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今天,我們繼續為大家介紹佳能單反黃金年代的下半場。自EOS 5D Mark II之後,佳能單反可以說已經進化成了“完全體”。EOS 5D Mark II之後(2008年),EOS 70D(2013年)之前,這是我們定義的佳能單反的黃金年代下半場。這也是佳能傳統單反最後的輝煌時代——在這裡要對佳能的“傳統單反”下一個定義,是指尚未加入全像素雙核CMOS AF功能的單反——從此之後,佳能單反就向全新的“時代變革”方向一路狂飙,當然這是另一個故事了。
在EOS 70D上首次實裝的全像素雙核CMOSAF功能,在當年看來可能隻是一項要被人誇一句“黑科技”的新功能,至于這項技術究竟有多“黑”,當時大家都沒什麼概念。在十年後再回頭看,不少人終于後知後覺地明白,這項超越了反差檢測自動對焦與Hybrid CMOS AF至少一個時代的技術,用強大的對焦性能和實時取景拍攝适應能力為佳能微單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這不但意味着佳能單反新時代探索的開始,也意味着傳統單反時代的終結。
2011年10月,佳能EOS系統全家福
今天,讓我們站在新時代的前夜,再次重拾當年佳能開發者的靈感火花,回顧那些經典機型為我們曾經帶來的、無可替代的感動。
銳意進取的三位數入門機型
在短短的5年時間裡,佳能如同“下餃子”一般推出了五款三位數入門機型:500D、550D、600D、650D、700D。當時在大學的攝影社團中,我甚至見到過“五代同堂”的壯觀景象。這五款産品每兩款之間的差距都不算太大,正因為此,在這幾年,佳能三位數機型的用戶往往欠缺升級的動力。不過,隔代來看,三位數機型的功能進化看上去還是相當明顯的。
這種“下餃子”的局面要從2009年入門級市場競争局勢加劇說起。當時,佳能EOS 450D雖然僅僅發布了一年多,但在競争對手尼康D5000、索尼A350等經典産品的步步緊逼下,已經顯得垂垂老矣。佳能三位數入門機型的發布節奏也因此被打亂,不得不推出一款升級産品EOS 500D來加強競争力。
EOS 500D(日本型号EOS Kiss X3)
500D的一些參數相當強勁:1510萬像素CMOS、DIGIC 4處理器、92萬像素顯示屏,這些都直接來源于中端機型50D。在當時混亂的局面下(不算其他廠商,佳能自家450D、500D、1000D、40D、50D等多款不同級别的機型居然在同場競技!),500D就顯得尤為突出了。尤其是92萬像素的液晶屏,現在看來都不算落伍,在當時更是給習慣了23萬像素液晶屏的用戶們帶來了堪稱“石破驚天”的體驗升級。
另外,500D還具備堪稱實用的視頻拍攝功能。它是第一款搭載全高清視頻拍攝功能的佳能三位數數碼單反,規格達到1920×1080 20P,雖然不夠完美,但也足夠彌補50D的遺憾。總之,500D是一款非常有誠意的入門級三位數産品,它的很多功能配置遠遠超過了450D,甚至有些配置大大超過了前一代中端機型,在市場上受到狂熱歡迎就不奇怪了。
EOS 550D(日本型号EOS KissX4)
而在2010年初發布的升級産品EOS 550D就沒有這麼明顯的功能更新了,正如上文所述,三位數機身進入了“隔代大升級”的“機身海”時代。550D的像素升級到了1800萬,仍然采用DIGIC 4處理器。全高清視頻拍攝功能升級到了25P。另外,得益于C幅旗艦7D的出現,550D的測光模塊采用了從7D下放的63區雙層測光感應器。
屏幕進一步升級,升級成為後續機型上常見的3:2比例的、104萬像素液晶屏。機背上按鍵的布局和功能也有變化,更貼近入門用戶的使用習慣。
