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漢語言參考書

漢語言參考書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7 22:40:38

漢語言參考書?我們已經較詳盡地介紹了有關文言文的基本知識,介紹了文言文的基本字詞、特殊的語法現象、特殊詞語等但是,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大家也許還會遇到不理解的地方,那麼就需要我們去查找相關的文言文工具書,以求解惑答疑,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漢語言參考書?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漢語言參考書(文言常用工具書)1

漢語言參考書

我們已經較詳盡地介紹了有關文言文的基本知識,介紹了文言文的基本字詞、特殊的語法現象、特殊詞語等。但是,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大家也許還會遇到不理解的地方,那麼就需要我們去查找相關的文言文工具書,以求解惑答疑。

1《說文解字》 簡稱《說文》,它是一部文字學著作,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的字源字典。東漢許慎著,共15卷,全書以小篆為主,參證當時見到的其他古文字,用“六書”理論分析字形,解說“字形如何體現字的本義”,共收小篆9353字,文223字,“古文”約500個,又重文1163個,将衆多的文字歸納為540部,而以各部所共從之文部首,每個字下,先釋義,後解形體,不少字并在解形之後又注明讀音或援引例證。《說文》是整理前代和當時學者研究成果的總結性著作,系統地闡發了文字學理論,保存了完整的小篆資料,抓住了訓诂學上非常重要的本義問題。解釋正确的居多,在字典編輯上首創部首統字法,後世一直沿用。《說文》在曆史上有很深遠的影響,被視為文字學經典著作,今天仍是研究古漢語和古文字學的必需資料。現傳《說文解字》是宋代徐铉校訂本和徐锴校訂并作簡要注釋《說文系傳》本。

2《說文解字注》 注釋、研究《說文》的重要著作。清代段玉裁著,30卷,簡稱《說文注》。它全面校訂原書的文字,說明原書編排的體例,指出閱讀方法,并訂訛正誤,使讀者能正确理解原書。注重詞義的引申、變遷、用法。作者從古代文言文中選取大量例句,參考拉丁語法,寫成這部專著。闡述了不少重要語法現象,開創了全面系統研究漢語語法的新階段。《說文注》一書在曆史上起過積極作用,至今仍有參考價值。

3《助字辨略》 清代劉淇著。《助字辨略》一書搜集文言虛詞470多個,并兼及衆多的複音詞,概括為重音、助詞、發語詞、語已辭等30類,用正訓、反訓、通訓、轉訓等六種方法進行解釋,按平水韻順序列字,分上平、下平、上聲、去聲、入聲五卷。《助字辨略》取材廣泛,是了解古漢語虛詞的有用資料。

4《釋名》 聲訓專著,傳本标東漢劉熙著。全書按詞語内容分為8卷27篇,如釋天、釋地、釋山、釋水等,對每個詞借音同、音近的字進行解說,推論事物得名之來由,近于探索語源。《釋名》一書記載了不少詞的古義,顯示了從語音方面探索語源的門徑,還反映了東漢時期的語音、方言情況,是研究古漢語詞彙、語音的有用資料。

5《廣韻》 宋代陳彭年、邱雍等編,共5卷,其中平聲兩卷,上、去、入三聲各一卷。《廣韻》主要在于保留了《切韻》的語言系統,并作了合理的調整,它既是研究漢語中古語音的必需資料和研究上古音與中古音分合比較的基礎,也是研究近代音與中古音對應規律的重要工具。

6《通雅》 訓诂學著作,明方以智著,52卷。《通雅》以經書、史籍的詞語為主,兼及諸子、方志和小說的詞語,廣泛取材,進行詞語解釋的考證辨析,以求訓诂的通達。《通雅》所收詞語按内容分為釋诂、天文、地輿、身體等20類,每詞列述前人的解釋或考證,适當提出作者的判斷,有疑存疑,體例比較謹嚴,除考證詞語的古音、古義外,并重視方言、俗語。《通雅》彙集了豐富的古漢語詞彙資料,對研究古代詞語,探讨詞語起源頗有參考價值。

