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泥石流的定義
泥石流是山區特有的一種自然地質現象。它是指山區溝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庫塘潰壩等水源激發,形成的一種挾帶大量泥砂、石塊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是高濃度的固體和液體的混合顆粒。俗稱“走蛟”、“出龍”、“蛟龍”等。它的運動過程介于山崩、滑坡和洪水之間,是各種自然因素(地質、地貌、水文、氣象等)或人為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二、泥石流的分類
按流域的溝谷地貌形态,泥石流可分為溝谷型泥石流和坡面型泥石流。
三、泥石流的地貌分區
泥石流地貌一般可以劃分為形成區、流通區和堆積區三部分。
形成區包括彙水動力區和固體物質補給區,形成區的地形特征,是對泥石流進行評價的重要标志。
泥石流溝谷的中下遊,是泥石流搬運通過的區段-流通區。流通區縱坡的陡、緩、曲、直和長、短,對泥石流的強度有很大的影響。
泥石流堆積區是泥石流固體物質(泥、砂、石)停積的場所,位于流域的下遊或山口之外坡度比較平緩之處,呈扇形、錐形或帶形。
四、泥石流的活動特點
(一)高速、突發性:受突發水流的影響,再加上溝谷地形陡,使泥石流有暴發突然,流動速度快,曆時短的特點。
(二)周期複活性:泥石流發生時間的間隔長短主要取決于是否有充足的水源和松散固體物質的補給速度。補給速度快,周期就短,甚至每年可暴發數十次。補給速度慢的周期就長,可數年、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才發生一次。
(三)鍊生性和群發性:滑坡、崩塌常成為泥石流的固體物源,但泥石流在流動過程中又強烈沖刷、侵蝕岸坡,觸發滑坡、崩塌産生,故常有滑坡、崩塌→泥石流→滑坡、崩塌的循環産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