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遊戲

 > 小學數學思維遊戲及答案

小學數學思維遊戲及答案

遊戲 更新时间:2024-08-26 08:21:43

【編者按】學習數學一定得擺出一副嚴肅、冥思苦想的面孔麼?怎樣讓孩子對數學感興趣呢?數學遊戲或許能獨辟蹊徑。席勒認為,人的教育根本就是審美遊戲教育,人的和諧全面發展的唯一途徑是審美遊戲,因為隻有在審美遊戲中,人的感性天性和理性天性才能真正得以統一。這種統一不是強加于人的外在需要,而是人性自身的訴求。由于感性沖動源于人的感性天性,形式沖動源于人的理性天性,因而感性沖動和形式沖動的結合是必然的,是完全符合人的天性的。這兩種沖動的内在結合就是遊戲沖動,遊戲沖動的對象就是廣義的美,人處于遊戲沖動中亦即處于一種自由的審美遊戲——一種能使人的感性天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現、發揮的創造性活動——之中,從而既擺脫了感性的奴役又不會受到理性的強制。

傳統的學科課程分類之所以至今仍未過時,關鍵在于它能促使人的理性和感性的和諧發展。各學科審美遊戲特征分類揭示了感性和理性之間的内在關系:語文和哲學是關于語言和解釋的遊戲,音樂和數學是關于符号和序列的遊戲,美術和曆史是關于時間和變化的遊戲,地理和物理是關于空間和運動的遊戲,生物和審美教育對兒童和諧成長非常重要。隻有經曆足夠多的良好審美體驗的兒童,身心才會更和諧,心态可能才會更平和,行事可能才會更優雅。因此,作為審美遊戲教育的數學遊戲,或許是幫助孩子敲開數學大門的試金石。

小學數學思維遊戲及答案(教育随筆數學實驗)1

一.什麼是遊戲

近代最為集中和有影響的研究則來自于荷蘭曆史學家約翰·赫伊津哈的《遊戲人》。他認為,所謂遊戲,是指一種自願的活動或者消遣,其在特定時空開展,遵循着“自由接受” 但是具有“約束力”的規則,遊戲具有自身目的性,伴有緊張而快樂的體驗,遊戲中的人一般都具有明确的有異于日常生活的自我意識。兒童遊戲研究者大都認可赫伊津哈所提出的如下遊戲特征:遊戲是自發自願的,但往往不是真實和日常的;遊戲是隔絕和有限制的;遊戲能夠創造秩序,且其本身就是秩序;遊戲經常具有私密性。

審美遊戲并非一般意義上的遊玩娛樂,而是人的感性與理性的和諧統一。這種和諧,席勒始終堅定地認為,審美遊戲是人擺脫自然的束縛和法則的專制(無論是日常生活、政治生活還是科學研究)的唯一途徑。惟有遊戲教育才能挽回這一切:在遊戲中滿足感性和理性的雙重沖動,在遊戲中體驗自由和創造的雙重快樂,在這裡對和錯不涉及到有關學習态度、智商等有損人的尊嚴的價值判斷。遊戲中一切都可以推倒重來,一切都可以在不斷的嘗試中獲得新生。

席勒關于人的教育在根本上也就是審美遊戲教育這一觀點曾得到黑格爾的高度贊賞。黑格爾認為席勒的審美遊戲教育“目的就是要把欲念、感覺、沖動和情緒修養成為本身就是理性的。

另外,遊戲也有其内在的精神作為支撐,遊戲精神是遊戲的形式和内容存在的母闆。所謂遊戲精神,是指人在遊戲中所持續體驗到的一種自娛娛人、自由與開放的狀态,它是一種生存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态度,它對人的福祉和自由特别關切:希望人能夠擺脫強制與壓抑,保有生命之活力;希望人能夠關注人生之終極。

二.中學課程的“遊戲力”

一般意義上,一方面,遊戲是非嚴肅性的,它隻是生活中的娛樂而已,總是無關大雅的。遊戲本身的非嚴肅性是相對于存在本身的;另一方面,遊戲精神強調規則意識、競争意識、公平意識、合作意識等,甚至遊戲中展現人性的真、善、美。當遊戲者的行為有悖于遊戲精神時,他将被請“出局”。所以,遊戲對兒童成長而言,強調的是兒童存在的嚴肅性。中學課程所涵蓋的各學科本身就是一個符号化的體系:無論是文字的詩意表達,還是數字模型建構,都是關于符号的遊戲,差異在于不同學科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意義不同,還有符号化程度不同所産生的差異。但就符号化程度而言,音樂和數學顯然處于最高層次。二者的純符号文本構成,即純粹的音樂符号和數學符号元素特征決定了這一點:将音樂符号思維中的感性形式遷移到數學思維之中,或者将數學思維引入到音樂創作中。如希臘作曲家克賽納基斯創立的“算法音樂”即以數學方法代替音樂思維,創作過程也就是數學符号演算過程,作品名稱也類乎數學公式。他1962年2月8日推算出來的需要10件樂器進行演奏的作品《S+/10—1∙080262》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審美遊戲教育在本質上是人的感性和理性的和諧統一,因而進入審美遊戲教育也就是進入感性和理性的結合地帶,使人性的豐富性和完整性充分和諧地顯現出來。這意味着審美遊戲是用人的全部身心去進行,而不是傳統課堂那樣隻是要求學生“用心聽講”。

