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很難準确判斷是什麼導緻了腿部的疼痛。
因為當腿部發生疼痛時,不同原因的症狀看起來非常相似。
是坐骨神經痛還是梨狀肌綜合征
首先,先來談談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實際上不是一種疾病或病理學,坐骨神經痛隻是描述腿部的神經痛。
這意味着很多問題都會帶來坐骨神經痛(要注意,這隻意味着腿部的神經疼痛),它包括了一系列椎間盤問題、脊椎關節炎和梨狀肌綜合征。
所以腿部疼痛,有可能是梨狀肌綜合征引起的坐骨神經痛也可能完全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神經疼痛是怎麼發生的
對整個醫學界來說,顯而易見的是:神經不喜歡被觸碰!
任何觸摸、捏捏或壓縮神經都會引起該區域周圍的反應,引起整個神經的疼痛。當我們壓迫神經時會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與我們被蜜蜂蜇傷時的反應類似。
受到壓迫時神經會釋放出一系列化學刺激物,如“P物質”和“組胺”會在受影響區域停留一段時間,導緻神經根進一步發炎,并沿神經走行産生疼痛。
腰疼怎麼會引起坐骨神經痛?
有兩種主要的下背部問題,可以導緻坐骨神經痛。
#1:椎間盤突出、突出和脫垂
我們有5段腰椎和1個骶骨(尾骨)。
這些椎骨之間的是椎間盤,每個椎間盤都由外圍堅硬的纖維環和中心的髓核組成。
随着時間的推移,在負荷下反複運動,堅硬的椎間盤外部會産生微小的撕裂。這些微小的撕裂有時會發展成“鼓包”,當壓力使椎間盤的内部物質被推入這些薄弱區域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在90%的病例中,椎間盤突出不會引起任何情況。例如病人可能在各種運動和體育鍛煉中有很多處椎間盤突出,但并沒有背痛或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然而,有些時候這些突起會侵犯神經通過的狹窄空間,在這種情況下,椎間盤周圍的化學反應會導緻椎間盤周圍疼痛。這導緻坐骨神經痛的症狀,稱為椎間盤突出或脫垂。
在上圖這裡,你可以看到三種不同嚴重程度的椎間盤突出,最右邊的是椎間盤突出。
當一個人向前彎曲時,将會導緻情況變得更糟,因為椎間盤前部的壓力會導緻内部物質向後“膨脹”壓迫神經根,刺激神經根,引起坐骨神經痛等一系列症狀。
#2:年齡相關的變化包括關節炎、椎管狹窄和椎間盤退行性變
随着年齡的增長,我們的椎間盤失去彈性,失去厚度,關節周圍的骨頭變厚,關節變得更僵硬,我們失去了有助于潤滑脊椎運動的軟骨。
這些變化會導緻神經根離開脊椎的空間更小、潤滑更少,這使得神經根很容易就受到壓迫,這種壓迫會引起坐骨神經痛。
在更嚴重的情況下,它會導緻一種叫做“椎管狹窄症”的疾病,它的特點是神經穿過的空間非常狹窄,每當病人行走或直立站立一段時間時,神經就會受到壓迫,而疼痛往往在彎腰時消失。
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問題會導緻坐骨神經痛,但大多數都會歸入這兩大類中的一類。
梨狀肌綜合征緻坐骨神經痛
引發坐骨神經痛的另一個原因是梨狀肌綜合征.。
與坐骨神經痛的其他病因不同,梨狀肌綜合征實際上與下背部無關。梨狀肌綜合征主要是和梨狀肌相關臀部有關。
我們都有一塊位于臀部深處的肌肉,叫做梨狀肌。它的主要功能是在我們走路時穩定骨盆,當我們需要做像交叉雙腿這樣的動作時,幫助我們将腿外旋。它是一塊非常重要的肌肉,沒有它我們将很難行走、跑步或站立。
在大多數人群中,坐骨神經通常會經過梨狀肌,并在行進中與梨狀肌保持一定距離。
而在一些人(根據最近的研究,大約占總人口的10%),坐骨神經走行時通過梨狀肌而不是經過。在這些人群中,當梨狀肌繃緊時,坐骨神經很容易就會受到壓迫,導緻坐骨神經痛。
通常,由椎間盤突出、突出或脫垂引起的坐骨神經痛給人最“劇烈”的疼痛。甚至幾天都無法動彈,它會導緻典型的“後鎖”型症狀,會在一個姿勢上連續幾個小時“卡住”。
而梨狀肌綜合征産生的疼痛症狀是逐漸加重的,雖然也表現為坐骨神經痛但是,疼痛可能是持續的疼痛。
通常坐骨神經痛隻會影響到一側腿,如果疼痛發生在兩側腿,就應該立即重視起來。由于年齡的變化或者腰肌勞損導緻雙腿坐骨神經痛是很常見的,如果雙腿突然出現坐骨神經痛,可能是椎間盤突出(中央型),這意味着脊髓的最低部分受到壓迫,需要盡快檢查治療。
是什麼讓疼痛變得更糟?
