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作為一種具備直觀表達性特點的藝術形式,通過描繪各種動人心弦的故事,給予觀者特殊的精神關懷。
其中,有關鏡像哲學電影的人文關懷大多體現在人類自我追尋的過程中,《情書》亦是如此。
在溫暖悲情的情感基調下,《情書》撰寫了現實個體自我追尋與救贖的寓言,透過大屏幕講述了令人深思的哲學思辨和人性力量。
一、哲學思辨:現實影像的鏡像思考随着時代一步步的發展,人類的文化不斷演進,心靈思想的藝術表達形式也在相應的變化。
巴拉茲在《電影美學》論述到:從古老的視覺藝術黃金時代伊始,藝術家通過繪畫、雕刻等抽象的形式表現人的心靈。
自印刷術出現與發展後,人的心靈思想交流逐步集中于文字,開始減少使用身體器官這一表現工具。長期的文字傳播一定程度上束縛着人們觀看的眼睛,此時思維在抽象運動,利用形象表達的觀念逐步減少。
此後,電影的出現在文化傳播領域開辟了一個嶄新方向,觀衆通過視覺來體驗影片中的情感、情緒甚至思想。這種藝術形式不是代替說話的符号,而是一種直接可見的表達心靈思想的語言。
這些存在于視覺分析中的潛能力,能夠将觀者代入弄清那些潛在的本質。依照巴拉茲的觀點,電影的影像叙事得以傳播,使人們重新睜開“發現的眼睛”。
影像語言同文字語言一樣可以給人以感性的審美感受,更蘊含了事物的特征與本質。如若能夠用精神分析的視角去看電影,電影影像給予觀者的感受,或許比生活還多。
欣賞電影,實際是暗渡情緒的一種方式,同時滲透着内心的欲望。心理學家施琪嘉在《觀影療心》裡講,對于長期生活在黑暗中的原始人類而言,光象征着天亮、希望和奇迹,而黑暗則象征着無望。
現實中,人們總将希望寄托于幻想,希冀奇迹的發生,因此沉溺于電影的虛幻之中。
對此,拉康利用精神分析學的知識對此種現象進行了深度的探讨分析。鏡像理論作為一種分析電影的理論同樣可以作用于現實。它诠釋了電影具有深刻代入感的原因,分析了為何觀衆能夠融入至眼前的熒幕中。
現實生活電影通過大屏幕的演示确立中心位置,電影體驗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占據主體位置。此時,台下的觀衆聚焦于影片叙事中,已然被剝奪其主體存在的權利。在《意識形态的崇高客體》中,齊澤克認為:“主體是大他者的空無,是一個空洞。”而拉康對此做出了補充,認為主體的出現是被動的,而一切都來源于他者欲望的需要。
欲望的空洞不斷被填補,随之産生新的他者之欲望。由此觀之,在拉康的理論視域中,想象和象征域的存在,都是在填補現實的空洞,正是空洞的顯現才使主體現身于欲望。
因此,不能說意識形态生産了主體,相反,通過意識形态的運作去掩蓋大他者的空無,而主體用一個幻想的内容去填補了空無。
觀看電影的觀衆雖然經曆了主體的暫時性缺失,但卻從現實缺失中挖掘出了想象中的“自我”,這個幻象即為觀影時的替代主體。
正如齊澤克所說,通過想象一個幻想的内容去填補真實世界中的空無,這是一種欲望的暫時性滿足。
可以說,看電影即是一個想象代入的過程。觀衆融入影片叙事之時,便是融入了他人的故事,這一舉動可稱為是對自我的精神分析。
拉康認為,所謂精神分析,便是通過孤立出某個意義的失敗點從而發現深層含義。正如電影的叙事表達,實則為一種被壓抑的潛意識的裸露。
觀者發掘潛意識的同時,便開啟了一場精神上的自我分析。在《情書》中,那個總是被自己記憶所遺忘的角色便是藤井樹(女),她好像總是忘卻的,但在回憶中對一切卻又是無限憧憬。
原本好似已經徹底遺忘了那個青澀少年,卻在一封偶然的信件到來後,嘗試打開被封存的心扉。
這時懵懂的藤井樹(女)還是介于意識與潛意識之間。在後來與博子的一次次對話中,無意地傾吐着自我本心,那是潛意識中自己看不到的另一半真實的自己。
電影在人的實際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情書》中的藤井樹(女)。
藤井樹(女)在電影中展示了人們在現實中看不到的真實軌迹,觀看者也通過電影故事的書寫和畫面呈現,與真正生活中的自己達成某種和解。
二、人性浮沉:精神世界的人文關懷
海德格爾在其著作《存在與時間》中認為,人存在的本真為“求真”,但是人隻活一次,一切都沒有被改寫的可能。
