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女人命好的,一生跟一個男人;命不好。便跟很多個男人。”如今時代變了,生活明明更好了,但是,為什麼想結婚的卻越來越少?
《中國統計數據年鑒2018》數據顯示,2017全國15歲以上未婚人口總數為2.15億(其中男性1.27億,女性0.88億),加上離婚人數,單身人口達2.4億。
登記結婚數從2013年開始,呈直線下降趨勢,到2017年已降至7‰。2018年結婚率僅為7.2%。
重讀《胭脂扣》,猛然發現,愛情裡的真相,古今都一樣。書中揭露的三大愛情真相,告訴了我們為何如今結婚率越來越低。
下面,我們先說說書中的主要情節,《胭脂扣》是一部讓人讀起來感到悲傷的小說,僅僅8萬字就滲透着無奈,讓讀者經曆了一次生命與愛情的追問。讀來感覺不快這是因為作者塑造的人物太過真實,故事中的愛情令人唏噓。
胭脂扣講述了一個故事。書中的“我”遇到了一個叫如花的女人,前來登報尋人。他要找的人叫陳振邦,人稱十二少。後來,相處之中“我”發現了如花是一個鬼,已經死去許久。而十二少是有錢人家的少爺。因為愛上了青樓女子如花,家中人反對,于是他為了如花離家出走。可是從小養尊處優的十二少,并沒謀生手段。于是他去做戲班的戲子,卻紅不起來。紅不起來的戲子無法為生,遂心灰意冷,深染煙霞癖。
最後,家裡母親看到十二少的近況,說動他回到陳家。十二少想要回去了,與如花分手。如花相約十二少殉情共赴黃泉。結果,如花去世了,十二少卻沒有吞下煙膏,留在了世上。如花等了半個多世紀。最後賭上來生七年陽壽,隻為重回陽間七日,尋找十二少。
書中的故事為我們揭示了三大愛情真相,第一,兩代人的觀念差距會傷及愛情。第二,愛情從來離不開經濟基礎。第三,男女對待愛情的差異太大。
兩代人的觀念差距會傷及愛情
十二少一開始對如花,不是沒有動情,不是沒有用心。十二少買醉塘西,眷戀如花。送了如花一個生花紮作的對聯花牌。上書:“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除了有情調,還會送情書,送各式禮物:芽蘭帶、繡花鞋、襟頭香珠、胭脂匣子、珠寶玉石。隻差沒有送來百貨公司新進 的名貴銅床。最後十二少。還是盡力籌措了200多元不菲之數購買了大銅床,送至如花香巢。
這樣的愛情開始總是令人羨慕,最後卻也輸給了血淋淋的現實。
十二少的魅力是來源于祖上的,譬如錢、店鋪、一個指腹為婚的妻子。
可是如花不信邪,鼓起勇氣,穿着樸素。親自去求陳翁,請求成婚。陳老太拿出了撅頭掃把驅趕如花。從此以後,十二少偶爾做了一單虧本生意,就要迷信邪花入宅。大家将它視為眼中釘。十二少為了如花,離家出走。
其實我們這個時代也是一樣的。經濟越來越發達,年輕人成熟的越來越晚,成長期也越來越長。
這個現象的另一面就是:許多年輕人在成家方面,其實是需要父母補助的。
生了孩子,需要父母帶,買房子,需要父母補貼。
有的時候年輕人不要說反哺家庭,就是連自己,都無法做到經濟獨立。
所以,當父母開始反對年輕人愛情的時候,許多人根本沒有與之抗衡的能力。而結婚有一所房子成為了婚姻的标配。
說來說去。時代雖然變了,可如果子女做不到獨立,父母想要控制子女的婚姻的話,依然有着絕對的控制權。
很多老一輩人是經曆過餓肚子年代的,對于他們來說婚姻更多的是搭夥過日子。
而如今長大的一代人要求已經不是随意找個人搭夥過日子。
看電影我一個人也可以看,我是想找一個能夠與我交流電影心得的人。
兩代人的隔閡不能消除,難免出現父母幹預子女婚姻自由。
愛情從來離不開經濟基礎
如花和十二少的悲劇,歸根結底還是沒有錢。之前,如花和十二少可以愛得輕輕松松,很大程度上是憑借着十二少的家庭。當十二少要完全背離了家庭的時候,兩個人無法生存,連租房子建一個愛巢都不敢。
十二少住進了如花的寨子裡面。他們為什麼不能去租房子,是怕不能挨窮嗎?不是,是不敢。怕二人為此形容枯槁。三餐不繼,相對垂淚。終究貧賤夫妻百事哀。脾氣越壞身體越差,變成怨偶,一點點意見并冒得雞犬不甯。各自以毒辣言語去傷害對方的自尊,于是再後悔。
我為什麼為你放棄錦衣玉食嬌妻愛子,我又為什麼為你而虛耗青春?
