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高考物理試題中,“力學實驗”和“電學實驗”都是必考的重點和難點。大部分同學總是出現各種各樣的失分,能得到滿分的都是高手了,這些失分有非智力因素失分,也有知識或方法沒有掌握住導緻失分。
怎麼才能一舉突破這兩大重難點呢?方法是有的,那就是在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抓住兩種實驗的關鍵點,同時靈活運用,不死記硬背,就能達到理想效果,這兩種實驗的關鍵以及易錯點、突破口分别如下——
一.“力學”實驗基礎——“紙帶”
高中物理幾乎所有的重要力學實驗都與“紙帶”有關。
其中“逐差法求加速度公式”以及“某一點的瞬時速度公式”學生都已經熟悉,但是對公式的理解和運用一定要深刻到位,不能死套公式,要注意以下幾點:
(易出錯以下四點)
(1)單位cm-m(請看上面第四幅圖)(審題時一定要看清楚單位是什麼,計算時要化成國際單位)
(2)距離——必須是真實的位移之差。(請看上面第四幅圖)(題中給的位移是相鄰兩點之間的?還是從第一個點開始的位移?)
(3)時間——是否有四個點未畫出(是0.02s呢?還是0.1s呢?)
(4)是否要求保留有效數字。
二. “電學”實驗基礎——兩個選擇:“電路選擇”和“器材選擇”。
電學實驗是高考的重點和難點,主要突破口包括如下:
1.電路選擇:(電路兩個基本問題)
(1)“分壓式”、“限流式”的選擇——
①看滑動變阻器與待測電阻的大小關系:
●若R滑《R測 ,選擇分壓式。否則限流式。(隻有這樣,滑動變阻器的調節作用才能更大;否則滑片移動時,電流和電壓幾乎不變,不利于實驗測量讀數。)
②以下三情況必須用分壓式:(若不采用分壓式,則無法滿足以下三種情況)
●題中要求“U或I必須從零開始”;
●要求“電壓、電流的調節範圍要大”;
●題中有“伏安特性曲線”或要求畫出“伏安特性曲線”。
(2)“内接法”、“外接法”的選擇(特指電流表的内外接,目的是為了讓電表示數更接近真實值)——
①●若“電壓表”的阻值滿足遠“大”于待測電阻的阻值,則電流表“外接”;
●若待測電阻的阻值滿足遠“大”于“電流表”的阻值。則電流表“内接”
(或者簡單來說待測電阻是大電阻,則内接;待測電阻是小電阻,則外接)
②比例法:若“電壓表與待測電阻的阻值之比”大于“待測電阻與電流表的阻值之比”則電流表“外接”
③待測點試探法:電壓表的示數變化比較“大”,則電壓表就靠近待測電阻,即電流表“外接”。
三法中,比例法最常用、有效、方便。(“遠大于”是指10倍及以上)(技巧——“誰”“大”,“誰”靠近待測電阻。)
2.器材選擇:
(1)安全性,不能超過各個電表的量程。
(2)必須使各表的指針指在中央刻度附近。
物理學習有方法有技巧,更多的是要努力要勤奮和認真的态度。更多技巧方法在前面已經發布很多。更多物理知識也會在以後陸續發布,
本文原創!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