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很悶,疫情沒完,脫不下來!天氣好熱,熱到原地融化!太陽很辣,防曬好好搽起來!
關于防曬霜,你知道多少呢?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關于防曬霜的曆史發展,在這時間長河裡,它都引發了哪些大事件呢?一起來看看吧!
古希臘人
早在公元前5世紀。在奧林匹克運動誕生的古希臘,當時參加露天格鬥競技的男人們,為了減輕長時間在戶外活動被陽光灼傷肌膚的刺痛感,将橄榄油抹在赤裸的身體上,并撒上少許粉末以便于競技時互相抓握。塗抹橄榄油後的肌膚不僅不易曬傷,更變得滋潤而有光澤。古希臘人拉開了人類防曬史的序幕。
其實橄榄油并不是防曬劑,它無法吸收紫外線,但是它可以避免被曬傷,并且緩解被曬黑的程度。
古埃及人
古埃及人用大米,茉莉和羽扇豆的提取物來防曬,而這些提取物在現在護膚中還會經常用到,隻是提取工藝更加優化,純度和安全性更有保障。二氧化鋅,在幾千年以前就來保護皮膚免受太陽光的傷害,現在仍然廣泛的應用在防曬産品中。
1801年
約翰·威廉·奈特發現了紫外線,而且正确地推斷紫外線能傷害皮膚。
1928年
全世界第一支含化學防曬劑的防曬霜正式發布,由克拉曼為Lehn&Fink公司開發。其中所含的化學防曬劑主要是水楊酸苄酯和肉桂酸苄酯,它們通過對紫外線的吸收,達到防曬的目的。不過第一支的防曬劑并沒有引起消費的熱潮,因為在那時,它更像是一支預防曬傷的藥膏。
1935年
當時的歐洲從法國開始,出現度假和太陽浴風潮。這一潮流為防曬霜提供了巨大市場,歐萊雅旗下的卡尼爾研究中心抓住這一契機,推出了轟動一時的防曬産品Ambre Solaire,功能是将太陽對皮膚造成的傷害減到最低限度。
而在同時期的德國拜爾斯多夫,妮維雅也推出一種特殊的曬黑霜,強化其作為戶外娛樂護膚霜的概念。不過在當時,這兩款産品并沒有延伸到日常防曬領域,功效也是在強調防曬傷,因而并沒有得到大範圍的普及。
1938年
1938年,那位來自瑞士的化學家弗朗茲·格雷特為英國的一個品牌Piz Buin(後來的強生)推出了一款名為Gletscher Creme(冰川奶油)的防曬産品,至今仍在使用。傳說這是世界上第一款光譜防曬霜,當然,業界至今仍有争議,但不少人認為這款防曬産品才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款具有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防曬霜。
1942年
參與二戰的美軍開始使用一種具有防曬功能的凡士林--紅色凡士林,以滿足當時前往太平洋戰場的熱帶地區參戰士兵防止曬傷的需求。
紅色凡士林對長波及短波紫外線都有不錯的阻絕效果且價格便宜,成為當時軍方必備品。但因質地黏膩、不易清除且對皮膚刺激性大,所以最後并未普及使用。
1944年
藥劑師本傑明·格林為Coppertone品牌研發出以紅色凡士林為成分的物理防曬霜RedVetPet,堪稱第一支被廣泛使用的防曬霜。
1962年
化學家朗茲·格賴特提出SPF(SunProtectionFactor)防曬系數概念,用于計算防曬産品能在多長時間内保持皮膚不被紫外線曬傷,數值愈高表示防曬能力愈強。
1980年
Coppertone品牌推出可同時防UVA(長波紫外線)和UVB(中波紫外線)射線的防曬品,效果可持續6小時的兒童用防水防曬霜。
同年,美國FDA最終設置了防曬霜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執行标準,為防曬産品的生産提供了規範指導,并明确指出,日曬是導緻色斑和衰老的重要原因,過度日曬甚至會引發皮膚癌。
1982年
歐萊雅集團成功研制出可抵禦UVA的專利成分“麥色濾SX(MexorylSX)”,而UVA是導緻肌膚光老化的主要因素。
1988年
歐萊雅集團研制出能全面防禦UVA和UVB的專利成分“廣譜防曬成分麥色濾SL(MexorylXL)”,和麥色濾SX一起應用于歐萊雅旗下各品牌防曬産品中。
1990年
法國雅漾推出帶有雅漾活泉水的防曬霜,主打礦物防曬,成為世界性的熱銷産品。
1991年
倩碧發布全球首款物理防曬霜City Block,根據防曬原理,劃分出新的市場領域,并占據了一席之地。
1992年
日本資生堂推出安熱沙系列,依靠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渠道優勢,在這個龐大的新興市場裡的精耕細作,使安熱沙逐漸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護膚産品之一。
1997年
資生堂又和卓多姿合作推出Za品牌,瞄準年輕市場,取得不錯的成績。而這個時期的歐美品牌比如曼秀雷敦新碧系列、強生露得清依舊憑借傳統的科技研發優勢鞏固着自己的市場地位。
現今
形形色色的防曬技術和産品陸續面世。當前的防曬霜市場,總結為一句話就是:歐美産品靠科技,日本品牌重營銷,中國産品講情懷。
以上就是防曬霜的發展曆程啦,看完後是不是對防曬霜的知識更多一層了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