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成語故事引人深思

成語故事引人深思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9 12:30:27

“愛屋及烏”是我們常常用到的成語,意思是由于愛某人,連帶喜愛其屋上的烏鴉,比喻喜愛某人而連帶喜愛與其有關的人和物。

但是,你知道這則成語的來源嗎?

它最早的來源出于《尚書大傳》:“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但是得以廣泛流傳的卻是因為一則故事。這則成語故事,卻是會震撼到我們的,因為這其中牽涉到了成千上萬人生死存亡的命運!

大家都知道武王伐纣的故事,這則成語故事正源于此。

據西漢劉向《說苑 貴德》記載武王克殷,召太公而問曰:“将奈其士衆何?”太公對曰:“臣聞愛其人者,兼愛屋上之烏;憎其人者,惡其餘胥。鹹刈阙敵,使靡有餘,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為之奈何?”邵公對曰:“有罪者殺之,無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為之奈何?”周公對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無變舊新,惟仁是親。貴族有過,在纣一人。”武王曰:“廣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貴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成語故事引人深思(成語愛屋及烏背後有什麼故事)1

周武王

周武王繼發在姜尚(姜太公)等輔佐下,打敗了昏庸暴虐的商纣王,建立了西周。但是,戰勝者曆來面臨的難題也擺在了武王的面前:如何處置商纣王(商朝)留下的文臣武将和貴族士人?留下吧,擔心他們會有二心,成為隐患;殺掉吧,那也實在是太殘忍了,而且可能留下更不穩定的因素。武王左右為難,便召見姜太公等重要的大臣商議。

姜太公說:“我聽說,喜愛那個人,會連同喜愛他房上的烏鴉(愛屋及烏);憎恨那個人,會連帶厭惡他住的房子的牆壁。全部把他們殺掉,不留活的,怎麼樣?”

武王說:“不可以。”

他又問進來的邵公,邵公回答說:“把有罪的殺掉,無罪的赦免,行不行?”武王還是搖頭:“不行”。

這時周公進來了,武王用同樣的話問他。周公說:“讓他們各自居住在自己的家裡,耕種自己的田地,不要因為是舊朝新臣而有所改變,重要的是親近和施行仁愛。殷商舊朝的人有錯,是由于纣王的原因。”武王非常贊同,覺得隻有這樣普施仁政,天下才能民心歸附,周朝才能安定強大起來。他異常高興地采納了周公的建議。

成語故事引人深思(成語愛屋及烏背後有什麼故事)2

周公

這個故事既感人又有意義。《說苑》裡的小故事在民間流傳很廣,“愛屋及烏”這個成語大概就是借助這個故事而變得家喻戶曉。

西漢劉向的《說苑》,是根據皇家藏書和民間圖籍編寫的,裡面采用了大量曆史資料和傳說,很多是有據可查的。 如果這個故事是真實的,透過人物語言可以看出每個人鮮明的性格和立場。姜太公的嫉惡如仇,邵公的“不偏不倚”,周公的仁愛與博大的胸懷......特别是周武王的慎重與善于選擇和采納良言。事實上,周武王是很有主見的,并不是民間傳說的僅僅隻是依靠姜太公等謀臣才能治理天下的。當然,他很重視聽取大臣特别是重臣的意見,他能“擇其善而從之”。筆者不久前寫了武王伐纣進軍途中突遇惡劣天氣,在占蔔結果不利、周公等重臣提出退軍的情況下,他聽取了姜太公的意見,繼續進軍,最終打敗了纣王。這兩則故事可以看出,武王是一個因時因地善于聽取正确建議的賢君。

成語故事引人深思(成語愛屋及烏背後有什麼故事)3

姜太公

這則成語故事,讓人不解的是姜太公的态度。按理作為西周的開國大功臣,姜太公在人們的心目中是一個胸懷豁達,足智多謀的賢臣,為什麼在這件事情上卻顯得如此偏激?萬事必有因,筆者(讀寫感悟)以為:第一,雖然姜太公足智多謀,但卻是一個性格剛烈,嫉惡如仇的人,這從他力排衆議勸說武王勇往直前伐纣的言語和行動中可見一斑。當時面對周公等人的反對繼續進軍,“太公怒曰:’今纣剖比幹,囚箕子,以飛廉為政,伐之有何不可?枯草朽骨,安可知乎?’乃焚龜折蓍,率衆先涉,武王從之,遂滅纣。”這段描述背景是周武王伐纣途中,軍隊駐紮在汜水共頭山上遇到了狂風暴雨,雷鳴電閃,旗幟戰鼓都被吹斷吹毀,武王戰車上的衛士都吓得魂飛魄散。大家都認為出師不利,征兆不吉,萌生了退意,連周公都出來反對,認為無論星象預兆還是占蔔都不利于出兵,因此請求退兵。姜太公大怒,他說,纣王無端殘害賢臣,重用小人,天怒人怨,讨伐他有什麼不可以?況且朽骨(占蔔用的龜甲)、枯草(占蔔用的蓍草)能預測什麼吉兇?于是率兵先行,在武王的支持下終于滅掉了纣王。

第二,根據史書記載,姜太公曾長期生活(也許叫謀生更确切)在殷商的首都朝歌,對殷纣王統治下的朝廷黑暗腐朽知之甚深,并有切膚之痛。纣王無道,朝廷中一些奸佞小人肯定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纣王統治的朝廷内外,一定是風氣敗壞,烏煙瘴氣,壞人、小人橫行。

第三,周朝剛剛建立,殷商朝舊有的勢力仍在,那些以往在商纣王時期呼風喚雨的佞臣,壞人也确實很難一朝變好,留下他們不僅會敗壞風氣,甚至姜太公還會擔心這些人将來會混進朝廷影響武王。

當然,這可能隻是他的想法,周公和武王卻不是這樣認為,應該說他們在此事的處理上更加理智,更加展現了博大和博愛的胸懷:不僅避免了濫傷無辜,而且有利于西周的社會安定和發展。是否施行仁政,恰恰是周所以興,秦所以滅的原因。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告知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