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能見到的反犬旁的字加起來有200個,常見的而且我們能确定地讀出準确讀音的,大概不超過30個。
可以自己掐指算算,能夠準确認出超過25個就算是漢字認字基本功紮實了。如果能認識《康熙字典》裡全部的459個犬旁的字,那就是天人了。
跟狗子有關的字大多都很有趣,不僅能夠反映出狗子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而且還可以窺探到古人造字時候的心理。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不是反犬旁的字,而是犬字旁。舉例來說,主要說的是“獻”(右邊有“犬”)這類字,而不是“狗”(反犬旁)這類的字。
犬字旁的字就沒有反犬旁那麼多了,普通的字典裡一共收錄了十幾個犬字旁的字,我們來看看它們怎麼有趣。
【類、獎、拔】
這三個字看着都不是犬字旁,但是這三個字可是實打實地跟狗子有關系。
類,繁體字是“類”,米下邊是個犬字。類字的本意就是指狗子的種類繁多。《說文解字》:“類,種類相似,唯犬為甚”。
獎,在篆書裡下邊是個“犬”字。《說文解字》:“獎,嗾sǒu犬厲之也。從犬,将省聲。”
獎的本意是人驅使狗出擊的動作和聲音,嗾犬就是這個意思。好比我們跟狗子說:“大黃,上!”不過古代是怎麼嗾狗的就不知道了。
狗子聽從主人的指令代表了忠誠,自然就值得獎賞了。所以,現在獎的主要用意就來自于此。
拔,這個字就有點小邪惡了。我們現在用到的意思是把東西從别處拔出來,但是這個字最初是“犮”,後來演變過程中加了提手旁。
犮字是個實打實的犬字旁,把右下的“又”字拆散就能看到“犬”了。這個字的本意是指狗和狗在交配結束之後,各自分頭跑開。跑開之前必然需要“拔”,于是古人就造了這個字。
【哭、莽、獲、獄、器、默】
也可能是我打開方式不對,在字典中查“犬字旁”,這幾個字不在犬字旁的行列中。
哭,為什麼和狗子有關,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同樣困擾着古人,《說文》裡解釋說哭是人在監獄裡哀嚎,後來又有人解釋是用狗哀嚎來表示哭。不過清代訓诂學家段玉裁就反駁過這種說法,我們姑且相信《說文》吧。
哭和笑這兩個字相對于很多常用字出現的時間晚,這很讓人費解為什麼這麼常見的内容早期漢字裡不造。
這其實也不算太奇怪,漢字裡表示哭的字很多,古代人把哭分類分得太細了,比如泣、涕、啼、号、嚎等等。
莽,本身是個會意字,從犬,從茻。原意是狗子跑到草叢中去追兔子,現在意思是廣闊、草叢、粗魯等,都是它的引申義。
獲,本意是指打獵得到飛禽走獸。古代打獵通常要帶獵犬,所以“獲”跟狗子也就這麼多的關聯。
獄,這個字就有點意思了。左右都是狗子,中間是“言”,本意是指公堂上通過言論相互争鬥,就是現在說的訴訟、打官司。打完了官司就有一方人要下獄了,于是就引申為監獄監牢。
本來跟狗子的關系不大,但是造字的時候為了營造起激烈的對峙氛圍,就讓兩隻狗子加入戰團。狗子多少有點小無辜,但是在古人眼裡,兩隻狗子能造成的殺傷力一定是不容小觑的。
器,本意是一條狗子四周有四張嘴,表示它在防範來自各個方向的人,本意是指狗子在大叫看守東西。後來本意消失,引申為裝東西的器具。
默,這個字也很奇怪,狗子出現的字要麼大叫要麼哀嚎,怎麼突然不作聲了呢?默的本意是指狗子突然竄出來咬人。俗話說,咬人的狗不叫。默的本意完美解釋了這句俗話。
【臭、然/燃、狀、獻】
臭,古代的臭有嗅的意思,本義指用鼻子辨别氣味。比如其臭如蘭,意思是聞起來像蘭花的香味。
這個字另外一個知識點是這個“自”,自在這裡指鼻子,這個字造字之初的形狀就像一個人的鼻子,人們在指自己的時候都會指着自己的鼻子,因此它就變成了指代第一人稱。
“我的鼻子跟狗子一樣”來表示嗅覺靈敏,其實也是承認狗子的鼻子非常靈敏,在辨别氣味方面能力出衆。
然、燃,看起來跟狗子似乎也找不到關聯。然的本意是燃燒,所以把這兩個字放在一起說。
從這個字最初的字形上看,跟現在區别不大,左上是肉,下邊是火,右上是狗子。猜測到底是狗子在看守着烤肉的火堆呢還是火上本來烤的肉就是狗子……
古人沒有留下很明确的解釋,倒是有一種說法是燃就是烤狗肉。
古代行軍的時候軍隊都會帶着狗,一些用作警戒,一些就是吃。吃狗肉在古代是非常成系統有傳承的事,所以烤狗肉在造字的時候并非沒有可能。
狀,本意是指狗子的形态各異,引申為狀态。沒想到吧,“獎狀”兩個字都跟狗子有關系。
獻,本字左為“鬲”,右為“犬”。“鬲”是古代的一種炊具,三腳高足大肚的器皿,常在祭祀時盛放肉食。
在這個字裡,把狗子作為祭品供奉祖先神靈,能看得出狗子在人的心目中是有一定地位的,不然也不可能随随便便拿東西糊弄神靈。
《道德經》裡有一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刍狗是草紮的狗。
古代祭祀的時候如果窮人家沒有狗子或者舍不得犧牲狗子怎麼辦,這就出現了刍狗,用草紮的假狗子作為祭祀品。反正用狗子祭祀這個規矩在很長一段時間内得以保留。
【猜、獨】
猜,現在的意思跟狗子似乎絲毫沒有關系,但是猜字的本意是狗子看家,側重于警惕。
狗子警惕的時候就會用懷疑的眼光看所有人,于是引申出了警惕陌生人、提防壞人的意思,再次引申就是估量對方真實意圖,那就是我們現在用的意思了。
獨,古人的理念中“羊為群,犬為獨”。
也許是古代的狗子性格和現在的有所不同,從造字中可以看出,古人非常強調兩隻狗不能在一起。
比如這裡沒有提到的一個字“㹜”yín,看字形是兩條狗子,意思是兩隻狗互相撕咬。以及前文中提到的“獄”,隻要有兩條狗子在一起就沒好事。
另外獨在古代還指一種動物,跟猿猴是一類,它隻要一叫,猿群就散了。這也是其他上百個反犬旁字的造字規律之一,反犬旁的字大多數都是某些動物的名字,比如狼狽狐猴等等。
從犬字旁的字來看,大部分都是采用了狗子的某一種特征,比如嗅覺靈敏、善于看家護院、參與狩獵、忠誠等等,這些都證實了一點,狗子是人類長久以來的好朋友。
可是從造字中看,狗子并不承擔搞笑職責,這倒是可以看作是現代人對狗子功能的進一步開發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