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個人都要學習經濟學?#10月财經新勢力#我們從諾貝爾獎漫談經濟學,也談到經濟危機與文藝複興今日,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經濟學?我們不妨先看看俄羅斯、土耳其俄羅斯除了衆所周知的盧布,并未像很多經濟學人預測的崩盤,反而一路上揚外,在美歐瘋狂制裁下,上半年GDP也僅同比下降0.4%再說土耳其,但凡是個學經濟學的,好像就沒有不等着看笑話的,但凡說美歐通脹,必有人說最爆表的是土耳其可是等來等去,美歐民衆遊行、政客下台,土耳其卻安之若素,讓經濟學人們大跌眼鏡,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為什麼每個人都要學習經濟學?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10月财經新勢力#
我們從諾貝爾獎漫談經濟學,也談到經濟危機與文藝複興。今日,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經濟學?我們不妨先看看俄羅斯、土耳其。俄羅斯除了衆所周知的盧布,并未像很多經濟學人預測的崩盤,反而一路上揚外,在美歐瘋狂制裁下,上半年GDP也僅同比下降0.4%。再說土耳其,但凡是個學經濟學的,好像就沒有不等着看笑話的,但凡說美歐通脹,必有人說最爆表的是土耳其。可是等來等去,美歐民衆遊行、政客下台,土耳其卻安之若素,讓經濟學人們大跌眼鏡。
其實,這一切的根據還在于參照物。目前經濟數據基本還都是以美元為參照物計量的。所以,GDP也好,通脹也好,都與美元息息相關。當前,很少有國家能關起門來發展。除了少數大國能有成規模的内部市場外,廣大國家要發展,必然要參與發生大量的進出口貿易行為。一般來說,進口就是買其他國家的東西,那就需要美元,比如天然氣,便宜的不讓買,隻能買貴的,那成本就飙升,自然産成品也得提價,通脹就發生。這就叫輸入型通脹。對于土耳其此類國家,就是如此。
可是,一定要用美元嗎?我們還是再次強調,貨币是一般等價物,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之前是大家認美元是因為拿美元可以全球購買,可現在不行了,比如不能買俄羅斯的能源。随着制裁增多,越來越多的東西不讓買或買不到。如果貨币不能交換東西,為啥還要這個貨币?直接和賣家交易不香嗎?當用美元買到的東西占比越來越少,那通脹率自然就會下降。對了,簡單的說,隻要和美西方漸行漸遠,就能改善通脹。土耳其怎麼做的,被經濟學人廣泛嘲諷的埃爾多安經濟學是什麼?
土耳其股市近日大漲,一年以來持續上漲創曆史新高。那最近發生了什麼事呢?就是土耳其同意和俄羅斯合作,在土耳其境内共建天然氣供氣樞紐。我們之前講,過去全球貿易都以美元計價。就拿天然氣來說,以前即使進口的是俄羅斯的天然氣,土耳其也掏的是美元,俄羅斯也收的是美元。假設1立方氣1美元,1美元等于10土耳其裡拉。經過美元加息,美元上漲,包括裡拉在内的全球貨币貶值,1美元假設變為20裡拉。那土耳其就需要拿20裡拉換1立方氣,通脹就增長了100%。但俄羅斯的氣不讓賣了,必須買美國的,美國1立方氣4美元,那就是80裡拉,漲8倍。
反過來俄羅斯這邊,假設1美元等于5盧布,假設俄羅斯沒有被制裁,還是正常交易,盧布也貶值,假設1美元等于10盧布。俄羅斯1立方氣還是賣5盧布,隻能收0.5美元。那也就是說,在美元主導的體系中,同樣買賣1立方氣,買家土耳其要多花一倍錢,10裡拉變20裡拉,而賣家俄羅斯要少收一半錢,從1美元變為0.5美元。這是玩啥呢?所以,俄羅斯被制裁後,宣布不接受美元、英鎊、歐元,天然氣盧布應聲而起,不但沒有貶值,反而在主要經濟體貨币面對美元貶值之際,一枝獨秀,大幅升值。升值到連美元的錨定石油都不淡定了,中東國紛紛背叛,公開稱不再服從美國号令。拿俄土來說,直接交易,你還是掏10裡拉,我還是賣5盧布,不再接受美元盤剝,何樂而不為?那就氣這項,還存在通脹嗎?所以我們說,遠離美元,遠離通脹。當然,土耳其畢竟是北約成員國,所以直到今天才下定決心,公開和俄合作,能源問題解決甚至還能轉出口賺錢,通脹根源緩解,經濟預期向好,股市自然上漲。
反觀西方,在一系列措施下,通脹紛紛來到新高,國債大跌。我們看下日本和英國。日元兌美元貶值到150,日本國債已經幾乎喪失流動性。簡單說,就是日本躺平了。隻有人賣日元,沒有人買日元。不禁讓人想起就在兩三年前,還有無數的人大談日本先進、文明,并大肆号召抄底日本資産。不知道現在安否?對于美國來說,一東一西,除了這個在亞洲的離島,再看在歐洲的離島英國,也是英鎊與國債齊跌。可憐超級粉絲首相剛剛上台就下台。熱臉貼了冷屁股,這樣以後還怎麼做粉絲?