讀書時學過一句話:叫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經濟基礎的愛情,終究會被現實打得七零八落。
《歡樂頌》中有這樣一段,安迪說:“包奕凡有說過要跟我結婚嗎?我們從來沒有商量過這件事情。”包媽說,“你跟我兒子談戀愛不為結婚為什麼?”安迪說,“這個可能又有中西方沖突了,我就不知道怎麼跟你解釋,因為我怕我中文表述不太好。要不然你還是去問包奕凡吧。”
站在包總媽媽的角度,她是無法理解安迪這種可以談戀愛但是不一定要結婚的想法。而站在安迪的角度來看,結不結婚,對于她來說不重要,結婚并不是她人生的必經之路。
安迪能做到這樣是因為她有這樣的家底和經濟能力。
經濟隻有足夠獨立,在選擇的時候才可以跟着本心。不是像如花說的那樣,“命好的,跟一個男人,命不好的。便跟很多個。”
男女對待愛情的差異太大
《胭脂扣》之所以取名叫《胭脂扣》。選的是十二少送給了如花一個胭脂盒。
書中描寫的胭脂扣,真是精美:
是一個景泰藍的小匣子子,雞心形,以一細如發絲的金鍊系着……上面镂了一朵牡丹,微微的绯紅着臉,旁邊有兩隻蝴蝶。藍黑的底色,捆了金邊。那麼小巧,真像一顆少女的心。按一按,匣子蓋彈開了,有一面小鏡。
如花不願意忘了十二少,所以就算死,也帶着信物——胭脂扣。
如花說這是十二少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即使死了,也不離不棄。”
那麼十二少呢?
書和電影不一樣,電影版的如花見到了十二少。書中的如花沒有見到十二少,是“我”見到了。
十二少收着1932年3月如花去世那天的《天遊報》,上面有一段小小的文字,“青樓情種,如花魂斷倚紅”。下面有小字“名妓癡纏,一頓煙霞永訣,闊少夢醒,安眠藥散偷生。”這段文字很重要。它告訴了如花,當初十二少沒有和她一起共赴黃泉。
那77歲的十二少是如何對待如花離世那天的報紙的呢?
“我”并不知道他就是十二少,我看到報紙向他買。他看“我”很着急,要“我”給1000塊錢,最後講成了300塊錢。他為此眉開眼笑,對于他來說這報紙隻是老廢物了。
太多的女人都喜歡把愛情放在了人生第一位,而男人卻更為現實一些。
從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之間沒得選擇權利。婚姻不管幸或者不幸都要撐下去勉強度日。
而如今,人的選擇多了。不幸就可以離開。
時代在進步,不少人在結婚前談過幾次戀愛。發現所想的愛情,并不是那麼容易獲得。自己又不願意将就,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單身。
如果當初的如花和十二少也相處得更久一些,如花看清了十二少的真面孔之後,是否會依舊會癡心相守呢?
《胭脂扣》用8萬字濃縮了一個愛情悲劇,放在了一個小人物如花身上。如花卻也是許多女性的縮影。
也許你的愛情遭遇了父母反對,也許你的愛情遭遇了貧窮的傷害,也許你的愛情遭遇了背叛。即便傷痕累累,也請繼續去相信愛情。
畢竟。如果相信的話,它就會存在那裡;如果不相信似乎愛真的就消失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