了應該自己吃到的苦
就去跳入另外一個循環!
面對那一個個的苦楚
又有誰能不是傷痕累累
甚至程度不同地隐隐作痛呢?
那這個痛是不是也因為“太投入”?
我突然在腦海中跳出一幅畫面
被蚊子叮了一個大包之後
使勁按壓擠破帶來的痛感
反而讓自己解癢癢,很有快感
那可不可以理解為:
生活中的“太投入”證明你活得認真
而認真帶來的痛感
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快感
如果不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我可以反着說一遍:
疼痛,總比不疼不癢好吧?
雖然很疼,但是還要繼續“投入”
我隔了一會兒繼續問孩子
那你是否會因此少投入一些呢?
他說,當然不會了,因為樂趣更多
我點點頭,表示肯定
是啊,沒有哪個孩子
因為可能會崴腳而不去踢球
更沒有哪個孩子
因為可能考試失敗而不去上學
進一步思考擴展開來:
沒有誰因為人生艱難而
一懂事之後就離開人世
或者天天叫喊:既然都會死
幹嘛還要活的話
因為孩子的目的是要享受運動
而痛是認真對待的證明
是一種必然的捎帶品
因為我們是要享受生命的過程
而痛是一種清醒劑
告訴我們有狀況需要改變
我們不會因此放棄投入
反而應該欣然接受
如果疼得受不了的時候
就實在提醒我們
下次注意保護好自己
或者調整投入的方式!
因知識産權的原因
特聲明:本文圖片均來自加拿大
海台網、魁北客傳媒等媒體
及中國百度圖片等多家媒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