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些人總是說,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史記》不可信,《尚書》不可信,《二十四史》不可信,《竹書紀年》?估計能夠惡心的儒學的就可信,能夠有助于考古的記錄也一樣不可信。
筆者也懶得多說,咱們看看西方所謂的“文獻”都有啥吧。
首先是先看看西方的“曆史之父”希羅多德斯吧,他的生活時代在春秋末,戰國初。
大約在公元前484年,希羅多德誕生在小亞細亞西南海濱的一座古老的城市。一座古希臘人早年向海外開拓時建立的一座殖民城市。希羅多德的父親是一個擁有豪富的奴隸主,他的叔父是本地一位著名詩人。家學條件還是不錯的。
當時,他們城邦的統治者是簒奪者。成年後的希羅多德參與推翻篡位者的鬥争。叔父被殺,希羅多德被放逐。
從30歲開始,希羅多德開始了一次範圍廣泛的旅遊,向北走到黑海北岸,向南到達埃及最南端,向東至兩河流域下遊一帶,向西抵達意大利半島和西西裡島。
公元前445年前後,希羅多德來到了雅典。
公元前443年春季,雅典人在意大利南部的塔林敦灣沿岸,建立了圖裡翁城邦,希羅多德跟随雅典移民到了那裡,成了這個城邦的公民。他開始将主要精力用來寫作《曆史》。
可惜的是《曆史》并沒有最終完稿,希羅多德于公元前425年離開了人間。
希羅多德的經曆,遊曆9年(備注,他的遊曆過程很貧窮,還需要一路做倒爺,才能進行下去),寫作18年。
另外一位,狄奧多羅斯(生活年代在漢宣帝劉病已在位時期)。
根據狄奧多羅斯自述,他生于西西裡,他自己的陳述清楚地表明,他在公元前60-57年遊曆埃及,并在羅馬度過了幾年。
隻不過此人,除了他自己的著作裡的自述,古文獻中關于其生平活動鮮有記載。隻有耶柔米在(《紀年史》)中亞伯拉罕1968年(前49年)下記有:“西西裡的狄奧多羅斯,希臘曆史作家,享盛名”。
綜上,狄奧多羅斯,遊曆埃及3年,寫作時間未知。
顯然,古埃及并沒有專門編撰史書的機構,西方能拿得出手的都是外國人寫的“埃及遊記”而已。
比起玄奘法師,他們的既無法跟埃及高級祭司交流,隻能跟身份低微的下層祭司和一般民衆打聽,說是道聽途說,絕不為過。
另外還有語言,相信他們也沒有玄奘法師學習“梵文”的韌勁,畢竟“埃及的曆史”隻是他們著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沒有“求取真經”的決絕。
語言這玩意,先不說繞口令和成語了,一般情況下每個地方有不同的方言、諺語,以及口頭禅,都是語言學者最痛苦的,更何況古埃及和希臘語可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格,一個表音,一個表意,跨度極大。
簡單說,他們根本看不懂真正的古埃及文獻,就算後期著書的時候得到古埃及的文獻,他們也看不懂,更别談分析、對比、求實了。
就這種人寫出的埃及史還好意思跟中國史學家的文獻比?臉的多大呀。
古埃及沒有正規的史官,曆史應該住在高級祭司内部流傳,亦或者有些零零散散的碑文,也可能書記官的記錄,多不多,本人不好說,但是最麻煩的不系統,特零散。
在一個沒有史籍曆史的國家,重新或者說第一次編撰《埃及史》,那得有多難?
司馬遷的《史記》都是在家學傳承,外加國家館藏加持下,用了十年。《竹書紀年》更是晉國史官多年的積累。
托勒密二世國王(公元前288年—公元前246年)讓馬涅托寫埃及史,寫了多久,筆者不清楚。
隻曉得馬涅托是埃及祭司,著《埃及史》三卷,關鍵用的是希臘文,最關鍵的是還被毀了。
最最最關鍵的,這本書幾乎沒啥留存,偏偏殘章片段就是古埃及(古王國、中王國、新王國)和三十或三十一個王朝的年表。
看到這裡,本人心中大大的寫一個“服”。
有人總說華夏文明号稱上下五千年,為何能夠确定的“信史”才到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還是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
那古埃及的紀元能追溯到哪裡呢?
公元前664年,對,沒錯,古埃及史能夠确定的紀年比中國短多了,往上也都是“約”。
為此,古埃及人似乎也很努力,他們好像“通靈一樣”,給後人留下了諸多“年表”。
巴勒莫石碑:這塊石碑的銘文記載着第一王朝前和王朝初期統治埃及的諸法老王的名字。整塊石碑按朝代分為若幹行,每個朝代又按年份分為若幹格,每個方格裡記錄有當年發生的重大事件,如戰争、王室盛典、宗教節白、人口統計、神廟及城市興建、向海外派遣船隊等。該石碑記錄的最後一個法老是第五王朝的納弗示伊爾卡拉。
馬涅托編年史:他厲害,古埃及史三十一個王朝的發祥地名記錄的清清楚楚。
都靈紙草書:這個更厲害這卷紙草書強調了米那國王第一王朝創建者的地位,提供了早期六個王朝的五十二位法老王的名字及第十二王朝的七位法老王的名字。關鍵它不但将諸法老王按年代列出順序,并記載了每位法老王統治期限的具體年、月、日。
類似的文物還有,薩卡拉碑銘:記錄了五十七位法老的名字。
阿拜多斯碑銘:畫上了到西提一世與拉美西斯二世向自米那王以來至西提一世為止的七十位法老王奉獻祭品。但是它的銘文遺漏了阿赫那頓、圖坦卡蒙、哈特舍普蘇特女王等重要人物的名字。
大英博物館裡的阿拜斯碑銘
接着就是卡納克碑銘:碑銘刻有六十一位國王的名字。
看到這些,本人就想問一問,牛不牛!?
要知道這些朝代,雖然冠以第一、第二……但是很多都是割據的,同時期,外加外敵入侵的。
各位覺得,司馬炎祭司的時候會提及“漢昭烈帝”嘛?東漢皇帝會提及“王莽”?還是寫個“孽莽”?
宋太宗祭祀,會把五代十國每一個稱過帝的皇帝名字都記下來?還會記錄每個皇帝的統治時間?好像就要告訴後人,古埃及曆史該如何“往上追溯”似的。
所以也别怪很多人認為“古埃及”是僞造的,着實有點欺負常人的智商。
筆者不想否認古埃及的輝煌,估計跟華夏文化同樣燦爛,但是這些曆史遺迹也太辣眼睛了,沒有發掘出埃及版的“竹書紀年”,偏偏精确到年份、人名的年表甚至祭祀品種類的一個接一個。
個人認為,西方學着認為史料價值極低的卡納克碑銘反倒可以好好研究下,因為它所依據的大多的是傳說,而不是已有文字記載的編年史,更主要的是它遺漏甚多。
卡納克碑銘
畢竟古人對曆史,就有很多傳說。
今天寫這麼多,改天說一下古埃及的金字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