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王穎)位于東四環外的大柳樹市場,每逢周二晚上至周三淩晨都有集市。日前記者在此探訪發現,這裡已是收藏愛好者與懷舊愛好者的樂園。
深夜的大柳樹市場人來人往。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停車場也成了市場的一部分。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午夜時分,城市進入了夢鄉,街上變得冷清之時,這裡竟然摩肩接踵。“徽章随便挑,五塊錢一個。”攤主抖開一塊破布,看上去髒兮兮的布料上金光閃閃,原來上面别着不下百個各色徽章。打着手電筒的小夥子耐心地一個個仔細端詳,兩隻手不夠用了,竟然用牙叼着手電筒。這裡面的徽章至少都有二三十歲了,“當年咱們流行這個。”攤主說。
這裡面的徽章涵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熊貓盼盼的亞運會徽章包含各個運動項目;各中學、大學的徽章形狀各異;“星火計劃”等在市場上大名鼎鼎的徽章不一而足。相比其他的古玩與文玩市場,這裡更多是生活中的“舊貨”。這些曾經伴随着生活的舊貨如今都已是“收藏品”,卻賣不到收藏品的價格,“這就是我最喜歡大柳樹的原因。”小夥子邊挑東西邊說。
一名顧客認真地挑選俄羅斯方塊遊戲機。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顧客挑選自己中意的老物件。
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很多年輕人将自己手工制作的各種藝術品拿來出售。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類似這樣的攤位,在周二夜晚10點後的大柳樹,能找到不下幾百個。市場裡并沒有亮堂的路燈,所有來逛市場的人都懂得規矩——自己帶手電筒。攤位前星星點點燈光下,撥盤電話、絨鳥工藝品、一身藍的建設服、玉化玻璃的茶具,逐漸從地攤上,“轉移”到人們的背包裡。
小夥子從攤位上找到一塊“工美”徽章,“北京市工藝美術公司,想當初,這裡面賣的從絹花到景泰藍,都是咱北京最有特色的傳統工藝品。可惜那個時候咱不懂‘非遺’,現在嘛,很多珍貴的工藝品都是天價了,工美的大樓也改成了百貨商場。”在小夥子眼裡,這一塊不過幾塊錢的小徽章裡,包含着這座城市的一段發展史。
老式的台式電扇也成了搶手貨。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要想在滿地的貨品中淘到心儀的寶貝還得具備一雙慧眼。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手電筒是逛大柳樹市場必不可少的物品。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我更喜歡收藏這些生活用品。”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中年先生說。他剛剛從附近的一個攤位上,買到了一套火柴盒,其中牛皮紙上面畫着長城的,“我家竈台上常年就是它。那個年代,煤氣罐配竈台,竈台還不能電子打火,家家戶戶離不開這火柴。”後來想起火柴的時候,他找了好久,發現北京火柴廠已經不再生産。直到這一天,他“找回了三十多年前生活記憶。”
這樣的收藏理念在這裡常見,來逛市場的人們往往在白天有着體面的工作,但在這裡,都去掉了個人身上的标簽,他們就是心心念念的“淘寶人”。
“那些名貴瓷器、花瓶,固然曆史悠久、凝聚文化,但它們離我們的生活有點兒遠,對我這樣的普通市民來說,那些東西更多意味着‘價格’。但這裡地攤上的舊貨,很多都是我們生活中用過的。”中年先生從旁邊的地攤上,花百元買了一件八成新的鐵皮小玩具,“當年幾毛錢的東西,現在翻了上百倍,是不是太貴?可是,我在這裡找到了小時候父親帶着我玩耍的景象,您說這算貴嗎?”
手風琴找到了新主人。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哥兒倆剛剛淘了一個明清時期的櫃子。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就連賣狗的小販也來湊熱鬧。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市場持續到天明時分才會結束。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影報道
編輯 張牽 校對 何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