椎間盤突出的典型模式是脊柱前屈的問題。這可能會導緻劇烈的背痛,有時也會導緻坐骨神經痛。
對于所有坐骨神經痛伴有椎間盤問題的人來說,仰卧時試圖将受影響的腿舉到空中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對于坐骨神經痛伴有老化變化的人來說,行走和站立時的疼痛通常是主訴,而坐下來往往可以消除疼痛。
久坐可能是引發梨狀肌綜合征的一大誘因,但不适用于每個人。通常,像跑步者或騎自行車的運動員也會患上梨狀肌綜合征,因為當他們跑步和騎自行車時,這種病因為肌肉勞損而會慢慢發作。
怎麼做能緩解疼痛
對于椎間盤問題的患者,大多數人覺得以下位置相當舒服:
這個姿勢可以放松神經,輔助下背部放松。
對于腰椎有退行性變化的人來說,通常坐着甚至隻是向前彎一點就足以緩解他們的症狀。
對于梨狀肌綜合征的患者,平躺常常足以消除疼痛。
疼痛是如何引起的
雖然看起來椎間盤問題是“突然”開始的,但實際上它們可能是随着時間的推移而累積起來的;當我們用不正确的姿勢使用脊椎時,微小的微裂縫會在椎間盤中形成。如果中心的髓核在一個特定的區域形成椎間盤突出就有可能導緻坐骨神經痛,同時反複使用不正确的肌肉鍛煉和姿勢會反過來加重椎間盤的問題。
雖然正常的衰老退化會引起這些問題,但是過量重複體力勞動或者過量的體育運動會加速老化。
日積月累的久坐,不正确的姿勢和生活習慣,導緻臀部肌肉不平衡或臀部某個部位的緊繃,都會導緻梨狀肌綜合征。這些問題通常已經存在很長很長一段時間了——你隻是沒有意識到,因為這些問題爆發以前從未給身體帶來過痛苦。
危險因素
因為坐骨神經痛高度受體内炎症水平的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将是這種情況的風險、嚴重程度和恢複的一個重要因素。
吸煙,喝酒和飲食健康都是椎間盤問題的巨大危險因素。同樣的,熬夜以及肥胖症這也會增加椎間盤問題的可能性。
其實,超重也會增加患坐骨神經痛的風險。這包括梨狀肌綜合征——骨盆受力越大,肌肉就越努力工作,導緻肌肉更容易勞損。
既往脊椎手術史同樣也會增加坐骨神經痛的風險。
腿痛和背痛的關系
背痛=椎間盤問題,沒有背痛=梨狀肌問題對大多情況來說,事情并不是那麼簡單。
作為肌肉筋膜系統後表線的一部分,附着于坐骨結節的韌帶骶結節韌帶,上可連接至腰骶部、豎脊肌、顱頂筋膜和眉弓,下可連通腘繩肌、腓腸肌/跟腱、足底,任何一個部位的功能受損都會影響到後表線上的其他部位。
例如小腿勞損雖然主訴是小腿疼痛難忍,但是經過幾次測試,很明顯,移動他們的背部會加重他們的小腿疼痛,即使他們沒有提到過背痛。這是一個典型的坐骨神經痛但是受到腰背部潛在影響的例子。
反之亦然。梨狀肌綜合征患者,他們也會提到背痛。雖然他們感受的背痛可能并完全相同,疼痛甚至可以從臀部蔓延到頸部!
可能與坐骨神經的多處卡壓有關
當坐骨神經從梨狀肌下方穿出坐骨大孔,走出骨盆後,坐骨神經在臀大肌下朝大腿中線方向遠端走行,并連續垂直跨過5個肌肉的上方。随後坐骨神經在大腿後部腘窩處越過中線,其向背側(表淺)走行至大收肌,但在腘繩肌下方。坐骨神經在腘繩肌深面走行,多數情況下當股二頭肌長頭由内側向外跨越股骨幹時,坐骨神經走行于其下方。坐骨神經在大腿中下約1/3處分為胫神經和腓總神經。
所以在其走行線路上,任意一處肌肉的緊張和功能異常都會造成坐骨神經卡壓,産生疼痛。
坐骨神經卡壓點彙總點擊:坐骨神經
神經反射觀點
坐骨神經( L4, L5 和S 1 ~3 ) 位于股後部肌筋膜鞘,其主要分支至整個小腿和足部,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經。
坐骨神經所對應的神經L4, L5 和S 1 ~3後支所支配的皮膚、肌肉、筋膜等發生病變,亦可以反射至坐骨神經(前支),産生坐骨神經痛。
當發生坐骨神經痛時,我們不光需要鑒别腰椎間盤突出症和梨狀肌綜合征,還要結合患者姿态和生活習慣,綜合判斷,發掘出隐藏的更深層次的病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