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上第一台車面世時,采用的就是後輪驅動形式。可随着“萬向節”的發明,車輛前輪在具備了驅動車輛能力的同時,也讓後驅這種最“原始”的驅動方式變得愈發稀少。想當年20多萬在國内還是有很多後驅車能選的,可到現在它們卻無不面臨着停産、退市、改前驅這三個基本操作步驟。
最終當消費者再打算花20萬元購買一台後驅車時,便會出現這樣一個問題,車呢?這時凱迪拉克這個經常劍走偏鋒的百年品牌站了出來,推出了一台和已經退市的銳志價格相仿的CT4,試圖告訴消費者,不要再緬懷10年前20多萬買後驅車的時代了,現在也可以!
可衆所周知的是,雖然現在有了20多萬元購買後驅車的選項,但根據以往的經驗,這個價格的後驅車往往都是被巨大傳動軸占據車内空間的買菜車,所謂的駕駛樂趣往往都隻能體現在嘴上,而非山路或是賽道,那麼這台凱迪拉克CT4也會是如此嗎?
從我試駕了200多公裡的崎岖山路上來看,CT4并沒有像以往20多萬元的後驅車那樣隻是一台更換了驅動方式的買菜車,那具體這台車有多強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首先,最合我心意的就是CT4的轉向手感标定。舒适模式下,更好的轉向中心感可以獲得四平八穩的高速駕駛感受,與此同時,轉向的阻尼标定除了低速略沉外,也絲毫挑不出任何毛病,對于一台需要兼顧日常買菜的車來說,這樣的轉向手感已經近乎于完美。
但最令我吃驚的,其實還是CT4在運動模式下的轉向系統标定,它呈現出了一種與舒适模式截然不同的轉向手感。舒适模式下原本強烈的中心感,在打開運動模式後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更小的虛位。要想略微調整車頭指向,隻需要手部微微一動,車頭就會做出與你預期一樣的方向響應。完全不用擔心在很多車型上拿不準打多少方向的問題,因為車頭永遠都是在同步跟着你的手部動作變化。
此外無論是高速還是低速行駛,沉重的轉向阻尼也始終會伴你左右。面對這樣的轉向精準度以及車頭指向性,你完全可以讓CT4在山路上走得行雲流水,毫不拖沓,猶如一個進山送豆腐10年的老手。
能讓CT4在山路中保持悠然自得的駕駛狀态,還得感謝另一個功臣--刹車踏闆。老司機們應該都知道,德系車的前段制動力度相對靈敏,一些日系和美系車則會擁有一段沒有制動力度的空行程。但作為同為美系車的全新CT4,在E-Boost電動制動助力泵的加持下,卻擁有了一種可以媲美賽車模拟器壓力踏闆的刹車腳感。絲毫沒有虛位的行程以及十分線性的制動力曲線,可以讓駕駛者輕而易舉地控制車輛在入彎前的制動力度,同時讓你每次踩下刹車都是一種享受。
如果你的駕駛技術足夠高超,右腳足夠靈活的話。那這套刹車踏闆的調校還會極大程度降低TrailBraking(循迹刹車)的實操難度,重量轉移自然也會更加得心應手,CT4的彎道極限表現也會因為使用Trail Braking的關系得到提高。而在日常駕駛時,線性的制動力度也可以讓你在刹車時更加平穩,新手秒變十年老司機!
說完了給出好評的轉向手感和刹車腳感,是時候來談談凱迪拉克以往車型最大的硬傷--變速箱了。此次全新凱迪拉克CT4依舊使用的是通用集團自己的8AT變速箱,而非CT5上那台與福特聯合開發的10AT。但你們可不要想當然地就以為這台8AT會非常糟糕。首先得益于變速箱程序上的優化,相較于原來ATS-L接近2秒的降擋響應來說,此次CT4的降擋響應明顯更加迅速了一些,雖然達不到頂級變速箱的速度,但已經可以追平市場平均水準了。
在跑山的過程中,起初我打算使用方向盤後方的金屬換擋撥片,來提高車輛對于換擋的響應。但說句實在話,CT4的手動模式實在不太伶俐,每一次換擋都會讓你感覺撥片與變速箱之間有着不小的“網絡延時”,所以在攻了十幾個彎之後,我便讓變速箱回到了降擋響應隻有平均線水準的自動模式。
但當我在一條長直道将油門踩到底并觸發了Kick-down按鈕2秒後,行車電腦突然出現了一行字,上面寫着:“性能換擋啟用”,與此同時下方也亮起了一個綠色的齒輪圖标。
在開啟了“性能換擋”模式之後,這台CT4在彎前制動時不僅不會像之前那樣讓轉速掉至2000轉,同時還會自動進行降擋并補油!而在出彎後,變速箱還會根據你的油門深度,來判斷是在5000轉升擋還是保持到轉速紅線再升擋,而隻有當系統監測到駕駛員不再激烈駕駛之後,“性能換擋”模式才會自動關閉,可以說這套變速箱邏輯絕對是你日常激烈駕駛時的好夥伴!但略顯可惜的是,這套“性能換擋”模式隻能通過油門踩到底,觸發Kick-down按鈕後才能開啟,也就是說不踩一腳地闆油是很難啟動的。
