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聖陶先生說:“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是應用。”
《語文課程标準》也中說:“略讀課文重在略讀方法的指導,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
所以略讀課文要擯棄繁瑣的分析,學生能把學習方法用到略讀課文的學習中就可以了,教師是引導者、幫助者。
略讀課文的預習相比較精讀課文也會簡單許多。
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語文要素為:邊讀邊想像畫面,感受自然之美。第三課《現代詩二首》就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生隻要能抓住語文要素中的這兩個要點就可以了。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預習這篇課文:
第一步:标出每首詩的小節詩中小節的劃分以空行為标志,第一首詩《現代詩二首》兩個小節,第二首《花牛歌》四個小節。
第二步:把課文讀通順,讀準确這一步非常關鍵,是理解課文内容的基礎。
方法1:生字表中的生字拼音要先拼讀,再直呼,然後不看拼音能把字讀準确。
方法2:課文中遇到不會讀的字要通過查字典等方法讀會、讀準。
方法3:多讀幾遍,直到讀通順、讀流利為止。
第三步:解決課文前面導語中提出的問題這篇課文前面的導語部分是這樣寫的:反複朗讀下面兩首詩,說說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構成了怎樣的畫面。這個問題的設置是圍繞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學習提出的。
先來思考第一個問題: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
《秋晚的江上》這首詩仔細讀來,我們可以找出“鳥兒、斜陽、江上、蘆葦”四樣景物。
《花牛歌》中則描寫了“花牛、剪秋蘿、白雲、草地、太陽、青峰”。
第二個問題:想象畫面
《現代詩二首》第一小節描繪的是夕陽下鳥兒飛巢的景色,第二小節描繪的是鳥兒歸巢了,夕陽即将落下,霞光籠罩江邊蘆葦,連江水也被染紅了。
《花牛歌》中我們則可以想象出一隻悠閑自在的花牛,一會兒甩着尾巴走來走去,吃着青草,一會兒卧在草地上閉眼休息,等他醒來時,夕陽已然西下的情境。
第二個問題不作為預習重點,不要強迫孩子把畫面精準地講述出來。通過他的朗讀,能基本理解詩意,在腦海中形成畫面即可。
第四步:提出不懂的問題關于這首詩,你還有什麼想要了解的,有哪些還不懂,可以把它記下來留到課堂上和同學讨論或聽老師講解。
對于孩子來說,我覺得難懂的句子是:
第一首詩《秋晚的江上》的最後一句“頭白的蘆葦 也狀成一瞬的紅顔了”
第二首《花牛歌》最後一句“花牛在草地裡做夢,太陽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這個可以留在課堂上由老師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這兩首詩篇幅短小,語言清新,意境優美,表達俏皮、可愛,《花牛歌》更像朗朗上口的兒歌,這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絕佳素材,能讓孩子充分朗讀,他們就能自然地在頭腦中形成畫面,這比教師的分析講解要管用的多。
所以,這一課的預習策略就是:讀詩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