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暑難耐,好在我們有空調、電扇和冰箱!不過,古人沒有這些現代科技,又是怎麼過夏天的呢?其實他們也能優雅從容地度夏消暑,而且甚是講究,不信就看看他們寫的詩↓↓↓
尋蔭
坐在樹下或走進竹林是古人們普遍的乘涼方式。因此,在衆多避暑詩作中,這類作品很容易找到。
《桑茶坑道中》
楊萬裡
晴明風日雨幹時,草滿花塔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着,一牛吃過柳蔭西。
《竹裡館》
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親水
臨水之地也是古人消夏避暑的好去處。月下、水邊乘涼,這種由外而内的涼意讓人沉醉,燥熱也自然退去。
《納涼》
秦觀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心靜自然涼
當然,除了陰涼處、河邊,還需要古人常說的精神層面——“心靜自然涼”。
《消暑》
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寺廟清心
北宋詩人梅堯臣對“心靜自然涼”還有另一種看法,從下面這首詩中可以看出,他的“心靜自然涼”也是要根據地點的。
《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覺寺避暑》
梅堯臣
绀宇迎涼日,方床禦绤衣。
清談停玉麈,雅曲弄金徽。
高樹秋聲早,長廊暑氣微。
不須河朔飲,煮茗自忘歸。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盡管是熱浪翻滾的中伏時節,在清幽寂靜的佛寺,因為沒有俗世間雜念的羁絆,涼爽氣息迎面而來,不必到北方酣飲避暑,在寺廟裡品上一杯清茗就能樂而忘返。
花果送樂
夏天雖然暑氣蒸人,但好在也算是花果成熟的季節,古人可以安享其帶來的樂趣和快意。
《初夏睡起》
楊萬裡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古人的詩作,語言簡潔卻又蘊藏着豐富的内容,總能讓人聲臨其境。我們捧讀這些詩作,仍能感受到當年詩人的消夏之樂趣,仿佛與詩人一起走進了清涼的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