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告訴你:杭州人愛半夜查公積金,深圳人夜宵結束最晚
本文作者:省情新媒體中心 李 欣
本文字數:1558字
1分鐘速覽版
1. 中國人入睡時間越來越晚,淩晨4點才真正夜深人靜。
2. 報告勾勒出的深夜城市性格,颠覆了不少人的傳統認知:北京是睡得最早的城市,杭州夜間買酒的人最多,成都夜間健胃消食片銷量最高……
3. 城市公共服務不再需要人們白天上門排隊,越來越多城市人利用夜間處理各種瑣事。
“睡什麼睡,起來嗨”,一度成為網絡最當紅的流行用語。如今,半夜不睡覺的城市人,能做的不僅僅是“爬上屋頂把心情哼成歌”。近日,阿裡巴巴發布首份反映中國城市深夜活力的“城市支夜”報告,報告以移動支付活躍度為指标,展現人們夜生活全景。手機裡的城市依舊在深夜忙個不停:24小時不打烊的公共服務,深夜值守的交通出行、醫療服務,街頭奔忙為城市帶來活力的小微碼商……
這份報告以支付寶、淘寶、口碑、餓了麼、菜鳥、優酷、大麥、淘票票等平台的數據為依據,不僅涵蓋了吃喝玩樂等消費場景,也包括城市各類公共設施和服務運行的狀态。數據顯示,中國人的入睡時間比想象得還要晚,深夜23點成為夜生活的活躍時期,而真正的夜深人靜則推遲到淩晨4點,這時整座城市才進入酣眠。
城市“夜性格”颠覆想象
向左滑動
這份“城市支夜”報告,重點考察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西安、成都、南京、武漢8個城市的深夜消費行為,結果顯示,很多城市呈現的夜性格颠覆了大家傳統的認知。
被譽為“世界一線城市”的北京,大多數人認為它是一座不夜城,然而數據顯示,北京人用于晚餐和夜宵的時間最短,結束也最早,晚上23點餐飲業的曲線就開始直線下降。北京人的入眠時間也最早,但淩晨5點就開始出門,宛如一座步入中年的城市。上海卻是一座名副其實的不夜城,數據顯示,淩晨4點,還有6%的上海人醒着,他們變身“買買買狂魔”,最愛購買電影票。
素來以“火鍋之城”著稱的成都,就連最受歡迎的宵夜也是火鍋,有意思的是,他們在吃火鍋的同時也不忘嚼上一片健胃消食片,其銷量位居全國第一;白天享受慢生活的成都人到了夜間對運動卻情有獨鐘,喜歡騎單車也熱衷于觀看體育比賽,頗有些“精分”的氣質。“南方人愛喝茶,北方人愛喝酒”,而從數據來看,盛産西湖龍井的杭州卻是夜間酒水消費最多的城市。
十三朝古都西安卻将傳統與潮流融合得天衣無縫,這也表現在他們的外賣點單上,最愛吃燒烤和西北菜但又熱衷咖啡,星巴克點單率僅次于北京。而另一中國古都南京在夜間俨然成為一座書香之城,24小時書店燈火不熄,閱讀不止,南京人夜間書店支付活躍度最高。深圳成為中國最不眠的城市,不僅夜宵結束時間最晚,看電影的時間也最晚,在零點影院還迎來客流小波峰。此外,深圳人“打車夜奔”的距離最長,平均打車20公裡,淩晨4點還有人在回家路上。
看一個城市的經濟活力如何,夜間經濟是一項重要的指标。在武漢的大街小巷集中着一群仍在努力賺錢的“碼商”(小微商家),據統計,從夜裡23點到淩晨4點,有7.1%的小商戶仍未打烊,為這座城市帶來更多活力。
公務服務成夜間生活标配
得益于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政府全面推進“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的政務服務改革,越來越多人開始享受到“網購式”移動政務服務帶來的便利,城市公共服務不再需要人們白天上門排隊。數據顯示,查詢交通違章、查社保、查公積金、生活繳費、預約挂号、申請貸款等已成為衆多城市人夜間生活的“标配”,忙碌的城市人利用夜晚的時間處理各種生活瑣事。
從數據來看,交通違章查詢受到多城熱捧,晚上21點到淩晨6點是查詢交通違章的高峰期;杭州市民最關心房價,夜間查詢公積金頻次最高;而上海人最喜歡在淩晨12點預約挂号,以免于“看病5分鐘,排隊3小時”的尴尬。
支付熱力圖背後,陪伴城市深夜日常的碼商群體引人注目。據網商銀行之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晚上19點至早上7點進行貸款的小企業已接近三成,單筆平均貸款額度高峰出現在晚上23點至12點,小企業午夜貸款模式全面開啟。從報告調研的8個城市來看,零點深圳碼商小微貸款進入高峰期,筆數位居八城之首,讓我們再一次見證了驚人的“深圳速度”。
從支付的活躍度來看,盡管近年來城市的半徑在不斷擴張,但由于移動互聯網服務的普及,城市中心和郊區之間的活力差異越來越小,甚至報告指出,上海、北京等地的市郊活力已超越老城區。
今日作者
圖片源自網絡
版權歸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END·
省情調研
關注民生 影響決策 服務社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