7《佩文韻府》 彙集詞藻、典故類的書。清代張玉書等編著,共440卷,共收單字約1萬個。每一字頭下先要注釋單字的讀音和詞義,然後羅列以這一單字為最後一字的詞語,稱為“韻藻”。詞語以字數多少為序,字數相同以經、史、子、集為序。每一詞語下,列出有關史料或詩文名句,與這一單字相關的對仗詞語,稱為“對語”;抄錄前人詩文中的名句,稱為“摘句”。《佩文韻府》可供查考一般詞典不載的詞語、典故的線索。

我的手機 22:56:10

8《古文觀止》 清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候編選。上起東周,下迄明末,選文222篇,分為12卷,以散文為主,間收骈文。每篇有簡要評注。選文多數為脍炙人口之作,照顧到各種藝術風格,而且繁簡适中,便于閱讀。

9《古文辭類纂》 清代姚鼐編選,共75卷,分論辯、序跋、奏議、書說、贈序、昭令、傳狀、碑志、雜記、箴銘、頌贊、哀祭等13類。着重選錄《戰國策》、《史記》、兩漢散文、唐宋八大家及明代歸有光、清代方苞和劉大等的古文。書首序目略述各類文體特點及其義例,書内并有評點,體現了桐城派的文字主張。

10《古書句讀釋例》 近人楊樹達著,193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古書句讀釋例》一書從《尚書》《詩經》《左傳》《史記》《漢書》等22種書籍中搜集例文160多條,分4類5章,考證前人句讀的正誤,說明誤讀的類型,分析誤讀的原因,指出誤讀的危害,從中闡述句讀知識,是學習古書句讀的較好的參考書。

11《詩詞曲語辭彙釋》 近人張相著,1953年中華書局出版,書中收錄唐、宋、金、元、明代詩、詞、曲中習用特殊詞語800條,将傳統文字、聲韻、訓诂的研究與古今口語的考察相結合,采取以詩證詩、詞證詞、曲證曲,或三者互證的方法,解釋意義和用法,所釋頗多精辟之處。每條先釋義,再引書證,引證之後又加說明。卷前“叙言”闡述探求詞義的方法,對研究詞義的門徑很有啟示。《詩詞曲語辭彙釋》是研究詩、詞、曲和漢語中古、近代詞語的重要工具書。

12《骈字類編》 彙集雙音詞語的類書,清代張廷玉等編,雍正四年編成,共240卷。該書分詞語為天地、時令、山水、居處、人事等13門按類編排。每門中先列單字,如天地門中有“天”“日”“月”“風”等字。每字下羅列以這一單字為上字的雙音詞語,每一詞語下列舉經、史、子、集各書中使用這一詞語的文句。引書注出篇名,引詩文注明原題,舉例比較完善,可供查考雙音詞、典故。

13《康熙字典》 大型字典,清代張玉書、陳廷敬等編纂,共42卷。因清帝康熙命令編纂,故名。在明代字典《字彙》《正字通》基礎上擴充增訂而成,收字47035個,按214個部首列字,分為子、醜、寅、卯等12集。各部中單字按筆畫多少排列。每字下先列曆代韻書的反切再加直音注音,然後釋義,引舉書證。義項排列一般先本義,後引申及通假用法,義項之間用空格分開,下一義項用“又”字開頭,引書一般以經、史、子、集為序,如該字有别音、别義,便另行注音釋義。後面附有《補遺》,收錄冷僻字;另列《備考》,專收有音無義或音義全無的字。所收單字多,義項多,引用資料豐富,流行很廣,影響較大,是閱讀古書的有用工具書。

14《聯綿字典》 辭書,近人符定一編,1943年京華印書局印行。它收六朝以前古書中的聯綿詞,包括許多虛詞,按部首排列,用反切注音,分條釋義,引書證明。注重說明詞的語音轉化和書寫形式的變易,又指出某些詞的特殊意義,如“号啡”有歡呼義,“容貌”有衣服義等,有一定獨到之處。《聯綿字典》所收詞語和引用資料都十分豐富,是查考雙音詞的較好資料。

