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小古文教學研讨?小學階段所指的小古文,就是篇幅較短,便于理解的文言文,蘊含着豐富的文化底蘊,凝聚了中華民族最寶貴的人文精髓學習小古文,是對中華文化最直接的傳承在小學階段,小古文應該運用怎樣的策略進行教學,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呢?對此,筆者進行了如下的嘗試和探索,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小學語文小古文教學研讨?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小學階段所指的小古文,就是篇幅較短,便于理解的文言文,蘊含着豐富的文化底蘊,凝聚了中華民族最寶貴的人文精髓。學習小古文,是對中華文化最直接的傳承。在小學階段,小古文應該運用怎樣的策略進行教學,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呢?對此,筆者進行了如下的嘗試和探索。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小古文大都具有音韻美和節奏美,以及特有的氣勢和神韻,所以讀是學習小古文的一把金鑰匙。讀是悟的基礎,也是培養語感的重要方法。小古文教學應以讀為主線,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方法的朗讀訓練,引導學生讀正确、讀通順、讀流利,直到讀出古文的味道。其讀的策略大緻可分為以下流程:
讀準字音。古文教學也倡導學生朗讀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學生隻有把音讀正,才能正确地理解古文的意思。比如教學《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時,“多子折枝”的“折”有三個讀音,可讓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折”是彎曲的意思,據意定音。隻有讀“折”(zhé)才符合上下文的意思。
讀準節奏。給古文進行正确的斷句是讀好、讀懂文言文的關鍵。而小學生剛剛接觸小古文,斷句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教學中,教師應通過示範讀和标注停頓符号的方式教學生每一句的斷句。小學高年級也可以嘗試讓學生自己試着練習斷句。
讀出韻味。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從糾正句讀到有節奏,最後抑揚頓挫地表達感情,讀出韻味,學生可以搖頭晃腦、拉着腔調、大聲有感情地誦讀。這不僅是語言積累的過程,也是一次審美過程。
方法指導,适當提升
新課标明确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凡是老師可以放手的地方,盡量放手讓學生去自主閱讀、自主參與、自主體驗、自主理解,不讓教師的分析、串講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葉聖陶先生也說:“語文老師不是隻給學生講書的。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文注釋,借助課文插圖,聯系上下文,擴詞組詞等方法理解小古文内容。
另外,小古文中的部分字義與現代文有很大的差别,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教師需要在學生已有的認知上作适當提升。所以在小古文的教學中閱讀方法的指導不可少。如古文中的“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虛詞的用法”等,學生隻有了解了古代漢語的特點,才會主動親近小古文,拓寬閱讀面。
讀寫相輔,提高能力
古文言近旨遠、簡約凝練,許多細枝末節并未在文中一一說明,不過雖未提及也頗可玩味,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整合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内與課外拓展。可從文章留白處着手,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用現在的語言豐富原來的情節,進行故事新編,内容續寫。
教學中可創設不同的情境,挖掘教材空白之處,補白續白,強化語用訓練。如教學《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課,可設計想象畫面,寫一寫這個故事。(1)樣子寫詳細:樹上的李子怎麼樣?(2)對話寫具體:小孩怎麼問?王戎怎麼答?(3)理由寫清楚:王戎為什麼不摘李子?教學《書戴嵩畫牛》一文時,在教授“古語有雲:‘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一句時。補充“問”耕當問奴,織當問婢,那——看病當問?捕魚當問?教書當問?用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古文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思維能力。
借文表演,彰顯趣味
小古文中人物形象很鮮明,很适合學生進行模仿和表演。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走近文本中的人物,讨論揣摩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試着說一說、演一演,激發興趣,領會主旨。引導學生借助補白和想象來理解古文的内容,如果僅停留在語言文字表面,學生便索然無味,更無從談及深度學習。小古文以故事性的文章居多,《司馬光》《王戎不取道旁李》《守株待兔》《書戴嵩畫牛》等很适合學生模仿和表演,學生在學習課文後,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編寫劇本,穿插表演,加深對課文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學《王戎不取道旁李》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呼朋引伴和“王戎”一道遊玩表演,既理解了課文内容,也感悟了人物的形象,激發了學習興趣,效果極好。
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課外閱讀一些短小精悍的小古文成語故事、寓言故事、神話傳說等,并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想象,把它們改編成生動有趣的劇本,演一演,評一評,體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從而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小古文的精妙之處。
以文帶文,拓展延伸
在小古文教學的基礎上以文帶文,開展群文閱讀,擴大小古文閱讀面,能夠使學生增加閱讀量,積累更豐富的語言材料。教學不能讓學生停留在淺層次的認識理解上,更重要的是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使學生習得更深層次的思想教育。讓學生在對課内小古文的認知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和類比遷移,進行比較閱讀、同類閱讀等,進而做到舉一反三。學習課文《王戎不取道旁李》後引導學生閱讀《王戎觀虎》;學習《楊氏之子》後推薦學生閱讀《世說新語》中的其他小故事;學習《兩小兒辯日》後推薦學生閱讀有名的辯論《魚樂之辯》等。讓學生閱讀大量的課外古文,是實現學生從“能學古文”到“會學古文”的轉變,提升學生學習小古文的核心能力。
總之,開展小古文有效教學的方法還有很多,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内容和學生實際,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選取精當的教學策略,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或創設情境、引人入勝,或設置懸念、促人探索,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其樂學、會學,從而提高小古文教學的實效性。
(作者:曹雪柏,單位:陝西省寶雞市隴縣西大街小學)(《中國民族教育》2022年第6期)
作者:曹雪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