EOS 600D(日本型号EOS Kiss X5)
2011年年初,佳能繼續推出EOS 600D。600D單從外觀設計上就足夠吸引人:600D獲得了從60D下放的翻轉屏。現在看起來司空見慣的翻轉屏在當時還是相當新奇的,而且600D還是第一款配置翻轉屏的佳能三位數機型。
翻轉屏,屏幕上顯示的正是場景自動模式
不過600D的配置升級确實不多:内置閃光燈和60D一樣支持了引閃功能,另外加入了新手友好的場景自動模式,并且提供了幾種創意濾鏡效果。CMOS、影像處理器的配置都和550D如出一轍,這套配置相當經典,同時用在了7D、60D、550D和600D上(7D是雙DIGIC 4)。
當時600D在市場上缺乏競争對手:發布了兩年的尼康D5000暫時還沒有升級,索尼A580的市場表現平平。而且這個時代的佳能機型在人機交互、功能配置,甚至包括市場策略上都取得了相當多入門用戶的認可,因此600D也成為了一代經典。
2012年年中,佳能發布EOS 650D,此次升級有較大的改變。650D的研發思路大概是提供更好的實時取景操作體驗,借此對抗當時剛剛興起的無反相機的沖擊。畢竟無反相機的操作思路更近似入門用戶使用“小數碼”的體驗,無反在這一點上對入門用戶有天然優勢。
EOS 650D(日本型号EOS Kiss X6i)
650D也是佳能首款配置有觸摸屏的數碼單反,觸摸體驗相當不錯,點擊、滑動、放大縮小等功能都有配備,日常使用非常方便。而且,650D也能實現實時取景觸摸對焦。
不過,作為實時取景觸摸對焦的基礎,650D的Hybrid CMOS AF的技術相對并不太成熟。這項混合自動對焦技術是将以往的對比度自動對焦與基于CMOS的相差檢測自動對焦結合,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實時取景的自動對焦速度。确實,得益于此技術,650D首次實現了短片伺服自動對焦功能,至少解決了“有無”的問題。不過,要想獲得真正流暢的實時取景自動對焦體驗,至少要等到70D才能做到了。
650D的傳感器似乎是之前那塊1800萬像素傳感器的小改款——加入了用于相位檢測對焦的像素——除此沒有太大區别。影像處理器進化到了與5D Mark III等高級機型相同的DIGIC 5。另外,對焦系統進化到了9點全十字對焦(來自60D)。
而2013年6月發布的EOS 700D幾乎和650D完全沒有區别,增加了創意濾鏡實時預覽功能,模式撥盤和蒙皮的外觀略有調整。因此,在這裡我們就不再過多介紹。而且,650D的命運也是相當的悲慘而短暫:在“真·換皮産品”700D發布後,650D迅速停産下市,反而600D堅持售賣的時間要長得多。為700D适配的幾款STM鏡頭在視頻拍攝上有不錯的表現,因此700D套機在當時賣的着實不錯。
非典型三位數:100D
在上述幾款标準三位數産品之外,佳能還推出了一款“非典型”三位數産品:EOS 100D。發布時間是和700D的同一天,2013年3月21日。
EOS 100D(日本型号EOS Kiss X7)
号稱“最小最輕單反”的100D開啟的是一個新的産品序列,其後繼者是後來的200D。100D的機身僅重370克,體積相比650D縮小約25%,重量約減輕28%。100D采用了Hybrid CMOS AF II,可在影像顯示範圍縱橫約80%的區域内同時使用對比度自動對焦與CMOS感應器的相位差自動對焦,較之初代Hybrid CMOS AF,對焦區域有不小的提升。在全像素雙核自動對焦出現之前,這也是佳能最先進的自動對焦技術了。
100D和700D的體積比較
100D一定意義上代表了佳能早期對微單的态度。佳能認為他們可以通過對單反進行小型化,來正面應對微單的沖擊。這确實是一種很有勇氣的嘗試,在性能配置上它相當接近700D:采用了相同1800萬像素的CMOS和DIGIC 5處理器。但居然塞進了小一号的機身裡。
