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架系統對于一輛汽車的操控性和舒适性有着巨大的影響。從結構上分類,可以簡單分為獨立懸架和非獨立懸架2種
非獨立懸架就是左右兩側通過一個整體的車架相連,雖然強度更高,但是在遇到坑窪路面時,舒适性不好,因為隻要有一個車輪出現颠簸,整個車子就會跟着一起上蹿下跳
而獨立懸挂的左右兩側車輪相互獨立,這樣就可以在遇到颠簸時,減少車身的整體沖擊,舒适性大大提升
由于前輪需要負責轉向,不适合安裝非獨立懸架,所以最常見的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都會被用來當做後懸架使用
當然也有例外,如果是硬派越野車型上的整體橋式非承載式車身,前輪也會采用橋式非獨立懸架,這種特殊結構的懸架不在今天的讨論範圍
非獨立懸架結構簡單、成本低,還不容易壞,所以在以前的中低端車型上非常常見,後來随着大家對于汽車舒适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廠家慢慢都換成了獨立懸架
目前還在用扭力梁的車型并不多,但是也不少,比如奔馳A級、豐田緻炫、本田飛度、别克凱越、大衆桑塔納等等,大部分都是廠家的一些入門車型,說白了就是為了拉低售價,照顧消費者的錢包
其中“頭比較硬”的就是法系車,标緻和雪鐵龍旗下絕大部分車型的後懸架,都是非獨立懸架,但是法系車最出名的就是底盤調校,雖然用的是非獨立懸架,開起來甚至比獨立懸架還要優秀
但是很多買車的人一看是扭力梁,立馬調頭就走,可能也是法系車日漸衰落的一個原因吧
接下來再說說獨立懸架,一般汽車懸架主要包含3大部分:彈性部件、減振器和導向機構
前兩個很好理解,主要就是為了緩沖減震。而導向機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連杆結構,主要用來把車輪和懸架有效地連接起來
可以簡單地把這個連杆結構想象成人的手臂,手臂越多就抓得越穩,抓的角度越精準,就越能使上力氣
連杆結構的不同,也導緻出現了很多獨立懸架的種類。比如說導向機構中隻有1根連杆,就是麥弗遜,有2根就是雙叉臂,有3根及以上,就是多連杆
小巧的麥弗遜麥弗遜獨立懸架,由于隻有一根連杆,所以既是減震器,又是導向機構,壓力非常的大
雖然成本最低,但是導向性也是最差的,反應到實際的駕駛中,就是舒适性和操控性一般
但是麥弗遜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空間占用小,非常容易放進前機艙,不會擠占太多發動機、變速箱的空間,所以很多車型都會将麥弗遜作為前懸架
雙叉臂懸架就是在麥弗遜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V型連杆,幫助懸架系統更好抓住車輪
這樣減震器就可以專心用來減震,而且還可以橫向布置,這樣能夠大大降低車身重心,雙叉臂的橫向剛性更強,可以提供更好的側向支撐,提升操控和極限過彎的能力,所以非常适合放在一些跑車上
比如說法拉利、蘭博基尼這些跑車,前懸架用的就是雙叉臂,最大的缺點當然就是貴
舒适的雙叉臂最後就是多連杆懸架,一般比較常見的4連杆和5連杆
前面也說了,手臂越多,就意味着抓得越穩,所以多連杆是所有懸架中結構最複雜,舒适度最好的一個,當然廠家的調校也至關重要
由于多連杆交叉複雜的結構,也會影響車輛的底盤風阻,所以一般用在中高端的家用車型上,追求極限的跑車還是會選擇雙叉臂
随着技術的日益進步和産業化的完善,現在很多車型的懸架系統都是“前麥弗遜後多連杆”
但是它們的乘駕體驗卻有着很大不同,最大的原因就是調校不同
有的廠家注重舒适,所以懸架調校得比較敏感,能夠過濾掉細小的震動,所以高速開起來感覺有些發飄。有的廠家注重操控,所以懸架調校偏向運動,開起來就比較“整”
也可以說,懸架本身并無好壞之分,調校才是真正的硬實力
法系車之所以敢用扭力梁,就是對自己調校水平有着絕對的自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