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再晨/供圖
信息化時代,隻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解決很多生活問題。年輕人對手機和網絡的使用信手拈來,但是對于老年人來說,手機另一端的“世界”似乎與他們的距離很遠,不會使用手機軟件成了他們順應時代發展的阻礙。
為了解決老年人在就醫、出行時,因不會操作智能設備遭遇的種種尴尬,團區委等多家單位高度重視,由北京老年開放大學、夕陽再晨等單位聯合發起的“百千萬智慧助老”公益行動,通過大規模開展線上、線下智慧助老公益活動,提高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的熟練度,以更貼合實際的服務需求、更大的服務覆蓋面,助力老年群體跨越“數字鴻溝”,滿足老年群體對科技産品方面的需求,加速老年人信息化社會的融入,共享“智慧城市”建設成果,在城市高質量發展中提升更多獲得感。
本次百千萬智慧助老暑期公開課共有45節課程,内容設置由易到難,包含了手機及常用APP的基本操作、廣場舞學習、線上買菜購物、生活娛樂等多個方面。
記者在課程表上看到,課程範圍包含智能手機妙用、小微信大玩法、玩轉支付寶、美好生活小幫手等十幾個主題,幾乎涵蓋了日常生活中需要手機輔助完成的所有内容。除此之外,記者還注意到,除了有如何在手機上進行生活繳費、支付寶微信收付款,線上點餐等生活等必要須知的操作課程,課程中還細心安排了如何使用美顔相機、如何設置微信表情包、如何制作短視頻等提高生活小情趣的玩法。
“我平時不怎麼會使用智能手機,醫院挂号、線上買菜、網上購物這些都要麻煩家裡的子女幫忙。今天的課上,志願者教的我都學會了,以後就方便多了。”今典花園社區的居民劉大爺上完課之後開心地說道。
夕陽再晨公益中心主任隋明哲表示:“本次暑期課程,夕陽再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充分發揮隊伍優勢及課程體系優勢,在已有的課程内容基礎上,組織北京郵電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8所高校社會實踐團隊開展講師選拔、培訓、試講等工作,培育優質科技助老講師,講授符合老年人需求的精彩課程。”
據悉,本次課程自7月15日起每天一次,每次課程自下午3點開始。市民隻需要關注夕陽再晨微信公衆号,找到相應活動的公衆号,加入公衆号提示的課程二維碼,就能順利進入到課程中。已教學的課程内容都在目錄中顯示,即使沒有趕上直播也可以回看相應内容。
視頻中,志願者們通過視頻演示和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講解。當志願者講到公交出行和網上挂号時,線上氣氛變得熱鬧了起來,觀看量持續提升。“這個内容跟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我得好好學一學。”志強園小區的居民孫女士表示。面對大家在使用過程中産生的疑問,志願者看到線上的評論并耐心地進行答疑解惑,“需要預約挂号的阿姨您看,這裡輸入手機号可以登錄您的個人信息,驗證後就可以挂号,下次去醫院就不用提前去排隊了……”
“通過‘百千萬智慧助老’活動,我現在能提前知道公交車什麼時候到站,還會在網上預約挂号,生活變得太便利了,希望以後能多開展這樣的活動。”索家墳小區的居民許女士開心地說。
“2011年以來,夕陽再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就落地社區開展科技助老活動,幫助老年人走進信息時代,弭平‘數字鴻溝’,至今已經累計帶動全國19個省市100所高校成立志願服務隊,服務老年人超過25萬人。”隋明哲說。
記者手記
幫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時代發展
“百善孝為先”,關愛老年人就是關愛未來的自己。在越來越智能化的今天,互聯網已經悄無聲息的融入我們日常生活。在年輕人盡享科技發展便利的同時,我們也要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需求,讓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時代發展,享受數字生活帶來的豐富多彩和便捷便利。(記者 劉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