離經叛道的兩位數機型:60D
發布于2010年8月的EOS 60D是很有意思的産品,但它在發布之初就受到了不少非議。以佳能兩位數機型的“傳統”來看,60D無疑是一款“離經叛道”的産品。
被550D和7D“夾在中間”的60D
不過必須提到,這個時代的兩位數産品面臨的市場格局跟之前不一樣了,在上有7D、下有550D的情況下,再想要做出産品之間的差異,60D的發揮空間已經不大了,另外又有50D珠玉在前,将新品60D設計成這樣也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
從紙面的性能上來看,60D其實相當強大:約1800萬像素CMOS較50D有約300萬像素的提升;與50D一樣的DIGIC4影像處理器;全9點十字型自動對焦在50D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中央對焦點采用了和7D一樣的八向雙十字感應器;測光系統也采用了從7D繼承而來的63區雙層測光感應器,能對亮度、色彩兩方面進行檢測。除此之外,光學取景器的視野率與50D相比也略有增長,增加到了96%。另外,60D的内置閃光燈還支持無線引閃功能,這也是兩位數機型首次支持此功能。對了,60D也增加了全高清視頻拍攝功能,規格與7D一緻,彌補了50D的遺憾。不過,60D的連拍性能相比50D有所下降,從約6.3張/秒降低到了約5.3張/秒,這也是由數據量和産品定位共同決定的。
另外,60D也是首款搭載翻轉屏的EOS數碼單反,廣受好評的“佳能式翻轉屏”(橫向翻折、縱向旋轉)就是自此而始。
60D的争議點相當多,但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方面是所謂的“縮水”,另一方面是所謂的“沒有意義的升級”。先說所謂的“縮水”:不少人認為60D作為一款兩位數機身,取消鎂合金機身簡直就是在“騙錢”,同時小了一号、變輕了不少的工程塑料機身握持感也“有所下降”,甚至顯得不夠“高大威猛”(在2022年看來這完全是無稽之談,奈何當年這種言論很有市場)。甚至還有人認為60D作為“專業機型”不應該不支持CF卡而隻支持SD卡,也是一種可悲的性能縮水……好吧,個人認為這些批評基本都沒有什麼道理。
50D和60D的機背對比,仔細觀察
不過有些減配還是挺緻命的:比如從60D開始,佳能的兩位數機身就沒有搖杆了,改成了毀譽參半的、集成在速控轉盤上的八向按鍵,從此佳能用戶想用上搖杆就要到一位數機型上去找了。兩位數機身上的搖杆,一直到十年後的90D才重新增加回來……
另外所謂的“沒有意義的升級”實在是比較冤枉,當年50D的很多老用戶都覺得翻轉屏、增加的300萬像素、全高清視頻拍攝功能都是一些“花裡胡哨”的功能,所以他們拒絕升級。60D在上市一段時間之後遭遇了嚴重的跌價,最便宜的時候比50D甚至貴不了幾百塊,但即使如此,持币觀望的不少吃瓜群衆也更願意選擇50D。不過長期來看,60D在産品生命周期的後半程賣的相當不錯,整體來看,在50D落幕之後,60D逐漸顯現出了自己的價值和魅力,最終還是成為一代經典神機。
獨苗一根:7D
2009年9月,佳能發布了APS-C畫幅旗艦EOS 7D,是隔壁尼康家D300s的直接競品。APS-C畫幅旗艦這一産品概念在當時相當先進。