所以你看呀,跟着加息的,一個也沒解決通脹,還愈演愈烈。日本是加不動了,因為日債早就沒啥人買了,都是日本央行自己在買,日債現在一半都是日央行買的,難道給自己加息?加也行,你再印日元自己還,那貶值到150才到哪?英國央行呢?則是還不甘心,扭扭捏捏拿着百年金融中心的勁,不肯大肆購債。但除了給女首相尴尬,遲早也隻能步日本央行的後塵。所有的這一切,土蘇丹是想通了。所以,學點西方金融學,就想指點江山,把自己當專家,隻會加息那一套,下場還能比日本和英國強?你當我還是蘇聯呢,說啥信啥?土國央行長要就會這個,早走不送。西方話術不就是說加息才能留住資金嗎?我倒問你,利息誰給?國家級的p2p,就能玩了?實體不行,撐多久?遲早反噬。硬撐,那就是自己印錢買,不就是先日本,後英國。通脹不更猛才見鬼。
綜上,我們一直講解決通脹必然是回歸實體,增加供給。實體能經受大幅加息嗎?當然不能。減息才是唯一正途。當然,這樣的話,追求套利的金融資本會走,外資越多的國家短期負面影響會越大,各國也會權衡政策。但最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該走的就走吧,事永遠是留下的人幹出來的。産業資本會受益減息。一句話,不要強留要走的,而是傾心留下的。就像我國,幾十年來,出走的所謂高級人才還少嗎?事不都是留下的人幹出來了嗎?留下的才是基本盤。
面對重新上漲的油價,白宮表示将從戰略石油儲備中釋放1500萬桶,到油價低于72美元時,美國将補充戰略石油儲備。受此消息影響,石油價格不降反漲,美歐股市普跌,美債更被瘋狂抛售,美債收益率一度觸及15年以來的最高點。白宮着急呀,中期選舉在即,油價再壓不下來,怎麼給選民解釋?可市場不給面子,因為你那點釋放相比歐佩克的減産杯水車薪,而且,儲備空了怎麼辦?你設定個價格低于才補,這不又是等于歐盟給俄羅斯限價,人家就不聽你的,你怎麼辦?就不補了?不補了更沒有儲備。你油箱空了以後,是誰求誰?當然,白宮顯然顧不了那麼多了,中期選舉最重要,油箱空了那是以後的事,現在就是涸澤而漁,也要幹掉油價。可惜,土俄合作、沙特要重估與美關系,國内的油商又是共和黨勢力。你要硬幹,隻能是彭博社刊發出的經濟模型預期,即美國經濟在1年内衰退的概率是100%。也就是說,供給問題解決不了,隻能掐死需求,可不是必然衰退。還是那句話,人都死了,油一定就富餘了,一定能降價。可這條路真能走下去嗎?
當然不可能,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德國這不是打算11月來了?至于美國,馬上面臨中期選舉,我們可以預測,白宮既然解決不了問題,唯一的方式隻能是甩鍋。所以,第一,美聯儲沒有退路。一方面直到明年一季度,通脹仍是下不來,然後到明年二季度,因為今年的高基數,通脹增速才會下降。另一方面,大幅加息不僅解決不了通脹,市場也承受不起。因此我們可以安排下美聯儲的劇本,就是:目前需要繼續加息,但沒必要也不敢加太大,比如緊接着的加息不會加到100基點,仍然會是75個基點,硬着頭皮再下一次加50基點,整體基準利率到達4.5%以上。然後通脹數據同比轉低,有了台階,開始寬松。第二,經濟數據不好看,不能說自己無能,隻能說因為有壞人搗亂。因此對中、俄等國,隻會更加兇狠,對歐洲的抽血也會更加嚴重。因此我們也能設計下話術,就是到時候說:你看,雖然咱們經濟不好,但歐洲更差呀,自由世界有危機,是因為有邪惡勢力呀。簡單說,雖然我讓你們損失了100,但要不是我領導自由世界抵禦邪惡,你們會損失1000啊。這就轉過為功了。
看透西方的操作,我們就清楚了,我們的經濟學,是要寫在大地上的論文,是實幹出來的幸福。我們是發表不了研究貧困的論文也沒得到諾貝爾獎,但我們真真切切的解決了數億人的貧困。我們也沒有研究金融危機的數不盡的論文還是沒有得到諾貝爾獎,但我們沒有發生金融危機。那麼你說,是一個脫貧村長更有資格說經濟學呢?還是一群鹦鹉學舌的所謂經濟學家更有價值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