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學問出衆,文采斐然,毛利元就在戰國武将裡面是可以名列前茅的。
元龜二年(1571年)毛利元就病逝于吉田郡山城。訪問山城的道澄見到元就生前創作的和歌集,大為贊賞。回到京都以後,道澄将元就的遺作展示給和歌名人三條西實澄,連歌聖手裡村紹巴,皆有好評。次年裡村紹巴編成《毛利元就句集》,道澄也編纂了《毛利元就詠草連歌》一卷,特意提到正親町天皇追贈毛利從三位,賜谥“惟德惟馨”,寓意毛利元就“豈止武勇,誠可謂光前絕後之芳名”。
毛利博物館藏有元就手書的短句《青柳詠草》,上面寫着“青柳の絲くりかえすそのかみは、誰か小手卷の初成覧”。大概意思是說:“青絲如柳,誰把你的長發盤起”。細細揣摩,仿佛民謠一樣,有着淡淡的哀傷。
毛利臣服大内義隆時,親身體驗燦爛輝煌,萬代盛世的山口文化,後來卻如此論及大内的華彩樂章:“時大内家中相舍弓箭之道,貪于詩歌、管弦、茶湯、犬追物、草鹿等遊戲,心存弓箭之道者,實未見一人也。”為此,毛利元就特意約定,機要決策的所在,藝不得入,能不得入,遊不得入,曆不得入。這便是文武兼備,夙習風雅之毛利元就真面目。
毛利家紋,一文字三星
毛利的祖先是鐮倉幕府文臣之首大江廣元。
大江氏世代作為天皇的陪讀,以文學服務朝廷。大江廣元年輕時擔任下級官員,機敏博學,是公認的才學之士。元曆元年(1184年),大江廣元應源賴朝所請前往鐮倉,輔佐政務。源賴朝死後,大江廣元與北條聯合,鞏固了幕府統治。
大江廣元一生最為重大的政治遺産是提出了地頭政策。此議正視王朝衰落,武士擡頭的現狀,确立以武士為中心的政治策略,對日本的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是有巨大影響力的。
大江廣元因功受封各處領地,其中相模國毛利莊由第四子季光繼承,此後便以地名為姓。毛利季光在承久之亂建立功勳,成了幕府的評定衆。季光娶三浦泰村的妹妹為妻,寶治合戰裡面臣從三浦與北條時賴争權。戰敗以後,除了四子經光,毛利全滅。
寶治合戰時毛利經光作為地頭代理正在越後巡查,因此被認定與三浦泰村的叛亂無關。戰後雖然相模毛利莊遭到沒收,但保留了越後佐橋莊和安藝吉田莊兩處領地。毛利經光遷居越後以後,将安藝國吉田莊交給了兒子毛利時親。著名的上杉姐姐麾下有一員又飒又悍的北條高廣妹妹,其出身便是越後毛利。
毛利時親的曾孫元春開始修築吉田郡山城,将吉田谷地一帶收為毛利領地。南朝建德二年,北朝應安四年(1371年),毛利元春追随今川了俊轉戰九州,成為毛利氏紮根安藝,睥睨西國邁出的第一步。
毛利元就是毛利元春第六代的子孫。傳說母親福原夫人懷孕期間夢到能舞台的柱子上長出了鷹鹫的羽毛。陰陽師占蔔以後聲稱未出世的元就乃巨鷹之子,注定要翺翔西國,成就一番霸業。元就的父親毛利弘元隻當聽到了笑話,沒有當回事。
毛利元就像,藏于山口市豐榮神社
毛利弘元不過是安藝國吉田谷地區區三千貫的國人衆,臣從大内旗下,守着郡山城這一畝三分地快樂地做着富家翁。所謂西國霸者,還是洗洗睡吧。何況毛利元就隻是次子,前面還有嫡子毛利興元,注定是難有出頭之日的。
明應年間,遭到流放的前将軍足利義植流落到周防山口,投靠大内義興。大内義興見到幕府管領家的細川澄元與細川澄之兩川相争,決定擁兵入關,也去嘗嘗天下人的滋味。
毛利弘元作為大内的臣屬,自然要向足利義植誓言效忠。然而京都的幕府卻派人送來嚴厲警告,勸他勿要輕舉妄動。毛利弘元左思右想,不能決斷,索性将家督之位讓給年僅八歲的嫡子毛利興元,隐居了事。此時身為次子的毛利元就隻有四歲。
