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中元節的所有禁忌是什麼

中元節的所有禁忌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19:46:1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元節,也是讓全國人民頗為忌諱的節日,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陰氣”最盛的一天,中元節在人們心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位置。

中元節的所有禁忌是什麼(農村老人說中元節有)1

在中元節來臨前,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提前準備好紙錢、鮮花、水果等祭祀用品,在中元節當天家屬們會帶上準備好的供品到祖先、親人的墓地上,給親人們的墓地清理下雜草、添一抔黃土、把墓碑上的灰擦幹淨、擺上供品、燃燒紙錢、磕頭祭拜先祖,以表達對他們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中元節這一天的活動其實有些類似清明節,民間也會舉辦很多風俗活動,這些活動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比如我們熟知的放河燈、燒紙錢、焚香燃炮等。

相較于清明節,中元節這天的講究和禁忌更多,稍不注意犯了某些禁忌則會引發很多不好的事情,農村老人們常說的“鬼節四不做,子孫無災禍”并非迷信,在中元節這天有四件事确實不能做,這并非迷信,而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承,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關于中元節的一些注意事項。

中元節的所有禁忌是什麼(農村老人說中元節有)2

一、中元節,這四件事情千萬别做!

老一輩人對傳統風俗了解頗多,但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會去關注這方面的“冷知識”。中元節除了被稱為“鬼節”外,也被稱作“盂蘭盆節”,在古代又叫做“孝親節”,在這一天除了要祭拜先祖外,還要祈求豐收、禮拜天地,一是緬懷逝去的親人,二是提醒活着的人要珍愛生命,珍惜身邊的親人。

老人們常說:“鬼節四不做,平安無災禍”,很多人認為是迷信,其實這句短短的諺語背後包含着大大的科學道理。

1、晚上不要回家太晚。

中元節的所有禁忌是什麼(農村老人說中元節有)3

相傳七月十五這天,鬼門大開,亡者們會在民間到處遊蕩,如果晚上還在外到處瞎轉悠,很容易沖撞到這些亡者,從而引發一些不好的事情。

所以老一輩人總說中元節要在天黑前回家,特别是孩子,天黑後是不允許出門的。其實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方便祭祀。

中元節這天有祭祀先祖的習俗,人們會在馬路邊焚燒紙錢,也會燃放一些鞭炮來祭奠先祖,如果晚上還在外面亂轉悠,不小心打擾到其他祭拜很容易引發一些事端。雖然現在很多城市都倡導中元節這天文明祭祀,但有些風俗是不可避免的,很多城市還會提前在路邊擺放好“祭祀鼎”方便市民燒紙。

燒紙的人多了,空氣裡會彌漫着濃濃的煙味,空氣質量也會變得非常差,身體不好的人在這個環境裡會受到影響。其次中元節這天晚上能夠看到很多祭祀場景,有些地方還會放鞭炮,要是帶小孩晚上出門,小孩子天性膽小,很容易被這些場景吓到,萬一燃燒的炮竹和紙錢不小心飛濺到孩子身上後果就更加麻煩了。

中元節的所有禁忌是什麼(農村老人說中元節有)4

2、不能洗澡。

第二件事就是不能在中元節這天洗澡,有些地方則要求不能下河洗澡。在民間傳言,七月十五陰氣和邪氣橫行,如果下河裡洗澡,很容易引發意外,“七月半鬼節到,沒事别往河邊站”、“不怕七月半鬼,隻怕七月半水”這兩句俗語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其實中元節這天不讓洗澡也是有科學依據的,并非像俗語中說的那麼恐怖。中元節是農曆七月十五,按照節氣來算,這屬于立秋後的第一個節日。

立秋後天氣就會開始轉涼,特别是早晚氣溫差會特别大,早晚溫度低,中午溫度高,這個時節如果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引發感冒。就比如我所在的東北地區,立秋後明顯感覺溫度驟降,白天最高溫度才25度,晚上氣溫隻有十幾度。

這個時候的河水或井水冰涼刺骨,根本無法洗澡,冒然下水非常容易凍感冒,在以前經濟條件不發達,人們生活水平有限,更沒有浴霸、淋浴這樣的洗澡設備,夏天防暑基本上都是去河邊或者打井水洗澡,所以才會慢慢形成“中元節不能洗澡”的風俗。

中元節的所有禁忌是什麼(農村老人說中元節有)5

3、不能把小孩的衣服晾在外面。

中元節這天,如果家中有小孩子的,老人們會在太陽還未下山前就早早地把晾曬在陽台的小孩衣物拿進屋裡,并叮囑不能把小孩子的衣服晾到外面。

民間傳言,如果中元節把小孩子衣服晾在外面,尤其是濕衣服,很容易被一些不幹淨的東西附身,一旦沾到衣服上,就很難脫身了,人穿上這些衣服很容易生病。

其實這種說法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中元節這天不讓小孩子衣服挂在外面,主要是避免小孩子的衣服被弄髒。因為中元節晚上燒紙錢的比較多,空氣中不僅會彌漫着濃濃的煙灰味道,還會彌散着很多紙灰,如果濕衣服曬到外面,這些紙灰落在衣服上很難清洗幹淨。

