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時值63歲的趙孟頫為進之高士書寫了這卷小楷《道德經》,堪稱其小楷之精品。
【1】老子
【2】道可道,非常道
【3】名可名,非常名
【4】無名天地之始
【5】有名萬物之母
【6】常無欲以觀其妙
【7】常有欲以觀其徼
【8】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9】同謂之玄
【10】玄之又玄
【11】衆妙之門
【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2】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故有無之相生,
【4】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
【5】高下之相傾,音聲之相和,前後之相随。
【6】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7】萬物作而不辭,
【8】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9】功成不居。
【10】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1】不尚賢,使民不争;
【2】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3】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4】是以聖人之治也,
【5】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6】常使民無知無欲。
【7】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8】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1】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2】淵乎,似萬物之宗。
【3】挫其銳,解其紛,
【4】和其光,同其塵。
【5】湛兮,似若存,
【6】吾不知其誰之子,
【7】象帝之先。
【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
刍狗 chú ɡǒu ::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
魏源本義:“結刍為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
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牲畜(因為用不起豬、牛、羊等大的牲畜)。随着社會風氣的演變,人們漸漸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紮一隻狗形來代替(就相當于後來在拜祀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刍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2】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
【3】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
【4】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5】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1】谷神不死,
【2】是謂玄牝。
【3】玄牝之門,
【4】是謂天地根。
【5】綿綿若存,
【6】用之不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