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整體豬價從今年一月份開始就出現了持續的下跌過程。當時在今年的一月初全國生豬價格還保持在18元/斤左右,而如今經過了半年多的時間推移,豬價一落千丈,從18元/斤持續下降到如今的6.5元/斤,半年下跌了66.6%,下跌力度之大讓很多人措不及防。豬價一直在下跌對養殖戶來說是不利的,如今豬價已經跌到了成本線以下。目前豬價下跌原因被找到,具體是什麼?
今日我國整體豬價弱勢運行,華南方面生豬主流價格為15.3元/公斤,其中廣西地區豬價較昨日下跌0.43元/斤,執行價13.73元/公斤;廣東較作日下跌0.76元/公斤,執行價13.8元/公斤,而海南地區目前豬價最高,今日生豬均價20.6元/公斤,下跌0.4元/斤。
華北地區生豬主流均價12.4元/公斤,天津、山西生豬較作日分别下跌0.11和0.18元/公斤。而東北地區來說整體價格更低,今日遼甯生豬均價12.51元/公斤;黑龍江12.15元/公斤;吉林12.65元/公斤。而今日全國統計的生豬均價則為6.4元/斤。
豬價已經持續6個月的下跌,其中由多方面因素導緻。豬價下跌原因被找到,主要為以下幾點,後續豬價何時能反彈?
生豬産能快速恢複,市場缺肉現象不明顯
如今我國整體生豬存欄已經恢複到2017年年末的97.5%,市場豬肉供需即将達到平衡點。2020年全國生豬出欄52704萬頭,比上一年減少1715萬頭,但是到了2021年第一季度全國生豬出欄量為17143萬頭,比去年同期卻增加了4019萬頭,增長幅度30.6%。
很明顯特别是在今年第一季度,我國生豬養殖規模迅速擴大。生豬出欄迅速增多,半年出欄增長30.6%。特别是大體重豬出欄增多屠宰企業收豬更加順利,沒有出現提價收豬的現象。
年初市場對後市預期的影響,二次肥育大幅度增加,如今又到了傳統的消費淡季,大體重豬出欄陸續增多
市場短期消化能力有限,大豬積壓現象比較嚴重。再者如今豬糧比已經下降到4.48:1,小于國家規定的目前6:1的盈虧平衡點。這就意味着随着以玉米為飼料原料的價格上漲導緻豬糧比在下降。對于養殖成本較低的自繁自養生豬而言,基本上一頭豬養殖成本在7.8元/斤,如果是外購外豬,那麼成本更是達到10.5元/斤。
因此按照目前生豬均價6.4元/斤計算,出賣一頭200斤大豬就要虧損240元/頭,如果是外購仔豬養殖,那麼出售一頭大豬虧損800元/頭。對于散戶而言,那麼自繁自養20頭就要虧損5000元左右。基本上很難達到盈虧平衡點,基本上處于虧損狀态,特别是目前玉米飼料價格還在上漲,豬糧比或許會進一步下跌。
盡管如此,我國的豬市似乎進入“寒冬”,但是6月份階段也準備到了國儲收儲階段。相信随着國儲競價收購的開啟,對于緩和市場豬肉供應過剩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豬價在未來的7-9月或許會迎來豬價回暖的勢頭。特别是随着中秋、國慶的到來,市場豬肉消費一定程度上進一步刺激和帶動豬價的上漲
目前豬價基本上回歸到了2017年年末的水平。以筆者家鄉廣西柳州地區為例。目前豬肉價格中,新鮮五花肉售價為16.9元/斤,比上周下跌了15%,而冰凍後腿肉零售價下跌到了7.8元/斤,新肉價格則為10.8元/斤。
目前豬價的下跌是多方面綜合因素導緻的結果。從去年一頭豬盈利2-3000到如今一頭虧損300-800元/頭。豬價猶如過山車一樣大起大落,對此随着豬糧比如果繼續下跌,那麼國家也會啟動三級預警機制,從多方面着手,抑制豬價下跌速度和幅度。
後期來看,整體豬價維持相對弱勢狀态。但是随着節日到來,再加上國儲收購計劃啟動,豬價上漲反彈也為時不遠。對于目前豬價持續下跌,你認為什麼時候停止這種勢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