至少對于7D來說,它的各項指标都直接向速度旗艦1D系列看齊,包括連拍性能、對焦系統、耐久性能和防塵防滴能力。在這些指标的支持下,似乎傳感器尺寸都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因此這款相機也成為了不少新聞攝影記者和體育攝影師的選擇。7D是佳能進一步細分中高端市場的嘗試之一。佳能認為在50D之上、1系列旗艦之下,應該還存在一片市場,于是針對這塊市場推出了7D。這是有史以來佳能最強大的EOS準專業數碼單反,也是佳能當時最強的APS-C畫幅單反。這也是佳能那塊知名的1800萬像素CMOS(與上面提到過的60D、550D等機型同款)第一次亮相,這一像素數在當時是所有APS-C畫幅數碼單反中的第一名(D300s隻有1230萬像素)。7D因此也稱得上是畫質、速度表現相當均衡了。
7D采用的中央8向雙十字、全19點十字型自動對焦系統全面領先除了旗艦1系列之外的所有産品,還采用了之前隻在1系列上搭載的自動對焦處理器,并且配置了“人工智能伺服自動對焦II代”(即AI SERVO)系統,還新增了區域自動對焦模式。測光方面,63區雙層測光感應器(iFCL,intelligent Focus Color Luminas智能綜合測光系統)也比之前的産品提供了更加準确的曝光控制和色彩還原。在連拍速度上,通過雙DIGIC 4處理器,7D能保證8張/秒、RAW格式的超高連拍速度,相比隔壁競品D300s有相當的優勢。
7D的機身密封設計
7D的防塵防水性能與1994年發布的佳能頂級膠片相機EOS-1N相當,而1N可是久經考驗的旗艦選手,幾乎可以說是“風雨無懼”了。另外,在按鍵設計等人機交互方面,7D也相當接近1系列旗艦數碼單反。快門機構也采用了1系列的同款,壽命達到15萬次。取景器視野率也向1系列看齊,達到了100%,并且取景器放大率達到了1.0。
在視頻拍攝方面,7D也不落人後,不僅提供了全高清30幀的規格,同時還支持手動曝光拍攝(這一功能在早期5D Mark II上也沒有配置,是後續固件更新提供的)。7D也是佳能EOS數碼單反中第三款支持全高清視頻拍攝的機型。與隔壁D300s僅僅有720p、24P的拍攝規格相比,7D又下一城。
總體來看,佳能EOS 7D和尼康D300s在市場上的競争還是有勝有負,但7D毫無疑問是一款讓人印象深刻的産品。而且,60D、550D等下級産品也受到了7D的重要影響,在7D上首先應用的許多技術後來逐漸下放到了入門級、中端相機上,這也是不可磨滅的貢獻。7D系列的後續更新來得很晚,一直到2014年,7D Mark II才姗姗來遲。在那不遠的未來,7D的這一套産品定位似乎就不那麼好用了,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速度機1D系列的最後輝煌
2009年10月,佳能發布1D系列(APS-H畫幅速度機)的最後一款産品EOS-1D Mark IV。這也是佳能1系列機身“兩條産品線”策略下的最後一款産品。
EOS-1D Mark IV采用APS-H畫幅、約1610萬像素CMOS圖像感應器,雙DIGIC4處理器。1D Mark IV搭載了45個可選對焦點,其中包括39個十字形對焦點,比前代“小馬三”有相當的進步(“大小馬三”都隻有19點可選)。同時,這套系統還允許對焦點在改變橫豎畫幅的過程中自動切換。另外,自動對焦驅動設置還首次提供了“釋放優先選項”(連續對焦拍攝中在尚未完全對焦時優先觸發快門)。上述兩個功能都是後來的佳能用戶較為熟悉的功能。另外,EOS-1D Mark IV也首次允許用戶自行調整人工智能伺服追蹤的靈敏度。
雙DIGIC 4處理器
在雙DIGIC 4處理器的助力下,這款機型達到了最高約10張/秒的連拍速度。在1600萬像素下,在10張/秒的速度之餘,1D Mark IV還能同步對輸出圖像進行處理,執行諸如自動亮度優化、暗角校正、高感降噪等操作用于直出的JPG圖像。
