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都會有一種叫做“雞頭米”的食物成熟上市。它的季節性很強,如果我們想要吃新鮮的,僅僅隻有兩個月的時間。
下面老于就向大家一一介紹一下:
“雞頭米”到底是一種什麼食物?“雞頭米”其實就是新鮮的芡實,屬于睡蓮科的植物。由于它的果實是圓球形的,尖端有些突起,看上去有點像是雞頭,所以直接起名叫做“雞頭米”,或者是“雞頭肉”。
它生長在農村的水田裡,或者是池塘中。除了天然生長,它還被廣泛的人工培植。其中,最有名的産地要數蘇州葑門南塘了。
1,營養價值豐富。
“雞頭米”作為一種糧食來說,它最多的烹饪方法就是熬粥了。這對于老年人,孩子,或者是年輕人來說,都是一種極佳的養胃方式。當然,有人甚至還将它作為一種藥膳。
但是,不管怎樣,雞頭米的營養價值是非常豐富的。所以,很多人甚至将它與“人參”相媲美。
2,雞頭米對生長環境要求很高。
雞頭米非常的矯情,矯情到什麼程度呢?它在生長過程中,隻喜歡26℃——34℃的溫度。
雞頭米非常的霸道,霸道到什麼程度呢?它生長的周邊,不能放養水禽。
雞頭米非常的嬌貴,嬌貴到什麼程度呢?它生長的水域中,水質一定要好,還不能碰農藥,一碰農藥就會枯萎,或者死掉。
3,雞頭米的獲取“來之不易”。
雞頭米的果實并不是裸露在外面,而是隐藏在水裡的。所以,農民們在收獲的時候,就要更為麻煩一些。
不僅如此,雞頭米在水裡的果實部分,全身都長滿了刺。并且當它收獲的時候,全是農民們用割稻谷的鐮刀收割的,無法像收割小麥那樣,還可以用機器。
而當農民們辛苦地将它們收割回家後,還需要将外面的這層刺全部剝掉,才能露出白色的雞頭米果實。并且為了保證剝出來的雞頭米果實完整,不被損壞,全程無法用機器,隻能通過手工進行。
并且在手剝的時候,還非常麻煩。去掉外面的刺之後,要先把雞頭米用清水清洗幹淨,然後晾幹水分,最後才能再用小刀将真正的雞頭米果實挨個撬出來。
以此來看,想要最終将雞頭米做成一份美食,可真的是要煞費苦心,來之不易了。這樣珍貴的雞頭米,又怎能不和“人參”相媲美呢?
1,雞頭米熬大米粥。
雞頭米的烹饪方法有很多種,其實最簡單的就是和大米混合在一起煮粥。
方法很簡單:
(1)先抓一把雞頭米放入鍋中煮一段時間,至于具體的時間并沒有特殊的要求,我一般會煮15分鐘左右。
(2)放入大米,一起煮,煮至自己喜歡的軟爛程度即可。
2,雞頭米炖排骨。
(1)先将雞頭放在鍋裡,用小火烘炒至表面微微發黃。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需要加油哦!
這樣做可以使雞頭米在與排骨炖在一起的時候,避免粘連,顆粒分明。
(2)将雞頭米與排骨放入鍋中炖,其方法與炖排骨的方法一樣。
炖好了之後,雞頭米的顆粒飽滿,排骨以及湯裡都帶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道非常迷人。
3,炒雞米頭。
對于剛剛剝出來的新鮮雞米頭,最能體現其好味道的烹饪方法就是炒着吃了。炒蝦仁,炒肉,或者清炒,等等都是可以的。
但在炒制之前,最好是将雞米頭放在鍋中煮一下。其實,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是焯水。
4,雞頭米羹。
江蘇地區有一道非常有名的小吃,叫做“雞頭米羹”。它就是以“雞頭米”為主要食材,加入了江南地區特有的藕粉熬制而成,非常的美味。
具體方法如下:
(1)鍋裡燒開水後,加入雞頭米熬煮,此時熬煮的時間可以控制在兩三分鐘。
(2)用藕粉勾芡芡汁,同時倒入一些桂花蜜。
(3)使加入桂花蜜的藕粉勾芡汁和熬煮好的雞頭米混合在一起,雞頭米羹就這樣做好了。
雞頭米羹是江南地區特有的小吃,正如作家柏邦尼所說的那樣:“北方人幾乎沒吃過新鮮的雞頭米,圓潤,清澈,彈性十足,搭配桂花,正是江南的氣質。”
朋友們,你們吃過這種雞頭米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