毛利弘元将吉田郡山城讓給嫡子毛利興元,帶着其他子嗣遷居多治比的猿挂城。永正三年(1506年),毛利弘元酗酒而亡,毛利元就繼承了多治比七十五貫的領地,這便是日後鷹翔西國之毛利元就最初的起家資本。
永正十四年(1517年),年方二十的毛利元就迎來其人生的初陣,也就是被稱作“西國桶狹間”的有田城之戰。
鐮倉初期,出身甲斐源氏的武田信光追随源賴朝東征西讨,為創建幕府立下功勳,被授予甲斐、安藝兩國的守護職位。到室町末期,安藝守護成了山名氏的囊中物,信光後人武田元繁淪為國人衆,一心想着恢複祖輩的榮光。
武田元繁跟随大内義興上洛,坐鎮京城多年。元繁眼見尼子經久在西國風生水起,社團搞得紅紅火火,他向大内提出自己回去收拾尼子,穩定後方。大内義興照準所請,還把權大納言飛鳥井雅俊的女兒收作養女嫁給武田元繁。
武田回到安藝,扭臉就改換了陣營,與飛鳥井離婚,迎娶尼子經久弟弟尼子久幸的女兒為妻,以守護自稱,開始領國化的進程。因為有尼子的背書,武田元繁收服了高松城的熊谷元直(祖先熊谷直實于源平合戰期間擒殺平敦盛)、八木城的香川行景、己斐城的己斐宗瑞,軍勢席卷安藝一國,武田本人則被稱作“西國之項羽”。
永正十四年(1517年)十月,武田方五千餘軍兵包圍小田信忠把守的有田城,威脅毛利元就所在的多治比領地。毛利這邊家督興元剛剛病逝,嫡子幸松丸年僅兩歲,由叔父毛利元就充當監護人,人心惶惶,正是動蕩的時刻。有田城距離多治比僅有十二町的路程,武田元繁派遣勇将熊谷元直率兵六百前往燒讨,焚毀民居,意在給毛利元就一點顔色看看。
毛利元就掌中隻有城兵一百五十騎,本家援兵七百騎,盟友吉川氏三百騎,兵微将寡,原不是武田軍的對手。毛利元就明白久拖必敗,倒不如一鼓作氣沖垮敵軍。十月二十二日,兩軍對攻,互不相讓,熊谷元直自恃武勇,沖到最前線來鼓舞士氣,好巧不巧被毛利的弓箭手一箭射中,熊谷軍崩壞。
武田元繁聽說折損了大将,盛怒不已,親率主力迎戰毛利、吉川的聯軍。結果急渡又打川時,武田元繁遭到毛利射殺,被讨取了首級,全軍潰退。第二天武田方的死硬分子香川行景和己斐宗瑞率領本部人馬突襲毛利,再遭敗績,其餘糾合的國人勢力一哄而散,安藝武田此後有如隔日黃花,最終為毛利元就所滅。
有田一戰,毛利元就名聲大噪。他之後迎娶了吉川國經的女兒,有安藝豪族吉川氏的加持,毛利元就成了西國新生的武家明星。大永元年(1521年),吉川氏成了尼子家的臣屬,毛利因此也從大内一方改換到了尼子的麾下。
毛利與吉川兩家雖然聯手搞翻了安藝武田,實力畢竟有限,充其量不過二流國人衆罷了,在亂流當中落花逝水,逐浪飄萍,攀附着向陽的大樹求個苟全。尼子經久掃蕩山陰山陽,氣吞萬裡如虎,毛利投靠尼子,想的是大樹底下好乘涼。可是老大哥哪能容你偷懶耍滑,旌旗所指,要的便是沖鋒的炮灰,殿後的死士。
大永三年(1523年),尼子經久親率大軍攻打大内一方蔵田房信駐守的鏡山城,毛利一族三千人出陣,幾乎傾巢而出,所為者便是給尼子家繳納一份浴血的投名狀。
鏡山城守禦堅固,若是蠻力強取毛利怕是要全軍盡墨,白白讓尼子撿了好處。毛利元就悄悄聯絡上蔵田房信的叔父蔵田直信,裡應外合,輕松拿下城池。調略直信時毛利元就開出了天大的好處,結果戰後直信卻被尼子經久派人暗殺,一枕黃粱,鏡花水月。尼子經久出爾反爾,陰險狡詐,毛利元就因此生出些許不滿來。
戰後不久,毛利家督,九歲的幸松丸病死。傳說毛利家臣強逼幸松丸參與首級檢,才是小孩子的家督見到面目可憎、遍布血污的敵将首級,害怕得驚惶失措,此後就一病而亡。宗家斷絕,重臣志道廣良為代表之十五位宿老家臣推舉毛利元就繼任家督,元就順勢入主吉田郡山城,巨鷹之子成為谷地的主人。