作為一款2009年的旗艦機,1D MarkIV自然也提供了規格相當高的視頻拍攝功能:1920x1080 30/25/24P,或者1280x720 60/50P,在視頻拍攝中也能手動控制曝光。
但與同時發布的隔壁尼康家旗艦D3s相比,EOS-1D Mark IV存在傳感器尺寸上的天然劣勢,因此在高感、廣角上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的差距。考慮到佳能在CMOS研發上領先的技術水平,很難相信佳能無法做出一款全畫幅的速度機,令人費解。
1Ds Mark III“大馬三”的粉絲們最終也沒有等來與1D Mark IV對位的、傳說中的“大馬四”。1Ds、1D兩個風光一時的系列最終畫下句點,它們的輝煌最終要為萬衆矚目的1DX所延續。
終于成熟的旗艦:1D X
至少對于佳能來說,速度、畫質雙旗艦這種策略可能并不是自己所期望的最優解。随着隔壁D3s的步步緊逼,佳能1D Mark IV “小馬四”有些獨木難支。2011年10月,佳能發布EOS-1D X,用這款速度、畫質俱佳的劃時代産品正式統合1D和1Ds兩個系列。
雖然從絕對意義上,1D X的像素數少于“大馬三”,但1D X的畫質表現無疑更佳:1D X的單一像素尺寸達到了6.95微米,大于1Ds Mark III或5D Mark II的6.4微米,相較1DMark IV的5.7微米更是遠遠超過,因此在動态範圍方面有更好的表現。另外,在高感畫質上也有進一步提升——1D X的常用ISO感光度最高可達ISO51200。
連拍方面,1D X搭載了雙DIGIC5+處理器,在維持自動曝光、自動對焦的同時,也能實現最快約12張/秒的高速連拍。在升起反光闆時(自動對焦停止),更是可以進行最快約14張/秒的高速連拍(JPEG格式)。從APS-H畫幅的10張/秒進化到全畫幅的12張/秒,背後毫無疑問是相當大的數據量提升,據稱DIGIC 5+的數據處理能力是DIGIC 4的約17倍。
至于對焦和曝光系統的提升更是無須贅述:1D X搭載的61點自動對焦感應器配合約10萬像素的RGB測光感應器甚至可以對被攝體的面部及顔色進行追蹤,是突破性的新功能。
無可辯駁的時代經典:5D3
EOS 5D Mark III是一款與1DX頗有淵源的準專業級全畫幅單反,也是5D Mark II的優秀後繼者。雖然說這款相機名為Mark III,但實際上它可以說是5D系列重新出發的一個範本。5D Mark III比之前的(包括膠片時代的)任何一款“5”系相機都更像“1”系相機。
另外,基于5D Mark III,佳能在2015年發布了嘗試性質的5Ds/5DsR,2016年的劃時代産品5D Mark IV也是以它為基礎進行的改良。佳能的“5”系傳奇少不了5D Mark III的貢獻。
讓我們從頭開始一點點剖析這款“傳奇”機型。在傳感器方面,5D Mark III采用了一塊新開發的、8通道讀取的、2230萬像素CMOS,是當時佳能像素最高的全畫幅機型。
在對焦系統方面,采用了與1D X相同的61點自動對焦系統。高速連拍性能達到約6張/秒。
機身菜單的風格與1D X一脈相承,另外也能看到一些5D Mark II上繼承而來的影子。在機身按鍵布局上,也與風靡一時的7D有些相似。可以說是5D Mark III汲取了當時佳能已有的多方面的數碼單反設計經驗,因此5D MarkIII能夠成就經典,也不足為奇了。
在視頻創作領域,它相當好地接過了前輩5D2的接力棒,使用5D3進行視頻創作的攝影師隻多不少。和1D X類似,5D Mark III視頻拍攝也增加了“All-in”選項,并且支持4GB以上的視頻文件自動分割。除此之外5D Mark III還增加了監聽耳機接口和時間碼功能。另外,5D Mark III的速控撥盤也暗藏玄機,在視頻模式下具備四向觸控功能(轉盤内圈)。
