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最早提出社會主義概念的?近期,偶然翻到了馬廣盛所著的《社會主義資本論》(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一書作者在序言中介紹本書的内容時,首先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誰最早提出社會主義概念的?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近期,偶然翻到了馬廣盛所著的《社會主義資本論》(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一書。作者在序言中介紹本書的内容時,首先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社會主義為什麼來到世上?”
作者的回答是:
“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就是人們在生産生活中的事先條件是資本和勞動之間相互分離的關系:在勞動生産就業過程,商品價值産出的過程,又是勞動和資本這兩個當事人統一在一起,共同實現的事項;可是,到了生産結果出來時,到了産出的核心利益歸屬的時候,卻把兩個當事人在直接生産中統一在一起的關系又分離開來、讓資本當事人帶着利潤好處去生活去自由去民主發展,讓勞動當事人帶着工資好處去生活去自由去民主去發展;資本和勞動又把共同産出的排放污染和破壞東西扔給全社會、全人類‘公有’等。
一一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産方式,資本的前史的殘酷性不必贅述。
一一社會主義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來到世上的。……”。
很顯然,作者這裡所指的社會主義是指取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主義。我們就把它當作科學社會主義吧。
社會主義為什麼會來到世上?
馬克思恩格斯從不同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世界上會産生無産階級的運動?為什麼會産生共産黨這種體現勞動階級利益要求的組織?為什麼會暴發以推翻資産階級和其它剝削階級的革命?
這是因為我們通常所說的人性決定的。
“有産階級和無産階級同是人的自我異化。但有産階級在這種自我異化中感到自己是滿足的和穩固的,它把這種異化看做自身強大的證明,并在這種異化中獲得人的生存的外觀。而無産階級在這種異化中則感到自己是被毀滅的,并在其中看到自己的無力和非人性的生存的現實。這個階級,用黑格爾的話說,就是在被唾棄的情況下對這種狀況的憤慨,這個階級之所以必然産生這種憤慨,是由于它的人類本性和它那種公開地、斷然地、全面地否定這種本性的生活狀況的相矛盾。
由此可見,在整個對立的範圍内,私有者是保守的方面,無産者是破壞的方面。從前者産生保持對立的行動,從後者則産生消滅對立的行動”(馬克思恩格斯《神聖家族》)。
從這裡可以看出,是人的本性決定了無産階級,決定了勞動者必須起來鬥争,必須通過革命消滅私有制。“無産者隻有消滅自己現存的占有方式,從而消滅全部現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會生産力。無産者沒有什麼自己的東西必須加以保護,他們必須摧毀至今保護和保障私有财産的一切”(《共産黨宣言》)。
“從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産生的資本主義占有方式,從而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是對個人的、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第一個否定。但資本主義生産由于自然過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對自身的否定。這是否定的否定。這種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的生産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資本論》第一卷第832頁)。
在現代社會,在私有制的基礎上形成的是資産增殖的生産方式。在這種生産方式中,絕大多數工人的收入是作為成本、作為人工費用出現的,而企業經營的目标是成本最小化和盈利最大化。因此,企業愈是發展,工人的收入就愈會降低。因此,私有制經濟的大力發展必然會帶來兩極分化的結果,這已經為資本主義幾百年的發展曆史和實踐所證明,也為我國幾十年的實踐發展所證明。
相反,如果我們大力發展公有制經濟,采用消費價值的生産方式,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形式,按照“補償消耗的、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餘下都是自己的”模式進行生産成果的分配,我國的經濟就會在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從而使絕大多數人走向富裕。社會主義公有制所以采用按勞分配的方式,就是因為在生産資料公有制的條件下,勞動者在消費需要和勞動投入方面存在着差别,按勞分配正是為了反映這種并在分配上體現由于這種差别而形成的不同的利益要求。社會主義公有制不是否定個人利益的所有制形式,而是體現個體利益的形式,它與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區别在于:它是體現絕大多數人個體利益的形式,而不是體現少數人的個人利益的形式。因此,消滅私有制,實現公有制是照顧絕大多數人的人性化的客觀要求。
了解經濟學的人都知道,有一個“經濟人”的假設。“經濟學的假設不止一個,但是最基本的隻有一個,這就是‘經濟人’假設”(《教你認識經濟學》第12頁。叢書組委會編著,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2年6月出版)。所謂經濟人假設,是把人抽象為利己主義、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這是經濟學研究問題的出發點。同樣從經濟人假設出發,對于資本主義生産方式,對于剩餘價值的生産方式,資産者和無産者受着不同的利益待遇,有着不同的利害感受,從而會産生相互對立的意志與行為。這就是階級矛盾的形成和發展的必然性。正是這種基本矛盾的必然性,導緻了無産階級運動的必然性,導緻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必然性。于是,無産階級運動風起雲湧,社會主義革命必然地産生了。
人都是自利的。“在經濟學世界裡,每個人做事情都是為了有利于自己。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人們所從事一切活動的目的是個人利益最大化,總結起來,所有人都自利的”(同上書第13頁)。但資本主義生産方式卻是僅僅有利于資本家、股東等少數資産所有者;同一種生産方式,兩樣的産權型企業,對資産者而言是不斷增加的财富積累,對無産者而言卻是貧困的再生産!正是基于這種現實的人性,正是基于對這種生産方式實質的認識,于是,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在共産黨領導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不斷鬥争。這種鬥争首先在俄國取得了勝利,然後又在東歐、中國等東方國家取得了勝利。
“‘經濟人’是經濟學的根基,沒有‘經濟人’假設,就不能正确認識經濟規律”(同上書第16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立者,馬克思恩格斯正是基于這一人性的自利性,認識了資本主義社會兩個階級矛盾的産生和發展;正是基于這一人性的自利性,馬克思在資産階級古典經濟學的基礎上認識了剩餘價值規律,認識了在這一規律作用下的資産階級社會滅亡的必然性和社會主義産生的必然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