15《辭通》 聯綿詞詞典,近人朱起鳳著,24卷,1934年開明書店出版。《辭通》主要從詞的音義聯系解釋古漢語聯綿詞。就各詞的後一字,按平水韻一百零六韻排列。每一字條内,又将若幹有意義聯系而書寫形式不同的詞歸為一組,先列常見詞,注明音義,再列其他詞,如“淋漓”“流離”“淋漉”等,一一廣舉書證,表現它們的關系。有的并加按語,指出各個詞之間義同義通,音近易字,字形誤寫的演變。收詞多,引例豐富,書末附四角号碼和筆畫檢字,便于查尋,是了解聯綿詞的較好資料。

16《古今字音對照手冊》 丁聲樹編著,收錄常用字6000左右,按普通音系排列,今音按韻母分類,同韻的字依聲母為序,前面标出普通話讀音,後面對照列出《廣韻》所代表的中古音系統。《古今字音對照手冊》一書是方言調查、單韻研究和編寫字、詞典的重要參考書,一般讀者可以用它來考查普通話字音的淵源和變化。

17《古書虛字集釋》 古代漢語虛詞用法辭典,10卷,近人裴學海撰,1932所編成,1934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1954年中華書局重刊。單字按傳統音韻學36字母次序排列,眉目清晰,解釋用法一般不标明詞類,多引《經傳釋詞》《助字辨略》等書,觀點陳舊,但頗為實用。此書收字繁多,内容龐雜,主要價值在于它補充和引申了《助字辨略》《經傳釋詞》的漏略,對閱讀周秦兩漢的書籍很有幫助。

18《古代漢語虛詞通釋》 古代漢語虛詞詞典,今人何樂士等編著,收錄文言虛詞549個。按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每詞均注明所屬詞類,用法意義和例句,分析并描寫出虛詞在句子結構中的位置以及它同其他句子成分的配合關系,盡量從形式與意義相結合的角度介紹虛詞特點。附錄有《繁簡字對照表》等4種。北京出版社1985年5月初版。

19《詞诠》 古代漢語虛詞用法辭典,10卷,近人楊樹達撰,1928年編成,由商務印書館出版,1965年中華書局再版。《詞诠》一書收錄文言常用虛字469個,按注音字母順序編排。解釋某字,一般先講出詞性,而後明其用法,分析細緻,通俗易懂,并援引古籍中多種語句為證,例證豐富,但亦偶有失誤,是一部閱讀文言古籍必備的工具書。書中語法術語與現代有異,使用時應注意,書前有《部首目錄》以便查檢。

20《中華大字典》 我國繼《康熙字典》之後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歐陽博存等編撰。《中華大字典》收單字48萬個,除正文本字外,兼收大篆、古字異、訛諸體,并加以說明;近代方言字、外來字也盡量收入。字頭按部首編排,共214部,按地支順序分12集。注音用反切和直音,并注明所屬韻部;注音以《集韻》為主,兼采《廣韻》,韻部以平水韻為準。釋義用文言,在字頭後分條排列,一般先釋本義,再援引古書為證,有助于加深理解,前有《中華大字典檢字》,是我國近代一部切實合用的辭書。1915年中華書局編輯出版。

21《國語辭典》 大型語文工具書,中國大辭典編纂處編,1937年至1945年由商務印書館分冊出版,共8冊,1947年重印,為4冊。《國語辭典》收錄單詞、複詞、成語、術語、人名、地名及冷僻字共10餘萬條,按注音字母音序編次。詞語列在字頭之下,用注音字母和“國語”羅馬字注音,字頭并加注直音,标明聲調。釋義用淺近文言文,援引書證隻舉書名,不注篇目。此書字、詞注音和标調準确而審備,為一部新舊兼容的辭書。