毛利元就的異母弟相合元綱對此大為不滿,意圖謀奪家督位置。相合元綱的身後有尼子勢力的支持,不容小觑。毛利元就不等對手籌備妥當,先發制人,派志道廣良率三百人攻破相合元綱的居城船山城,殺死弟弟元綱,背負起了弑親者的惡名。
執掌家督寶座同年,毛利元就長子毛利隆元出世。七年後的享祿三年(1530年),二子吉川元春降臨。再三年後的天文二年(1533年),三男小早川隆景誕生。日後鷹翔西國的毛利兩川于此初顯端倪。
由于尼子扶植相合元綱謀反的惡行,毛利元就毅然決定無視尼子鐵拳,脫離出雲控制,經過秘密外交再度跳反西方。周防國大内義隆對毛利的陣營轉換大為歡迎,支持毛利元就清除高橋興光,修好宍戸隆家,極力招攬藝州各處的國人勢力。
此時毛利的對手還是盤踞在佐東銀山城之原安藝守護武田氏。眼見毛利當興,武田當敗,衆多豪族勢力蠢蠢欲動,天文二年(1533年),高松城的熊谷信直與武田不和,轉投到毛利旗下。毛利元就成了安藝國人衆當仁不讓的武林盟主。
天文八年(1539年),大内義隆攻滅北九州少貳氏,騰出手來收拾安藝武田。大内、毛利聯手擊破佐東銀山城,武田信實逃亡,毛利元就成功統一安藝。
毛利廿一将
毛利元就整合領國的時候,出雲尼子正面臨尼子興久的叛亂,無力顧及前社團小弟的不臣之舉。等到塵埃落定,尼子方新家督約瑟夫.诠久.尼子派人給安藝毛利送來了戰争的恫吓:親愛的達瓦裡希,請準備好迎接正道的制裁吧。
天文九年(1540年),出雲的騎兵軍好似鋼鐵洪流,滾滾湧入安藝,所過之處,山河失色,生靈塗炭。早有腹案的毛利元就鎮定自若,微微一笑打開一枚錦囊,裡面靜靜漂浮着的是一片晶瑩剔透的二向箔......
呃,作者喝了點酒,寫得有些飄了。毛利元就火速派人前往周防請求援軍,而後安置領内百姓,堅壁清野,預備籠城吉田郡山城。
元就入主吉田郡山城以後曾大規模改修重建城池,其在山頂設置本丸,然後設立二之丸、三之丸,又構築姬之丸和羽子之丸,并在周邊挖掘壕溝。山城改建時毛利元就特意樹立一座石柱,上面镌刻着他親筆書寫的“百萬一心”。仔細揣摩這四個字就會發現“百”字中間缺省一筆,字形仿佛“一日”。“萬”字用了簡體,故意寫成了“一力”。整體研讀亦可理解成“一日一力一心”,寓意所有人同心協力,共克時艱。
尼子方三萬大軍兵臨城下,圍困山城。城中可用士卒不足三千,毛利方唯一可以依靠的便是“百萬一心”的壯懷激烈,還有就是毛利本人的無雙智計。
周郎計策清霄定,曹氏樓船白晝灰。用計如神運,一力可當百萬兵。擁軍十倍的尼子诠久被毛利元就層出不窮的連環妙計玩弄得眼花缭亂,自夏而冬,困頓城下無有寸進。
戰役持續到十二月,大内義隆的萬餘援軍抵達吉田郡山城,領軍統帥乃是大内家勇将陶隆房,即後來被稱作“西國無雙之侍大将”的陶晴賢。
陶隆房
陶氏作為譜代重臣,出自周防國吉敷郡大内村,實際上是大内一族的庶流。陶隆房年少時因為美貌而深受大内義隆器重,此次作為總大将統禦大内援軍,時年方才二十。吉田郡山城一戰陶隆房與毛利元就初次攜手,奠定兩人一生愛恨情仇的交錯。
天文十年(1541)一月,毛利元就悄咪咪派出部隊,在尼子陣地周圍樹立大内和毛利的旗幟,又在遠處山頂焚燒篝火,擂鼓助陣。尼子隻當敵方大舉來援,士氣衰微,心思動搖。
一月十三日淩晨,陶隆房指揮的大内軍與毛利元就一同向尼子本陣發動總攻。尼子腹背受敵,抵擋不住,雖有尼子久幸舍身赴死,終究還是導緻總崩。尼子诠久以下丢盔棄甲,狼狽逃竄,大雪覆蓋的白山黑水間到處是倒斃的尼子士卒,其凄慘悲涼,又豈是一句“明月照白骨”能夠形容。
(第六十五節 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