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高跟鞋曆史詳細講解

高跟鞋曆史詳細講解

時尚 更新时间:2024-08-27 07:19:53

高跟鞋的起源有七種,從男性到女性,滿清是最得神韻的一種

高跟鞋在古代曆史上有非常豐富的人文實踐和社會風俗,其延宕有着數千年的曆史,換句話說,高跟鞋的産生最初并不是女性所獨有,而是有着自己的實用功能和裝飾功能。在中國古代曆史上,有關高跟鞋的起源至少有多種文化淵薮。

高跟鞋曆史詳細講解(高跟鞋的起源有七種)1

1.春秋時期的高跟鞋是木質的鞋履

木屐實際上是高跟鞋誕生的雛形,在我國春秋時期已經出現。在出土的文物資料中,古代人們就有一種雙齒形的木屐,這個春秋戰國時期的鞋子,在很大程度上是高跟鞋的雛形。從具體的形制上分析,就是在鞋子的兩端各加上一種增加高度的鞋齒,可以避免受到泥地的幹擾,因為這種原因,高跟鞋最先被稱為齒屐。

高跟鞋曆史詳細講解(高跟鞋的起源有七種)2

2.胡履高跟鞋實際上是為了作戰需要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之後,為了适應戰争的需要,也對鞋子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改革。就是在北方民族的特有環境中,改變了原先在泥地行走不便的現狀,将原先的鞋子上增加了較高的鞋跟,從而避免了冰雪環境的侵害,并且在騎馬奔馳時,能夠避免從馬镫上滑落,這種高跟式的鞋子是為了作戰環境的需要。

高跟鞋曆史詳細講解(高跟鞋的起源有七種)3

3.漢代的高底舄主要是為了禮制的需要

漢代時期出現了一種高底舄,就是在鞋子的下面增加木低,這種做法主要是基于實用性的需要。高底舄主要是為了朝會和祭祀的需要,因為古代朝會和祭祀一般會有很長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泥水污染鞋底,故而傳統的高底舄能夠在鞋底上用布匹、皮革和幕僚綜合運用,形成一個托底,避免了環境的侵擾。

高跟鞋曆史詳細講解(高跟鞋的起源有七種)4

4.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謝公屐實際上也是基于實際需要的高跟鞋

在李白的詩篇中,“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第”便是描寫魏晉時期高跟鞋的實際功能,在這個時期鞋子,一般前後加裝兩個木齒。在上山時候,去掉前面的齒,下山時候,去掉後面的齒,從而保持相對的平衡。因此,這種高跟鞋被稱為登山屐,或者謝公屐。不過從實際情況來考慮,所謂的登山屐隻是理想的情形,并不實用。

高跟鞋曆史詳細講解(高跟鞋的起源有七種)5

5.隋唐五代時期出現的後跟高于前跟的高跟鞋算是現代高跟鞋的濫觞

在隋唐時期,相對開放的社會生活出現了後跟高于前跟的高跟鞋,屬于古代絢麗多彩的足飾,這些特點跟現代意義上高跟鞋已經十分相似。此種裝飾已經跟前代基于實用功能的高跟鞋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别,主要用以裝飾之用,功能性的消失預示着精細的工藝乃至觀賞性實施到其裝飾功能上。

高跟鞋曆史詳細講解(高跟鞋的起源有七種)6

6.宋元明時期的物質豐富為高跟鞋的發展提供了材料支撐

宋代木屐的進一步發展,已經在材料上有了較大的變革,就是從木屐制成的鞋開始有較為貴重的紡織品、皮革品支撐,這時候的高跟鞋被稱為高齒帛屐,鞋面上材料已經從布換成了更為結實耐用的皮革。此時的高跟鞋能夠在雨雪天氣中作為套鞋使用。并且發展到明代,前後雙齒高跟鞋已經發展為單齒的高跟鞋,跟現在的高跟鞋已經十分類似。

高跟鞋曆史詳細講解(高跟鞋的起源有七種)7

7.清代高跟鞋是高跟鞋發展曆史上的一個異類

清代的高跟鞋很高,但裝飾的部位跟前代有所不同,屬于曆代發展中的一個異類,裝飾在鞋子的中部,其木跟高一般為5-10厘米,有的可達14-16厘米,最高的能夠達到25厘米左右,這種形似花盆的高跟鞋被稱為花盆底高跟鞋。獨特的形制使得主要為滿族女性所采用,其使用過程中昂首挺胸,前後搖曳的形态稱為女性美的典範。

高跟鞋曆史詳細講解(高跟鞋的起源有七種)8

概而言之,高跟鞋的起源有以下幾種:

其一,春秋時期的木屐高跟鞋,是高跟鞋在中國誕生的雛形,因材質為木料,又稱木屐;

其二,戰國時期的胡履厚底鞋,胡服騎射改革後的靴子,将鞋跟加高後也是高跟鞋的形制;

其三,漢代高底舄,此做法是基于實用性考慮,在鞋底上增加鞋掌用于朝會和祭祀;

其四,魏晉齒屐,此時的高跟鞋可拆卸,可以前高後低,也可以前低後高,被稱為謝公屐;

其五,隋唐高跟鞋,比較接近現代意義上高跟鞋,後跟高于前面,主要發揮裝飾作用;

其六,宋元明高齒帛屐,此時的高跟鞋已經非常精美,用紡織品材料替代粗糙的木質材料;

其七,清代花盆底鞋,這種上細下寬、前平後圓的形狀,是滿族削木為履的習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