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制水磨石地面,适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築普通及高級現制水磨石樓地面工程
1.材料要求(1)水泥:深色水磨石宜用425标号以上的矽酸鹽水泥,普通矽酸鹽水泥或礦渣矽酸鹽水泥。美術水磨石用425号以上白水泥或彩色水泥。(2)砂:中砂,過8mm孔徑的篩子,含泥量不得大于3%。(3)石渣:水磨石面層所用的石渣,應用堅硬可磨的岩石(白雲石、大理石)加工而成,其粒徑除特殊要求外,一般為4~12mm。(4)玻璃條:平闆普通玻璃裁制而成,3mm厚、10mm寬長度以分塊尺寸而定。(5)銅條:1~2mm厚銅闆,裁成10mm寬,長度以分塊尺寸而定,經調平使用。(6)顔料:采用耐光、耐堿礦物顔料,其摻量宜為水泥用量的5%,且不得大于水泥用量的12%。(7)其他:草酸、白蠟、22号鉛絲。
3.作業條件(1)施工部位結構驗收完,并做完屋面防水層,牆面已彈好+50cm标高水平線。(2)安裝好門框并加防護,堵嚴管洞口,與地面有關的各種設備和埋件安裝完。(3)做完地面墊層,按标高留出磨石層厚度(至少3cm)。(4)石渣應分别過篩,并洗淨無雜物。
(1)基層處理:檢查基層的平整度和标高,凸出處進行處理,對落地灰、雜物、油污等清除幹淨。
(2)澆水潤濕:地面抹底灰前一天,将基層澆水潤濕。
(3)拌制底子灰:底子灰配合比,地面為1:3幹硬性水泥砂漿;踢腳闆為1:3塑性水泥砂漿。要求配合比準确,拌合均勻。
(5)底灰鋪抹:在裝灰前基層刷1:0.5水泥素漿。
1)按底灰标高沖筋後,跟着裝檔,先用鐵抹子将灰攤平拍實,用2m刮杠刮平,随即用木抹搓平,用2m靠尺檢查底灰上表面平整度。
2)踢腳闆沖筋後,分兩次裝檔,第一次将灰用鐵抹子壓實一薄層,第二次與筋面取平,壓實用短杠刮平,用木抹子搓成麻面并劃毛。
(6)底層灰養護:底層灰抹完後,于次日澆水養護,視氣溫情況,确定養護時間及澆水程度,常溫一般要充分澆水養護2d。
4)分格條應按5m通線檢查,其偏差不得超過1mm。
5)鑲條後12h開始澆水養護,最少2d,在此期間嚴加保護,應視為禁止通行區以免碰壞。
3)鋪石渣灰:先把地面底層養護水清掃幹淨,撒一層薄水泥漿并塗刷均勻,随即将拌好的石渣灰先鋪抹分格條邊,後鋪入分格條中間,用鐵抹子由分格條中間向邊角推進、壓實抹平,罩面石渣灰應高出分格條1~2mm。
4)抹平滾壓:水磨石面層裝入,推平、抹壓後,随即用滾碾橫豎碾壓,并在低窪處撒拌合好的石渣灰找平,壓至出漿為止;2h後再用鐵抹子将壓出的漿抹平。
(9)磨光酸洗:
1)水磨石面開磨前應進行試磨,以不掉石渣為準,經檢查認可磨後方可正式開磨。
第二遍,同樣的方法磨完第三遍,用油石出光打草酸,用清水擦洗幹淨。
(11)冬期施工:
1)冬期施工現制水磨石時,環境溫度應保持+5℃以上。
2)冬期施工底層灰不得澆水養護,正溫度條件養護3~5d,面層石渣灰10d後方可磨光。
5.質量标準
4)樓梯和台階相鄰兩步的寬度和高差不超過10mm。棱角整齊,防滑條順直。
5)地面鑲邊的用料及尺寸符合設計和施工規範規定,邊角整齊光滑,不同面層顔色相鄰處不混色。
(3)允許偏差項目:見表4—5。
6.成品保護
7.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4)倒泛水:沖筋後進行檢查,拉線找好泛水,坡度應符合設計及施工規範要求,
(5)面層石渣粒不勻:石渣規格不好,石渣灰拌合不勻,鋪抹不平,滾壓不密實。認真操作每道工序。
(6)強度偏低:嚴格掌握配合比,拌合均勻,拌合好的灰應掌握鋪抹滾壓時間,注意養護及管理。
(7)分格條掀起,顯露不清晰:分格條應鑲壓牢固、平整,石渣灰鋪抹後,滾壓應高出分格條,高度一緻,磨光嚴格掌握平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