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湖北省省會武漢市别稱江城,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交通非常發達。武漢曆史文化悠久,是我國重要的科教文化基地。武漢市高等教育資源豐富,高等院校衆多,名校林立。在這其中,百年名校武漢大學可謂是其中的佼佼者。
武漢大學校園一景
武漢大學實力雄厚,整體排名位列全國十強。學校先後入選首批985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整體發展态勢非常不錯。2018年1月,科技部發布了《2017年信息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令人意外的是,武漢大學軟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由于未通過評估,成為唯一被摘牌的國重實驗室。那麼,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導緻武漢大學引以為傲的國重實驗室居然被摘牌?我們來一探究竟:
軟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得以創建,創始人何克清教授厥功至偉。
提起武漢大學軟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實驗室的創始人,著名的計算機軟件工程專家,我國軟件工程學科的奠基人之一何克清教授。軟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得以最終立項,作為實驗室創始人的何克清教授可謂是居功至偉。
何克清教授(左四)團隊
何克清,1947年出生。1970年,他畢業于武漢大學數學系并留校任教。1979年,他成為改革開放後國家首批公派留學生,赴日本留學進修。在日本進修期間,他對新興學科軟件工程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并進入日立公司軟件工廠潛心學習。1982年歸國之後,何克清在國内開設了軟件工程學科,并出版了我國第一部《計算機軟件工程學》專著,成為我國軟件工程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從上世紀80年代初,何克清教授就從事軟件工程的研究工作。他專注于結構化程序方法與技術标準及其軟件工具的研究工作,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一等獎。正是在這樣的研究基礎上,1983年何克清教授牽頭申請的武漢大學軟件工程研究所正式獲批,并由他出任所長。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教育部批準的我國第一個軟件工程研究所。
武漢大學校園一景
何克清教授牽頭軟件工程國重實驗室,科研成果豐碩成為武大的驕傲。
1984年,國家計委決定設立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軟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也被列入建設名單。經過綜合考量,在該領域研究基礎較好的武漢大學被委以重任,并決定由何克清教授牽頭籌建軟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何教授的帶領下,1985年實驗室的建設方案通過論證獲批建設,并由他出任實驗室主任。1989年實驗室順利通過驗收,并向國内外開放。
軟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成立後,在國内較早開展了“面向對象”軟件工程的前沿研究。實驗室先後主持承擔完成了三輪國家863項目,開發了面向對象的軟件開發環境黃鶴一号等,出版了相關學術專著,得到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1995年,在擔任實驗室主任十年之後,何克清教授再次東渡扶桑進行深造。在五年之後,何克清教授再次回到實驗室擔任學術帶頭人。
2001年起,何克清教授将研究方向轉向“互聯網上的軟件工程”,并圍繞這一方向開展了全方位研究。在此期間,他主持了國家多項科技攻關項目,并連續在2006年、2007年獲得兩個國家973項目資助。2007年,何克清教授以本體元建模方法為基礎,發明的軟件互操作性管理與服務的核心技術,實現了中國人軟件原創技術成為ISO标準零的突破。2009年,該成果也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時之間,軟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為武漢大學的驕傲。
武漢大學校園一景
輝煌謝幕!軟件工程國重實驗室為何淪落至被摘牌?
2018年1月,武漢大學軟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因為未通過評估成為當年唯一被摘牌的實驗室。那麼,在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導緻一度引以為傲的實驗室居然淪落至被摘牌的境地?
武漢大學校園一景
第一:科研成果不足。軟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創建初期,科研成果頻出,有多項科研成果在國内外取得了不俗的反響。不過進入2010年以來,實驗室科研成果乏善可陳,沒有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科研成果。在2009年何克清教授牽頭獲得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之後,此後再沒有獲得有分量的國家級獎項。雖然在此期間,何克清教授和何炎祥教授曾經申報過國家獎,但是最終都被淘汰出局。
第二:高端師資匮乏。軟件工程國重實驗室自成立以來,在高端師資一直沒有大的突破。實驗室創始人何克清教授曾經多次參選兩院院士,但是最終都遺憾落選。除此之外,多年來實驗室甚至沒有自主培養的教授獲得傑青等國家級人才項目,高端師資人才引進工作也毫無亮點。在諸多不利因素之下,軟件工程國重實驗室發展不佳也就在所難免,因此導緻被摘牌
武漢大學校園一景
結語
軟件工程國重實驗室作為武漢大學重要的科研機構,一直以來是武漢大學的驕傲。近年來,在武漢大學整體發展良好的背景下,實驗室卻發展不佳遺憾被摘牌。對于武漢大學而言,國重實驗室的摘牌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對此,你怎麼看?祝願武漢大學計算機學科知恥後勇,重現輝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