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爆個大冷大冷的知識點:“滿漢全席”這個叫法,從出現到清朝滅亡也不過二十多年的時間。
皇帝裡面,估計也就載恬(光緒帝)和溥儀吃過。康熙和乾隆二位爺是沒有這個口服的。電視劇又一次騙了你我去穿越。
不過,清朝的皇室是滿人,而當時中國百姓絕大多數都是漢人,所以“滿漢一體”這個概念在清朝初年便體現在了餐桌上。
清初皇家主要吃“滿席”,但是賣相麼,全是容嬷嬷,說錯了,是饽饽,和窩窩頭特别像的那個東西……倒是很适合今天輕餐的标準,大粗糧。
當時滿席分為六等,但最好吃的前三等,是給死去的皇帝皇後用的……不死還真吃不着。
活着的皇帝隻能吃第四等,估計吃的時候都有心理陰影。像衍聖公這麼大的腕,也隻能吃第六等。如果冒死吃第五等,是至少要被批評的。
當時的“漢席”,比滿席出道早很多年,明朝光祿寺保留下來的菜單就是漢席,也是分三等,主持禮部考試的考官和中舉者才能吃一等。真讨厭,吃貨還必須學習好,學不好的不讓吃。
康熙爺的時候,江山穩固,社稷安定。治天下還要靠讀書人齊心協力,不能隻捧滿人。于是設了“恩榮宴”,宴請滿漢大學士,康熙爺賜酒,内大臣佟國綱陪酒,菜是漢席,面類主食都是滿饽饽。
這是滿漢兩席第一次在官方場合出現在一起,算是滿漢全席的前身。
後來經過乾隆、慈禧、鹹豐等一路大吃貨的推廣,才發展成為今天的滿漢全席。
标準的滿漢全席108道菜,南菜54道:30道江浙菜,12道閩菜,12道廣東菜。北菜54道:12道滿族菜,12道北京菜,30道山東菜。
如此多的名菜,分三天吃完。滿漢全席菜式有鹹有甜,有葷有素,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山珍海味無所不包。
具體的内容可以參考相聲貫口中的《報菜名》,就是根據滿漢全席寫的。後來的馬三立大師,由于是回民,還寫了一個清真版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