至于這台8AT在日常代步買菜情況下的表現,其實它都十分像一台CVT變速箱,平順且不太像AT變速箱那樣,經常出現轉速的上下波動。
這台代号為LSY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變速箱同樣有意思。它擁有237匹的最大馬力以及350牛·米的扭矩。不過當你在駕駛CT4時,卻很難體會到237匹馬力本應帶來的澎湃加速感。這主要是由于這台LSY發動機并沒有像一般渦輪機那樣擁有一個十分陡峭的扭矩增長,所以在實際體驗上并不會有那種渦輪機的暴躁感,反倒是有一種大排量自吸發動機那種很有底氣的感覺。
與此同時,CT4也搭載了和CT5一樣的發動機聲浪模拟系統。但CT4在聲浪模拟的調校上明顯要好過CT5,無論是升擋造成的動力中斷還是降擋補油,模拟聲浪都可以很好地跟随轉速表和發動機的節奏“演奏”出來,毫無違和感。隻不過比較有喜感的是,這套聲浪模拟的是大排量自吸的聲音,而這台CT4車外的真實發動機聲浪卻更是像尖銳的機械增壓,此時再回想到這台發動機的渦輪增壓身份,總感覺有點大雜燴的意味。
最後咱們來聊聊這台車的底盤表現。不得不說,通用似乎重新找到了調校一台車的方式方法,最終讓CT4在沒有電磁懸架的支持下,也能在操控和舒适之間拿捏得恰到好處。無論是車輛側傾還是前後俯仰,抑或是長波起伏路面,避震筒與彈簧之間的配合都恰到好處,能夠很好地抑制住車身。與此同時,坑窪路面的表現也不會像隔壁沒有防傾杆的那台車一樣軟綿綿,像是浮在路面上一樣。
關乎駕駛層面,目前CT4有一點比較可惜,就是它的輪竟然和當年剛剛進入國内的Giulia一樣,使用了四條M S的四季胎作為原廠标配,那麼它的極限抓地力自然也就不太盡如人意了。但如果你換個角度來看的話,其實這四條四季胎反而可以換來更有樂趣的駕駛感受。得益于這套四季胎出色的極限寬容度,讓CT4在山路上的每個彎道都可以一邊響着胎一邊平穩通過,也算是增加了駕駛樂趣。
關于操控的最後一個層面,也是很多人非常關心的部分,CT4到底能不能漂移?經過實際測試後發現,CT4畢竟是台前置後驅車,飄起來是肯定沒有問題的。可因為CT4并沒搭載CT5上的後輪LSD,所以在持續漂移以及可控程度上,都要略遜一籌。
至于關乎豪華感的車廂靜谧性,這台CT4絕對可以用“誇張好”來形容。本身就優異的NVH表現,在ANC主動降噪的加持下,直接将車内最後一絲雜音都輕柔地抵消了。就算跟自己的大哥CT5相比,CT4也絲毫都不落後半步!
聊了這麼多關于CT4的操控,這時不妨來看看全新CT4的内飾和空間。實話實說,最新一代凱迪拉克的内飾設計語言确實還可以,而CT4的内飾其實也與CT5車型高度相似,隻是屏幕尺寸由于等級定位低一點的關系隻有8英寸。
車内空間也是很多人對CT4比較抱有質疑的點。坐在前排,身高174cm的我擁有一拳四指的頭部空間,十分寬裕。但後排就相對狹小了許多,三指的腿部餘量,基本不允許腿部有多餘的活動,與此同時頭部也僅僅隻有3指的空間。
至于外觀部分,由于CT4與老款ATS之間有很多共用零件,這便導緻CT4在輪廓上還是與ATS有些許相同。不過細節處的修改,以及全新的家族式前臉更換,又都讓CT4看起來更加現代、舒展一些。
我作為一個日系粉,起初我對于凱迪拉克的車型真沒有什麼感覺。可當我在去年年底試駕完全新CT5後,這個來自美國的豪華品牌就讓我有了很大的驚喜。而此次試駕完CT4後,我發現美國人在車輛調校上确實有一把刷子!轉向手感、刹車踏闆調校、懸架支撐和濾震,每一項都可以激發出強烈的運動氛圍。以至于當我在試駕結束,開着朋友那台著名鋼炮--高爾夫R回家的時候,都有一種很大的落差感,似乎凱迪拉克CT4才是那個更加運動的車型。
此時再反觀一下這台車出色的隔音靜谧性,不得不承認凱迪拉克這次24-26萬元左右的定價确實很有誠意。至于并不寬敞的後排,其實也算不上缺點,畢竟購買CT4的人群要是真在意空間,那早就投入大衆、本田的懷抱了。
這麼一分析就能發現,CT4是一台在運動豪華領域瘋狂“加點”的車型,而在空間這樣不影響駕駛的層面,卻保持了能用就行的理念。所以相比起其他競品來說,CT4其實是個極緻又獨特的車型。要知道,在20多萬元的價格裡,很少有如此極緻的豪華品牌車型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