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鹬蚌相争成語有哪些

鹬蚌相争成語有哪些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1-26 20:34:57

人教版年級語文課本内容《羿射九日》中,因為“蹬”字曾經引起一些争議,被小學生質疑。最近,重慶市墊江縣文化路小學的五年級小學生黃聖凱在學習時,發現西師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鹬蚌相争》有個“小問題”:蚌的肉被鳥的嘴夾住了,蚌又用殼把鳥的嘴反夾住了,那麼它們是怎麼開口說話的?

鹬蚌相争成語有哪些(小學語文鹬蚌相争)1

黃聖凱平時喜歡閱讀,愛動腦思考問題。面對孩子的疑惑,家長也難犯難:“鹬蚌相争,漁翁得利”的寓言故事流傳甚廣,已經做為“約定俗成”的成語,被廣泛使用,但平時誰會注意到其中還有這樣的“邏輯性問題”?

鹬蚌相争成語有哪些(小學語文鹬蚌相争)2

實在沒有辦法,家長隻好中規中矩的解釋說:“鹬蚌相争,漁翁得利”取自《戰國策·燕策》,記載的是戰國縱橫家蘇代借用民間流傳的寓言故事,來說明趙燕兩國相持,最終會給兩國都帶來禍害,從而阻止了趙國攻打燕國的故事。其中,“鹬和蚌相争”的這一段寓言被改變成白話文後,編進課本。

對于家長的回答,固執的黃聖凱小學生一點也不滿意,他堅持認為:到底是《戰國策》裡這個故事是瞎編的,還是裡面的趙惠王太傻了?即便是故事,也不能犯這種低級錯誤。

鹬蚌相争成語有哪些(小學語文鹬蚌相争)3

對于孩子批判性質疑的精神,有老師建議,既然孩子提出了疑問,就要想辦法順着這個疑問來找到答案,解決孩子心中的疑惑,比如,可以把嘴巴緊閉,嘗試發出聲音,雖然不是很清晰,但在特定場合下,可以相互明白對方想要發達的意思。

從孩子的角度看待“鹬蚌對話”的表現形式,黃聖凱的質疑有道理。不過,孩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産生疑問,應當引起重視:《戰國策》的故事不是瞎編,記錄的内容是有事件本源,是中國優秀的曆史名著。

鹬蚌相争成語有哪些(小學語文鹬蚌相争)4

要引導孩子知曉,“鹬蚌相争”是一個寓言故事,它的重點不是故事裡“鹬和蚌”發生争執的形式,而是要明白故事裡所傳遞出的道理。從生活邏輯來看,這則寓言存在表達形式的一些問題,但是,寓言本身的形式就是多種多樣,比如動物開口說話。

至于鹬和蚌之間的對話,不過是作者用拟人的寫作手法,來說明故事背後隐藏的意義,并不是以講故事為主。如果真要較真考量,鹬和蚌就根本不是一個物種,它們之間是不會進行對話的。

鹬蚌相争成語有哪些(小學語文鹬蚌相争)5

對于小學生黃聖凱的疑問,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基礎教育分社的有關老師首先表揚孩子的質疑精神,但是做為寓言故事,本身允許有一些想象和誇張的表達方式,古今中外的很多寓言故事裡都存在這個問題,“課本裡的故事是從《戰國策》裡出來的,古文就是這麼記載的,暫時不會更改教材。”

中小學語文課本馬上要推行統一的部編版教材,或許,日後也會有其它小學生提出類似的問題吧?對于黃聖凱的疑問,您有什麼看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