三.好的遊戲教育的動力和特點

有學者把兒童在學校裡所參與的遊戲分為身體遊戲、智力遊戲和社會性遊戲。身體遊戲練習大、小肌肉或與心理相關,智力遊戲則與邏輯思維和兒童的創造性相關;社會性遊戲與兒童的同情心、自信心、溝通能力甚至情感治療相關。

兒童遊戲的意義生産與教化影響是我們更需要深入探讨的。所謂“意義生産”,簡單地說,其實就是“人參與什麼活動後得到什麼感想”。譬如,兒童參與了某種遊戲活動後,得到什麼感想,這就是一種意義生産。所以,綜合來看,兒童遊戲的意義生産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遊戲活動本身;另一個是兒童的先行生活經驗,隻有恰當的遊戲活動,以及正面的先行生活經驗才可能帶來合理的遊戲意義生産,遊戲也才能起到正面的教化作用。正如赫拉克利特在其《殘篇第五十二》中所揭示的那樣:遊戲的兒童和世界的生成是同一件事情,世界原本一無所有,一切因遊戲而生并始終處于遊戲之中。

四.遊戲内容

遊戲内容對兒童成長是否适宜,可以從三個角度來分别考察,即真、善和美。所謂真,是一種科學和理性上的限定,如一些智力遊戲涉及了培養兒童探索真理的意識;所謂善,是一種倫理上的合理性。倫理是一種人際關系的處理規範,更廣義地說,倫理又涉及人與自然、人與自身、人與他人關系的适切性。所以善的遊戲,是一種在内容表達上符合适當的人與他人、人與自然,以及人與其自身關系的娛樂活動。在遊戲的求善維度,日常生活中教育者及家長較多關注的是,遊戲的表達要符合有道德的人與他人之間的關系,對人與自然、人與其自身關系這兩個維度則關注較少。所謂美,是指遊戲的内容需要符合審美的需要。譬如,在遊戲中展現的内容需要是美的心靈、美的自然、美的社會。

遊戲對兒童成長的影響的另外一個需要重視的維度是“内容位”,也就是兒童玩遊戲,遊戲的内容到底是指涉什麼。相對遊戲的 “形式位”,遊戲的“内容位”更多地被教育工作者、父母以及社會關注。事實上,任何一門知識的傳遞都是對這一知識重新發現、重新構造、重新複制的過程。這一過程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因而是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其人性不斷完善的過程。人的成長過程與世界的構成統一于遊戲之中。

五.給教師&家長的貼心建議

知識教學的遊戲特征,乃是“在創造中自由感受,在感受中自由創造”,因此,将幼兒和小學階段的知識教學與遊戲結合起來,認為遊戲本來就是兒童的天性,且幼兒和小學階段也不存在嚴格意義的知識學習,不妨采用一種“快樂學習”方式——數學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收獲多多。

第一,鼓勵孩子參加數學益智遊戲

數學遊戲能讓孩子在遊戲中獲得數學經驗,讓孩子動手做,使數學回歸到本原、回歸到看的見的遊戲中。比較喜聞樂見的數學遊戲有七巧闆、華容道、二十四點等。使得數學成為一項受孩子歡迎的活動、經驗,發揚數學的文化功能。比如二十四點,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功能性,能開發孩子數感能力、對數字運算的敏銳度,寓遊戲性和開放性于一體,具有很強的開發數學思維的功能性作用,無疑對孩子具有益智作用。

第二,通過遊戲建立親子聯結

遊戲通常能夠在大人與孩子之間不知不覺地相互傳遞一些深層的意義。旁人通常覺察不到。好的遊戲的特征:靈活性、富有創意和想象、趣味性、包容性和團隊性、可操作、能适應不同情況。有些孩子不用教就知道如何遊戲,而另一些孩子則需要專門指導遊戲規則、技巧和運動精神。

當我們與孩子的聯結斷裂時,遊戲是幫我們重建深層聯結的最好橋梁。家長如果能與孩子通過遊戲建立聯結,随時準備為孩子獻出永不枯竭的愛、鼓勵與激情。那麼,孩子可能就放松下來,心理、身體都得到放松。

第三,關注遊戲中的“内容位”

“内容位”既然是指遊戲中知識重新發現、重新構造、重新複制的過程,這一過程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那麼,就要關注遊戲内涵、過程,如何讓孩子收獲更多,最重要的是對遊戲過程的精心設計,激勵孩子全身心投入,讓孩子在過程中獲得良好體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遊戲资讯推荐

热门遊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