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澳大利亞日子可不好過,突如其來的特大暴雨襲擊了澳大利亞東部,新南威爾士州地區連續三天持續不斷地強降雨導緻河面水位上漲,超過35個社區被洪水隔離,各種救援超700次,直接損失超過20億澳元,這場洪災預計将會有超過5萬人流離失所,而這場災害何時休止,澳大利亞政府上下誰心裡也沒底。
受這次洪水影響的不僅僅是人類,各種動物也受到了影響。随着水線的上升,尋找幹燥落腳點的蜘蛛開始大批湧進民居,而蜘蛛并不是唯一在洪水中尋求庇護的動物,蛇類也成了水災的受害者,甚至有民衆劃船時也會遇到試圖爬上船的蛇。
但是洪水之下,鯉魚卻借着這次機會開始了它們新一輪的擴張,原本隔離在各種防護網、封閉湖泊、河道中的鯉魚在洪水的幫助下紛紛獲得了解脫,根據澳洲鯉魚控制計劃的研究人員提供的數據來看,一直以來澳大利亞約2億條規模的鯉魚,經過這一次的栖息地變更,其數量可以達到恐怖的3.6億條,原本的鯉魚僅僅是泛濫,這一次可真有種不受控制的趨勢了。
澳大利亞的鯉魚可不像我們國家一樣,鯉魚到了國外那就是另一副面孔了。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為了能更好地掌握當地的鯉魚數量,專門設立了4831個地點,其中包括河流、湖泊、濕地和溝壑區等環境,對鯉魚的數量進行系統的統計和分析。
據環境研究所首席科學家Jarod Lyon所說,對這些地點的研究發現,鯉魚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亞的東部,占據了54%的濕地以及97%的大河,這次澳大利亞東部的洪水過後,鯉魚占據的水域肯定會更大,給出的3.6億條的規模并不是空穴來風。
為了更加立體地測算這些鯉魚帶來的危害,研究人員統計了每公頃鯉魚的重量,其結果是這些鯉魚在環境中的比重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當地水生生物的的生存,部分濕地的鯉魚數量,竟然每公頃高達1000公斤!可想而知,這些鯉魚造成的危害有多嚴重?因此,澳洲政府開始 實施清除鯉魚計劃。
最早在2012年,一名叫Kym Manning的當地人舉辦了一場民間釣鯉魚比賽,當時鯉魚在那裡已經有泛濫的傾向了,這次釣魚比賽共有350名釣魚愛好者報名參加,吸引他們的是比賽的冠軍将會獲得豐厚的獎金和榮譽證書,随着釣鯉魚比賽名氣不斷擴大,在随後的幾年時間裡,參賽的人員不斷增加。
據組織者透露,在2015-2016年度的釣鯉魚比賽大約有400多名選手參加,比賽時間定為9個小時,而釣獲鯉魚總條數為1.66萬條,平均每人每個小時中魚4.6條,釣魚愛好者熱情高漲,澳洲政府看到了釣魚比賽可以調動人們消滅鯉魚的熱情,為此,澳洲政府也開始參與到消滅鯉魚計劃當中。
不知道澳洲人是不是來我國的垂釣園取了經,去年澳大利亞政府将一條植入芯片的鯉魚放生到了帕拉瑪塔河中,并聲稱若能将這條“标魚”釣上來,将會獲得100萬澳元的獎勵,折合人民币446萬,重金之下必有勇夫,這種刺激下釣手們釣鯉魚的熱情更加高漲了,隻是今年的洪水不知道把這條身價不菲的“标魚”沖到了何方,導緻釣魚人看着數量猛增的鯉魚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我國釣手有話要說鯉魚在我國的釣手圈子并不是太有名氣,因為我國的鯉魚很少有成年大型鯉魚,鯉魚需要3年才能達到性成熟,平均體長在35厘米左右,根本不滿足釣手們的巨物欲,所以在我國鯉魚的風頭都被草魚蓋過去了。
釣手對朋友說今天中了條鯉魚,朋友們可能不會太吃驚,因為鯉魚多重大家心裡都有個上限,但是如果釣手對朋友說今天中了條草魚,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過澳大利亞的鯉魚可算是刷新了我國釣手們的認知。2015年8月,釣魚愛好者斯坦納在悉尼的百年紀念公園釣獲一條0.89米的鯉魚,重達19.7千克,整個溜魚過程長達3個多小時。2017年6月,堪培拉南部垂釣愛好者者傑弗裡·莫菲特在圖格拉農湖中釣到了一條15.5千克的鯉魚。
2020年我國釣魚産業規模已經在千億左右,要是問魚獲釣手們可能不敢多說,但是問到裝備和理論知識,那絕對個頂個的“專業”,如果有機會能到澳大利亞去一顯身手,絕對不是一小時隻上魚4.6條這種水平了,而且根本不需要什麼價值不菲的“标魚”來調動釣魚熱情。
不過這都是我國釣手的單純幻想,現實中是禁漁令後站在河邊用魚竿放風筝的大爺們。
不由得感慨這資源太不平均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