22《辭源》 綜合性大型工具書,有舊版、新版兩種,均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舊版《辭源》,是我國第一部語文兼百科的詞典。1908年開始編,1915年成書。初版按開本大小分甲、乙、丙、丁、戊五種出版,除甲種為線裝外,每版均分上下兩冊。1931年出版《辭源》續編,先單行,1939年并入正編,成為合訂本,但仍分上、下冊。此書“以舊有字書、韻書、類書為基礎,吸收現代詞語特點,以語詞為主,兼收百科,以常見為主,強調實用”,收羅甚廣,内容充實,切合實用。編排上按部首排列,分214部。字用繁體,注音用《單韻闡微》的反切,釋義用文言,并結合書證,重在溯源,但注書名而不注篇名,不便于查核。新版《辭源》,1958年開始修訂,1979年商務印書館出版,分四冊,每冊前附有《難檢字表》。根據與《現代漢語詞典》和《辭海》分工原則,被修訂為閱讀古籍的工具書和古典文史研究之用的參考書,故删除了有關現代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實用技術等條目,而增加大量的古典條目。字仍用繁體,編排體例基本上同于舊版。注音兼有漢語拼音和注音字母,并依《廣韻》标明反切、韻部和聲紐。解釋用現代漢語或淺近文言。引用書證标明書名和篇名。此書比舊版更為詳實,查檢也更為方便。

23《辭海》 綜合性大型工具書,有舊版、新版兩種。舊版由中華書局編,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舊版《辭海》,1936年出版時分上、下兩冊,1947年出版時合訂為一冊。體例近于舊版《詞源》,但收詞較偏重于百科性詞條。字用繁體,單字按部首編排,單字下按字數多少,筆畫多少排列詞語條目。注音用反切,兼用直音、标明韻部。解釋用文言。引書注明篇名,以備查核。書前有《檢字表》以便查檢。新版《辭海》,由舊版陸續修訂而成。20世紀50年代起開始修訂,1962年初步完成,出版《辭海·試行本》,按學科分類,分訂16分冊。後出版《辭海·未定稿》,分上、下兩冊。再修訂,1977年完成,仍按不同學科分類,出版“語詞”(上、下兩冊)、“哲學”“經濟”等20個分冊,又在此基礎上整理加工,按部首分訂上、中、下三冊,1979年出版。此後,經過修訂,又出版了1989年和1999年版。全書收單字和短語10萬條以上。用簡化字,但單字也收繁體,以便查尋。本書正文按部首法編排,單字注音用漢語拼音,比較冷僻的字加注直音,不用注音字母。解釋用現代漢語。引文注明出處,便于核對,書前有《筆畫檢字表》,書後有《漢語拼音檢字表》,注明頁碼,檢找方便。

24《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工具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編寫組編。此書收入古漢語常用字3700多個(不包括異體字),雙音詞約2000個。按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以簡體字作字頭,在字頭後面的括号中标明繁體字和異體字。字頭注音用漢語拼音和注音字母兩種。釋義包括本義、引申義、假借義等,分别舉例說明。比較難懂的例句作了注解和串講。書前有漢語拼音音節索引、部首檢字表。書後附有《難字表》,收錄2600餘字,隻注音釋義,不舉例,作為正文的補充。另附有《古漢語語法簡介》和《我國曆代紀元表》。商務印書館1979年9月初版。

25《漢語大字典》 今人徐中舒主編,湖北、四川辭書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第1卷,1990年出齊,共8卷。1993年出版了一卷本的縮印本。此書是一部以解釋漢字的形、音、義為主要任務的大型語文工具書。全書收楷書字頭56萬個左右,是當今收集漢字單字最多的一部字典,該字典注重形音義的密切配合。在字形方面,對古今楷書漢字作了整理并收列能夠反映形體演變關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隸書形體,還簡要說明其結構和演變。在字音方面,采取三段标注法,對所收單字注出現代讀音,并收到中古反切,标注上古韻部。在字義方面,義項完備,凡在古今著作中有書證,并可據以确立義項的,都一一分列。各分卷附該卷部首檢字表,末卷附總檢字表。

26《漢語大詞典》 大型工具書,今人羅竹風主編,共12卷,另有檢字和附錄1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開始出版,後改由漢語大辭典出版社出版,1994年4月出齊。《漢語大詞典》所收詞目僅限漢語的一般語詞約375萬餘條。單字都以有文獻例證者為限,專科詞僅收已進入一般詞語範圍内的。注釋着重從語詞的曆史演變過程加以全面闡述,義項齊全,釋義準确。卷首有凡例、部首總表、部首排檢法說明、漢語拼音方案、《廣韻》韻目表、《廣韻》41聲類表、新舊字形對照舉例、繁簡體字對照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