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曆史老師布置的一項作業是探尋造紙術的奧秘——在家做一個造紙實驗,并且把過程記錄下來。老師要求孩子用純棉碎布頭、草木灰等材料造紙。
純棉布好找,但是草木灰卻沒有現成的,隻能去收集一些幹樹葉和幹樹枝現燒,燒完才會有灰燼。可是放在哪裡燒也是個問題,我準備用一個空花盆當燒制草木灰的容器。
小啦和她的好友萱萱通電話,倆孩子在那裡讨論造紙的問題,都很發愁怎麼弄。最後我們家長也加入了讨論,也是一籌莫展。主要是發愁怎麼把碎布弄成紙漿這個關鍵步驟。
可能是很多家長也都在愁這個問題吧,或許是有一些家長問老師了。所以曆史老師在群裡通知大家,考慮到制作草木灰要用到火,為了安全起見,有實際困難的可以簡化流程,用衛生紙等材料來代替破布樹皮。
這下好了!這樣就簡單多了。
隻是為了讓孩子了解古法造紙的奧秘,真正了解古人是怎麼造紙的,我還是從網上找了幾個古法造紙的視頻,和孩子一起觀看學習。
其中一個視頻是央視拍的紀錄片,介紹的是貴州一個村子用構樹皮造紙,古老的造紙工藝一直傳承到今天。村民們在紙上點綴上新鮮的花和葉子,擺成各種形狀,制成漂亮的花草紙。
看了視頻,一是感受到我們老祖宗的偉大智慧,二是感受到造紙人民的辛勞。構樹皮需要在水裡浸泡十天以上,然後用石灰水浸泡淘洗,大家都知道石灰具有很強的腐蝕性,所以村民在幹活時眼睛裡不小心濺入了石灰水,就需要趕緊去河裡用清水沖洗眼睛,但是眼睛還是很快紅腫了。構樹皮用石灰水浸泡後,再用清水漂洗幹淨,還要上鍋煮十天以上,這中間不能離人,需要有人不斷翻攪照看。
還看了網紅李子柒的古法造紙視頻。李子柒也是用的構樹皮造紙(因為構樹皮質地潔白纖維又長,所以從古到今都是造紙的好材料)。先将構樹皮的外層黑皮扒掉,然後在河水裡浸泡十天,之後再加上草木灰上鍋蒸煮。李子柒拍的是田園視頻,燒的是土竈,草木灰自然是不缺的。她做出的紙算是成形了,但是很厚,不算是太成功。李子柒在裁紙時不小心裁破了一張,氣得她一下子把紙都扔到了火堆上。當然,最後她又把紙搶救了出來,紙邊都燒焦了。
通過看視頻和搜索有關文字資料,我和小啦知道了,原來加草木灰蒸煮樹皮的作用主要是分離出樹皮中的木質素。
了解了古人造紙的技術,接下來我們要進行自己的簡化版造紙小實驗了。
為了體現古色古香,我和小啦選用了未經漂白的原色面巾紙,以及一點點草紙。
先把面巾紙和草紙撕碎,放在一個長方形塑料盒子裡,然後加上水浸泡。本來想多浸泡幾小時的,但是小啦急于看到實驗成果,不安心寫作業,一次次跑到客廳,興緻勃勃地揭開蓋子查看浸泡的紙屑。我隻好将制作時間提前,紙屑浸泡了大約有一小時,就和小啦開始了下一步的制作。
我們先把一塊紗布鋪到一個長方形小篩子上(其實是一個土豆刨絲器),把紙屑平鋪到紗布上,擠幹水分,然後再把紗布提到盒蓋上,用小木錘輕輕敲打,目的是使紙屑更細膩,鋪展更平整。但其實對于軟軟的紙屑來說,錘頭敲打不大起作用,并沒有錘得很細,更沒有變成泥狀。
隻能将就着了。我們也想做一張花草紙。可是家裡沒有新鮮的花。于是我從書本中找出一朵幹櫻花(春天櫻花盛開時收藏的),将它嵌進了濕紙中間。又用一張面巾紙吸幹了濕紙表面的水分,将濕紙盡量壓平整。然後放到陽台上去晾曬。
這時已是下午了。其實陽台上已經沒有陽光了。于是我将濕紙輕輕從紗布上取下,用一張白紙包好,夾進一本不用的書中,上面又壓了一摞書,讓紙張去吸幹水分。
這中間,我翻看了三次,将紙包挪到幹燥的頁面繼續吸水。
小啦上完書法課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問我再生紙成形了沒有。我讓她自己看。
她從書中小心翼翼地取出紙來,看了看,笑着說:“雖然很粗糙又很厚,形狀也不規整,但孬好算是一張紙,我們的實驗算是成功了!”
最後,小啦把造好的紙粘到作業紙上,寫上制作過程和感受,大功告成!
雖然因為原材料缺乏以及時間的原因,我們沒有真正體驗古法造紙的過程,而是用了“紙來生紙”,但是,在搜索資料、觀看視頻、讨論制作流程、具體制作的過程中,孩子和我都學到了很多以前從未了解過的知識,感覺頗有收獲。
這是一次很有意義的探究造紙奧秘的周末親子小活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