特别是孩子的貼身衣服,本來孩子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就不如大人,秋天晚上露水和寒氣較重,濕衣服挂在外面不容易晾幹,反而還會增加潮氣,如果孩子穿上了濕氣重的衣服則容易生病。如果有些孩子對紙灰氣味過敏,這些紙灰沾在皮膚上也會引發一些皮膚疾病。

中元節的所有禁忌是什麼(農村老人說中元節有)6

4、不能動祭祀的供品。

每個地方的風俗不同,所以祭祀時擺放的供品也不同,但一般情況下多以水果、糕點、肉類和鮮花為主。

有些地方風俗是,中元節這天祭拜完先祖後的供品是不能帶回家的,因為這是供給先祖們的,帶回家是不敬的行為;但是有些地方風俗則是允許把這些供品帶回家,因為大多是熟食,所以老輩人會把這些供品直接分給家裡的孩子吃,在老輩人心裡這種供品供給先祖後,再拿給孩子吃可以讓孩子感受先祖的福氣,享受先祖的庇佑,以後無病無災。

但是在中元節祭拜過程中是不能提前吃供品的。有些父母喜歡帶孩子一起去祭拜,在祭拜過程中遇到孩子口渴或者肚子餓時,家長就會随手把上供的食物拿給孩子吃喝,看似無傷大雅,實則不太好,也是對逝者的不尊重。

中元節的所有禁忌是什麼(農村老人說中元節有)7

中元節四種需要忌諱的行為介紹完了,那麼我們接下來了解下,在中元節這天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

二、中元節,這幾件能做的事情不要忘。

令人生畏的中元節,它的文化核心其實是敬祖盡孝,在這一天有這幾件可以做的事情千萬不能忘記。

1、吃鴨子。

中元節的所有禁忌是什麼(農村老人說中元節有)8

中元節民間忌諱吃雞肉,提倡吃鴨子,俗話說:“七月半吃隻鴨,萬事不用怕”,因為鴨同音“壓”字,人們認為在這一天吃鴨子可以壓制住那些不幹淨的事物,所以中元節全國各地都有吃鴨的習俗。

其實是因為,這個時節的鴨子正是最肥美的時候,一般來說鴨子都是四月初開始養殖,八月份正是鴨子長得膘肥體壯的時候,而且鴨肉本就是涼性食物,秋天本就天幹氣燥,這個時候吃點鴨肉,可以潤五髒、潤秋燥,有益健康。

以前南方地區多産水稻,很多農民都會飼養很多鴨子放在稻田裡,靠鴨子來除蟲害,等到七八月之際,鴨子正好被養肥了,農民們這時的水稻也生長比較旺盛,農民為了犒勞自己,就會宰殺一隻鴨子過節,于是這種“中元節吃鴨”的習俗便慢慢流傳了下來。

2、祭拜祖先。

中元節的所有禁忌是什麼(農村老人說中元節有)9

我國有三大鬼節,除了中元節外,清明節、寒衣節也是重要的祭祀節日。

祭祖是中元節最重要的習俗,比如今天在山西就舉行了“壬寅年中元節祭祖大典”,作為中元節最重要的一環節,這件事千萬不能忘。

而祭拜祖先也是有很多講究的,比如要提前準備好紙錢和供品,供品要求必須是單數,可以是三樣、五樣、七樣、九樣,因為在喪葬文化中一般比較忌諱雙數,所以祭祀方面同樣也忌諱雙數,除此之外,在貢品方面,通常以水果、糕點、酒水為主。

很多人祭祖時會給已故親人供奉一些葷食,比如有的人表示親人生前愛吃牛肉,那上供時就會準備幾塊鹵牛肉擺在墓前,以示孝順;有的人甚至還會緊跟潮流,給親人供奉一些諸如無骨雞爪、麻辣鴨脖、鹵豬蹄等“網紅葷食”。

其實祭祖對于上供的葷食也是有講究的,一般會有“三葷”的要求,也就是供品肉類隻能是雞肉、魚肉和豬肉這三種。

3、放河燈。

中元節的所有禁忌是什麼(農村老人說中元節有)10

放河燈又稱為荷花燈,也是中元節比較重要的習俗活動之一。在這一天,人們會手捧着河燈聚集在河邊,把手中的河燈慢慢放入水中,任其自由漂泊。

放河燈的目的是為了普渡和祈禱,以慰藉在人世間遊玩的逝者“靈魂”,以祈求自己及家人能夠全年平安順利。

寫到最後。

中元節,是一個有關“傳承”的日子,這一天不但是對親人的緬懷,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所以有些習俗可以不懂,但是要了解,隻有這樣,才能把中華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

七月十五中元節說白了是追懷先人的一個節日,其實,本身并沒有這些禁忌,隻是在發展演變過程中,後人加進去的,對此大家怎麼看呢?你們當地有這幾種禁忌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