每每在經曆選擇、付出、失落過後,不免常常去幻想另一種可能,而電影恰恰提供了這樣一種可能。
《維羅尼卡的雙重生活》在探求着不同維度下同一雙生的多重命運。《情書》講述着同一維度下多人在追逐回憶中重生。
他們都是經曆過愛情、離别、生死後,仍然對生活保持着熱愛與渴望,願意以平淡的内心面對痛苦,接受生活的本質。
在岩井俊二的《情書》中,開場一幕已極具美感。博子在雪中漫步,沒有台詞的幫襯,單純的将人物在雪景中的一舉一動,通過遠景與特寫,描繪出博子的悲傷和思念——那是一種無聲的祭奠與道别。
開場一幕刻畫了以簡為美的東方審美,展現了東方美學的精髓——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畫面植入觀衆的潛意識,沒有過多的修飾和渲染,觀者已然感知到博子的一切情緒,實現共情。
其次,影片中打動人心的便是青春年少之戀。岩井俊二拍攝的青春愛情,并不是俗套的告白相戀,而是心底的悸動,難以出口的羞澀和欲言又止的含蓄。含蓄,也是東方美學的精髓之一。
那是年少時期,少女樹看着少年樹,少年樹一本又一本的借閱圖書,在借閱卡上悄然寫下她的名字時羞澀的笑容。
二人不曾對視,卻早已互生情愫。寂靜無聲的教室裡,隻有沙沙的翻書聲,映射着含蓄的情動時刻。
除了诠釋含蓄的情動之外,《情書》同樣呈現了對死亡的深刻探讨。藤井樹(男)的死亡,使博子沉浸于悲痛中,更勾起了博子及家人傷感回憶。
在與藤井樹(女)對話的開始,博子有意地隐瞞了藤井樹(男)去世的真相。她說:“死亡是件可怕的事實。”藤井樹(女)也同樣面臨死亡帶來的傷痛。她無法釋懷父親的離世,陷入不自知的哀傷中。
這種不自知讓她數次遭受感冒的困擾,在一次發燒中,得到了瀕死體驗,并出現了記憶深處的幻覺。
那是父親去世後的又一個雪天,她看到一隻被冰凍在冰層中的蜻蜓。這隻蜻蜓喚起了她因父親與藤井樹(男)死去感受到的痛苦。
此時,與死亡和解,是生者必經的道路。那隻冰凍的蜻蜓如同逝去的家人和愛人,他們并未消散,而是永眠于生者的記憶當中。
這一時刻,博子與藤井樹(女)與死亡達成和解。“你好嗎?我很好。”那是經曆死亡後的重生,是抛卻過去的新生,是自我的解脫與救贖。
片尾的“情書”,那份包含着三個人的情動回憶,最終在藤井樹(女)身上永恒延續。愛而不淫,哀而不傷,這份情感延續着東方的溫情,緩緩訴說。
《情書》用電影語言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的有關愛情的堅守、理解的善意故事,同樣也是一則具有啟發性的,釋懷于生死之上的人生寓言。
多條雙生叙事的人物塑造手法自始至終貫徹着人性複雜和矛盾,這種糾結情緒并非是“是”與“非”的較量,而是“執着”與“釋懷”間的較量,表達着對陷于自我感動的人的同情與理解,和對生存與死亡的釋然。
《情書》中沒有對生死、愛情的思考套入一般結論清晰、先抑後揚的套路中,也沒有将人類的自我追尋背後的思考完全集中在同一人物身上。
在過往人生的經驗中,我們每個人都曾面臨過“死亡”,這種死亡并非是真實的,而是象征意義上的,它是人與人之間繼續聯系、互相表達的不可逾越的障礙。障礙不單是生死,它随時出現在我們身邊的各個角落,或許是距離,或許是時間,而這都可成為現實存在的“死亡”障礙。
每當我們直面“死亡”時,無意識中就會選擇去逃避,如同影片中的博子和藤井樹(女)。
此時我們更希望能有一個明确的答案衡量、解釋周遭的一切,這種對人性與人生的追問正是一種倫理訴求,其意義不僅在于社會的認可,也有益于自我對生命和生活的反思。
《情書》的電影理念展現的是本土文化的精華,影片所表現的隐忍愛情觀源于東方文化,映射出日本電影乃至亞洲電影獨特的東方風情。
亞洲電影中呈現的人文情懷,與西方所呈現的具有一定的差異,更注重表達對本土社會的針對性關注。
在東方美學的影響下,日本電影表達了對欲望與愛的深刻思考的同時,呈現出特有的東方溫情。
此外,導演試圖通過本片搭建人的情感世界與外在世界的聯系,為人類自我存在與發展提供思考——如何通過外界鏡像認識自己,通過他人眼光認識自己,通過自身感悟認識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