作為5D Mark III長達5年的使用者,我個人認為它甚至都沒有什麼性能短闆。即使在5D Mark IV發布之後,5D Mark III在二手市場的價格依然堅挺了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在今天,也能見到相當多的職業攝影師使用這款經典機型。作為一款11年前發布的産品,現在我也依然願意使用5D3去進行工作,也就是“幹活兒”。
第一台入門級全畫幅:6D
6D發布于2012年,但一直到2016年5D4、6D2發布前後,這款機器都受到相當的歡迎。在全畫幅開始普及的前期,6D毫無疑問是最具性價比的入門全畫幅選擇之一。
6D在機身布局、尺寸等外觀方面與60D相當相似,甚至有些媒體聲稱這就是一款“全幅版”的60D。就使用體驗上,6D也比它的專業大哥5D Mark III更貼近入門級用戶——6D是EOS單反中第一款具備WiFi功能的機型,讓日常操作方便了很多。
當然,為了與5D Mark III拉開定位差異,6D在包括對焦系統在内的很多方面都進行了簡配——必須注意到,6D真的隻是一款入門産品而已,按它的售價本來也不能對它苛求太多。約2020萬像素的全畫幅CMOS,DIGIC5 處理器,11點對焦點,97%的取景器視野,約4.5張/秒的連拍性能,6D就像一名門門功課都及格的學生,偶爾還有一兩門功課表現得比較良好,這已經能對得起很多“家長”的期望了。
6D的中心對焦點性能相當不錯(-3EV),實際使用中,其對焦性能也稱得上快速準确,不過其他10個點的表現就相當于一般,因此6D用戶往往養成了先對焦再構圖的習慣(當然是用中心點對焦啦!)另外,據不少使用者反饋,6D的自動白平衡機制似乎也有一些小問題,自動白平衡相當容易偏黃。但相比同時期深陷“掉渣門”的競品、隔壁家尼康D600,6D即使有一些小問題,在市場上的口碑終歸是要好得多。作為當時最便宜的全畫幅入門産品,6D第一次讓很多人體會到了全畫幅的魅力。一直看到現在,我司鐵杆器材黨終于冒頭了,佳能6D是很長時間唯一出現在器材架上的佳能數碼相機。佳能膠片機其實還挺多的!除了小編說的優點,6D的高感在當時算非常優秀的!
依然沒有放棄掙紮的四位數機型:1100D
2011年小數碼都還有一定的市場,既然如此,四位數的輕便入門單反就還有市場可以争奪,也就依然保有存在的價值。因此,2011年2月佳能還是發布了1000D的升級版EOS 1100D。雖然說從各種意義上,佳能的四位數機型都是純粹的“入門”産品,1100D更是一款相比1000D換湯不換藥的産品。
1220萬像素、DIGIC 4處理器、約3張/秒的連拍速度,來自7D的測光系統,經典的9點自動對焦系統,1100D的參數實在是乏善可陳。不過佳能這次從賓得K-x身上吸取了經驗,提供了多種色彩,為用戶帶來了多種歡樂。
佳能一向不太重視真正的“入門”市場,因此也就隻靠1100D勉強跟尼康D3000系列競争。不過這個時候市場和08年、1000D發布的年代又已經不一樣了,已經有更小、更便宜、更輕便的微單下場競争:松下GF女朋友系列、索尼NEX奶昔系列微單都挺有競争力的。
總結
對于如今的用戶而言,大部分熟悉的機型都産出于08年之後的這段時間,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EOS 5D Mark III。現在很多“器材黨”的第一台數碼單反、第一台全畫幅數碼單反、甚至至今自己還在使用的數碼單反,也都出自這個時期。這段時間是佳能數碼單反最輝煌的日子,也是佳能頻頻嘗試新技術的時期。再過兩年,佳能就要開始“厚積薄發”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